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教学叙事随感

踏浪(七星镇学校于显发)

<p>双鸭山市七星镇学校———于显发</p> <p>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天而降,我束手无策,无言以对;一个欢天喜地国人翘首期盼的新春佳节,就这样心怀忐忑,悄然度过。每天蜗居在家里,独自看看书、练练球、看看电视...岁月就这样,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暗自度过,时光在迷茫和恍惚之间悄然流逝。</p> <p> 开学的前几天,为了落实国家对新冠肺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校长书记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积极安排工作,制定预案;我和中层干部也不闲着,制定各项计划,编排课表,统计上报各项数据。一时间忙得不分昼夜,焦头烂额。虽然室外疫情肆虐,但大家都在翘首祈盼着世外桃源的温暖如春,因为世界有爱,五湖四海就会有阳光,有春风,因为中国有爱,四面八方就会有花香,有鸟鸣。</p> <p> 为了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专业人士---魏志生,在“电脑菩萨”面前,点头哈腰,虔诚祈祷,可谓鞠躬尽瘁,为实现师生“空中课堂”网络对接,绞尽脑汁,不停地琢磨办法。教师们在微信圈里,也如“热锅上的蚂蚁”放下鼠标,拿起手机,放下家务,拿起纸笔,互相交流,练习操作...我们就这样历尽千辛万苦,在静寂与忙碌中,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过了一座座高山丘壑,趟过了一条条溪水小河,挽起网络之手,相互搀扶,迎来了开学的第一轮曙光。</p> <p>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品格是无私的,教师的言行是端庄的。她们没有明星的靓丽,也没有老板的风范,更没有土豪的张狂。在他们的心底,拥有着谦逊和温暖,拥有着朴实与无华,拥有着知识底蕴和慈爱。开学的第一天,我带着任务,进入了六年级邓忠阳、樊小玲、陈洪云老师的直播课堂,嗬!好美呀!师生的张张笑脸,呈现在视屏,那一道道例题,一幅幅截图,一篇篇作业,映入眼帘,叫人目不暇接;那一声声清脆悦耳的提问,一句句委婉响亮的回答,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包藏着教师为之付出的滴滴汗水,殷殷鲜血,让我为之震颤,为之感动,我仿佛闻到了花香,似乎看到了春的希望…</p> <p> 今天是周末,外面的雪花到了中午还在纷纷洒落,农村乡土的气息偶尔可以闻到那么一点点,在这个时候,我想有的老师还在辛勤工作,有的学生还在刻苦读书,也可能有的家长还在为孩子的学习暗自发愁...是啊!农村多数家庭条件简陋,素质参差不齐,个别的就连宽度也没上,加上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单亲,要全面实现线上教学达标,的确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即便是派送了电脑,馈赠了流量,下发了教材,个别学生的自我约束管理仍旧是个问题。</p> <p> “阳光总在风雨后”“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当代伟人的召唤,也是全国亿万人民攻坚克难的心声。英勇无畏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仍旧在抗疫的前沿鏖战,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和农民工也早已复工复产,我们广大的教师也独自蜗居家里,用勤劳和智慧践行守候着春天的希望......只要我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只要我们立德树人,团结协作;只要我们竭尽师责,恩惠百姓,我们就一定能够驱掉病魔,克服困难,实现线上教学的平稳过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我们张开双臂,尽早地拥抱这个期待已久的春天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