心沉侘寂

玄光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歲在庚子年二月十六,國遭大疫,酣春禁足把春酣,值余牛一,卻是:“洞傍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慾亦忘年”。無求無慾皆因無奈無洞無傍也,無思一日三穐,隻靜觀山色空蒙,心沉侘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牛一:廣東俗稱生日,迷信怕有異物相冲故將“生”字拆成“牛一”以避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関於侘寂,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静的事物,是日本美学意識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诸法無我、涅槃寂靜),尤其是無常。</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侘寂作為日本美學理念,日本的茶道、花道、建筑、景觀、文學、設計等幾乎一切和审美有関的事物都受到其很大的影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侘”的大意是“簡陋樸素的優雅之美”,“寂”是“時間易逝和萬物無常”,两者合一,遂形成了一種日本獨有的對日本文化至関重要的哲理。正如佛教僧侣所信,語言乃理解之敌,但这种論述還隻限於比較膚淺的層面。即便現在,“侘寂”在日本人心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追根求源,日本文化都離不開中國的根。“侘寂”也不例外,据考“侘寂”起源于中國宋代的道教。最初“侘寂”被視為一種簡樸、克制的欣賞方式。如今它代表了一種以較輕松的態度看待短暂、自然和憂郁,喜爱世間萬物的不完美和缺陷,在西方審美中的法國雕塑家羅丹的“殘缺美”也源於此。“侘寂”正是否定了艷麗、繁瑣與奢華的概念,以克制的心態描繪殘缺之美,樸素、寂静、自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天,我们津津樂道的日式、极簡風、禅意,若要探究這些設計藏在深處的内核,那都不得不提“侘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侘寂”是順應自然流動的結果,是一種强調本質的樸素之美。“侘”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之后,産生的“無一物”的美。正所謂“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越朴素越高贵。“寂”指的是時間的自然演進,庄嚴而又優雅地面對老去。“侘”原本就是指哲學上的空虚感。“寂”是人性上的寂寞感,简单地説就是一種空虚寂寞的枯淡美。“侘”是簡樸,“寂”是古舊,前者是豪華的對立面,超越外在,后者是嶄新的對立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侘寂”若作為一种美學理念或理論來研究,可能吾等只知一點皮毛。但作為一种意識,每个人都可以用“侘寂”之心追求不同的境界。東漢王充在《论衡·自紀》中説:“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類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認為元氣构成天地萬物,人禀受元氣而生,因禀受元氣之厚薄多少不同而異,各人以自己的禀受各为佳好,不必强求。這對審美及藝術創作其實也是一樣,人之禀性不同,对美的體驗也不同,不求统一,但求个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个性源自心態,“侘寂”的美學很大程度上是接受漸逝的生命、接受無可避免的审美態度。在中國或東方的禪宗美學中的“侘寂”,不是一種装饰風格,你不能用“物化”來理解,因為意識有時就是虛無的,你看到的世界也許一切都是假像,萬物皆空,你想要的達不到,你不想要的卻偏偏出現在你的眼前,一如余之茆庐“梅沙精舍”(尹府喜舍),偏安城市一隅,以吾境界之求可棄物過半,然生活又少不了繁雜,可當你心沉“侘寂”,一切都會釋然,“侘寂”有時就是失意之所,是一種心境創造某種氛圍的狀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3月9日於深圳梅沙精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