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桥:一座老桥,见证乡愁

罗利光

梅江桥,风雨八十八年了。 梅江桥,是梅江河上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连拱弧形钢筋水泥大桥),原桥长278.5米,宽6.65米,设置了13个桥孔,全桥共有14个桥墩。当时的桥面,中间只铺木板,桥的两端,砌筑石阶梯行,行人拾级而上,车辆不能通行。 上世纪30年代初,梅江两岸来往仍靠船渡,十分艰难。 1931年,时任梅县县长彭精一专心一意致力推动梅城市政建设。是年冬,地方知名人士饶芙裳、卢耕父、曾汉南、黄荣樵等倡议修建梅江桥,同时请法籍龚神父为大桥设计人,倡议立即得到各届人士响应。 当时的老百姓勒紧裤带,纷纷认捐,上至白发苍苍的长者,下至天真烂漫的孩童,都你一元我一角地捐了出来。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累计捐资额达11.23万余银洋。前后共有8100多人捐款。 其中,东洋归来的潘植我捐助1.5万元,侯广夫人在南洋募得1.2万多元。另外,华侨还在南洋发行三期彩票,除颁奖以外,实得大洋21223元。在社会各届人士的共同努力下,1934年秋,梅江桥终于建成。  新桥落成后,要在拱桥上题写桥名,有人提请彭精一县长题写,但彭精一却说要公开征求书法家来献翰墨。经四方征选,结果取录了谢心源、周辉甫、宋汪若三位的翰书。宋、周二人写的字用在拱桥中间左右内面;谢写的用在桥背中间,写在拱桥上的“梅江桥”三字如大簸箕般大,但没有署名。梅城文人还为梅江桥赋诗一首:“梅属地灵,功成不用仙鞭石;江横天堑,普渡何须鹊架桥”。 传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想炸毁刚建不久的梅江桥。便派轰炸机前来执行任务,飞机到了梅城附近上空时,飞行员往下一看:大事不妙,梅城守军已严阵以待,防空高射炮群遍布城乡,炸桥已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赶紧跑吧。结果,日本飞机仓皇而逃,据说在慌乱中还有飞机坠毁。其实当时梅城没多少守军,梅城百姓便说是梅江河“河神伯公手一挥,就把日本矮仔挥走了”日本空军眼中所谓的防空高射炮群,只不过是当时梅州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井架。 解放后,1950年和1965年,梅县人民政府两次斥资改铺水泥桥面和扩建人行道,并加筑立体交叉引桥,使它能通行车辆。 2008年11月,市政府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再次对梅江桥进行加固大修。修葺一新的梅江桥全长289米,宽12米,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梅江桥的建成,被旅外客家侨胞视为连接海外乡亲和故里的一根纽带,一头在梅州,另一头则连着港澳台,连着东南亚、欧美,连着每一颗海外游子的心。 梅江桥承载着了无数客家人的历史记忆,成为一代又一代梅州人记忆与乡愁的寄托,是梅城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梅州人心中的一座地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县区摄影家协会、梅江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