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读边思边记,读出文字的美,读出文章的情,读出作者的意,才能算是一个好读者。三月,一切美好的开始,六(9)班的孩子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月份开始了各自的“批注”之行……</p> <p> </p><p>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阅读批注吧!</p> <p>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写在书上。</p> <p>批注的位置:</p><p> 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p> <p>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批注:</p><p>1.提出问题的角度</p><p>2.品析词语的角度</p><p>3.记录感受的角度</p><p>4.评点写法的角度</p> <p> 一边读一边欣赏,品味语言,琢磨写法,体验情感,在书上留下自己的阅读发现和阅读感受,这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习惯。拥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读书的品质会更高。</p> <p> 圈圈划划好词佳句,值得借鉴的遣词造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阅读品质。</p> <p> 批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甚至是语文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力。</p> <p> “肖晓机灵、诚实、正义、做事谨慎⋯⋯”我想这些真实的感受,是最珍贵的。</p> <p> 阅读中,抓重点句段品读、感悟,读出书中的精华。在阅读的王国里采撷着七彩的贝壳。</p> <p>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及时记下自己问题,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你会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p> <p> 阅读,贵在及时做批注,贵在习惯的养成,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学,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