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坝榜罗 双星璀璨

左公柳

<p>  </p><p> 苟坝在黔,榜罗在甘,一南一北,相隔几千里,命运紧相连。</p><p> ​</p><p> 八十五年前的风云际会</p><p><br></p><p> 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那座贵州北部本不起眼的一座县城,因为一支军队一个政党领导机关的到来,名声鹊起,蜚声中外,只因为凛冽寒风中的一个会议,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p><p> 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中,认识应该仅限于此,观念如此,看法如此,思维到此定格。</p><p> 然而最近看了一部电影《领袖一九三五》,于是才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来了兴致,从而追溯那如火如荼、血泪交加的往事,仰慕那伟岸高大、魅力十足,将那艘大船带向胜利的人民领袖。</p><p> 苟坝会议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十日在遵义县枫香坝镇苟坝村召开。参加会议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军队的领导人,是中共顶尖级的人物,讨论的是二渡赤水后红军主力的行动方向问题。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的意见遭到与会人员几乎一致的反对,于是他愤然离场,并要辞去红军总政委职务。就是那个夜晚,毛泽东提着防风灯笼找到周恩来,陈说理由,分析形势,鞭辟入里的推断使他们达成了共识,当时在党内军内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周恩来第二天说服了绝大多数领导成员,转而赞同毛泽东的意见。事实证明,毛泽东关于当时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简单采纳多数人的意见攻打打鼓新场,就会陷入国民党军队精心布局的陷阱,造成红军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正基于此,三月十二日,党中央总负责人洛甫正式提议,成立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毛泽东同志负责,周恩来、王稼祥为成员,从而正式、全面、不折不扣地落实了遵义会议关于红军领导体制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的领导地位。</p><p> 苟坝会议,以前历史记录很少,文献资料也不多见,就是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召开的使命非凡的会议,承载了历史的重任,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里程碑。</p><p> 半年多以后,绝处逢生,历尽千辛万苦的陕甘支队到达西北偏僻荒凉的小镇——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将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解决了红旗究竟打到哪儿去的问题,使红军脚有所立、根有所扎、魂有所归,一锤定音,千军振奋,万民欢腾,在黑暗中摸索十多年、任人宰割、居无定所的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根基由此奠定。</p><p> 榜罗会议,以前名气并不太大,近些年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这次会议的定位越来越到位,那就是直逼遵义,并论苟坝,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耀眼夺目的又一个星座。</p> <p> 酒香和着血汗味</p><p><br></p><p> 赤水河,位于贵州省北部。这条河千百年来流淌的是浓浓的酒香,那醇厚绵软的芳香弥漫了黔北,飘过了黔滇川三省,香遍了北平上海广州香港的权贵之家,还漂洋过海,风尘仆仆到了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让金发碧眼高鼻白脸的洋人如痴如醉,欣喜万分。</p><p>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山大沟深,阴雨绵绵,地瘠民贫。三万多衣衫破烂被国民党称为“残兵败将”的红军远离江西瑞金来到了这里。飘逸着浓烈酒香的赤水河,还有北边的金沙江(长江),东边的乌江,西边的北盘江,四江环绕,佛定山、大娄山、乌蒙山、大凉山群山拥抱,纵横驰骋遵义、梓潼、扎西(威信)、龙里、长顺、习水、瓮安、元谋十几座县城,宜者是天堂,弊者是地狱。芬芳的酒香中,分明融进了雨水,泪水,汗水,还有殷红的鲜血,老天爷注定给了红军将士和她的领袖一柄双刃剑。</p><p> 四渡赤水,是意志的磨练。坚信党中央,坚信毛主席,坚信中国革命能胜利,坚信红军和共产党能为老百姓谋利益,这是力量的源泉。穿的草鞋,吃的芋头,住的荒野,一声令下,照样一日行军百十里,苦的不仅仅是双脚,盼的是那个梦想,乐的是那颗怦怦燃烧的红心。</p><p> 四渡赤水,是智慧的较量。声东击西,声北击南,声南击西,大路小路皆走,老路新路遍尝,不走的路上走三回,终于走出了被动,走向了主动,跳出了中央军、川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四十多万人的大小包围圈,“兵临贵阳逼昆明”,“红军牵着白狗子的鼻子走”,最后凭着七条小船,在云南交西渡(皎平渡)消消停停花了九天九夜过了金沙江,国民党军队在两日后才赶到渡口,只有望江兴叹,蒋介石哀叹“剿匪数载,功亏一篑”。</p><p> 四渡赤水,比的是哲学。毛泽东和红军,弱小,被动,禁不起半点的闪失和差错,蒋介石国民党一边,手握重兵,碉堡战略,步步紧逼。毛泽东指挥艺术,如行云流水,无章无法,无宗无派,而又灵活机动,拿起树叶就是剑,腾挪进退,疾徐随意,游刃有余。而国民党一方,虽然是大兵压境,貌似对红军是瓮中捉鳖,妄图聚而歼之,但最后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一场空,孙猴子屡屡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自由自在走出了三界外。</p><p> 中国出了个领袖毛泽东。当时既有共产国际派来的钦差大臣李德,有喝了洋墨水的“布尔什维克”,而那个湖南师范的师范生,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十三个代表之一,善于调查研究,发动农民群众,领导秋收起义,指挥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发现了打仗的真谛,打得胜就打,打不赢就走,胸中有全局,头脑里有理想,随和,坚定,热情似火,高瞻远瞩,文韬武略,才从山沟沟里脱颖而出,领导着那三万多革命的火种跃过金沙江,从此蛟龙入海,遨游世界。领袖,来自人民,来自千锤百炼,更来自那个坚定的信念。</p> <p> </p><p> 两首诗词定乾坤</p><p><br></p><p> 毛泽东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这是一九三五年发表于上海有关杂志上,关于红军的最早报道。作者“廉臣” ,是中共领袖之一的陈云的化名,他当时受中共中央的委派,经上海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精神。就是在这篇《随军西行见闻录》中,他对毛泽东作了以上真实而又传神的刻画。</p><p> 红军长征途中,“手执唐诗”的毛泽东作了两首见证历史、锤定乾坤的词作。一首是一九三五年二月二渡赤水后毛泽东同志写的《忆秦娥•娄山关》:</p><p> 西风烈,</p><p> 长空雁叫霜晨月。</p><p> 霜晨月,</p><p> 马蹄声碎,</p><p> 喇叭声咽。</p><p><br></p><p> 雄关漫道真如铁,</p><p> 而今迈步从头越。</p><p> 从头越,</p><p> 苍山如海,</p><p> 残阳如血。</p><p> 可以回想一下毛泽东当时在率领红军攻占娄山关和重占遵义后的难以言表又豪迈无比,面临重重困难,又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勇挑抗日救国、推翻三座大山任重道远的乐观和凝重心情。</p><p> 另一首是一九三五年九月榜罗会议结束进驻通渭县城,当晚与红军将士、当地百姓联欢时朗诵的诗作《七律•长征》:</p><p> 红军不怕远征难,</p><p> 万水千山只等闲。</p><p> 五岭逶迤腾细浪,</p><p> 乌蒙磅礴走泥丸。</p><p> 金沙水拍云崖暖,</p><p> 大渡桥横铁索寒。</p><p> 更喜岷山千里雪,</p><p> 三军过后尽开颜。</p><p> 这首词,基本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其中三昧,令人荡气回肠,击节三叹,受到强烈感染。</p><p> 两首词,革命的浪漫主义气质跃然纸上,使艰难困苦的革命事业变得轻快,理想化,诗意化。</p><p> 通渭县城南面广场上的联欢会还在继续。马灯、火把照亮了夜空,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彭德怀等首长们和陕甘支队的将士们脸上泛着红光,自离开遵义、千里飞跃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绝境逢生以来,这是将士同乐的第一次。</p><p> 一支用古田会议精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诗词武装起来的队伍,身上就是散发着那么一种蓬勃朝气,就连士兵也似乎具有了文人气息、家国情怀。</p><p> 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时近中秋,通渭牛谷河畔,月亮升起来了,很圆,很亮,很温柔!</p><p> </p><p> </p><p>庚子鼠年己卯月庚戌日(2010年3月8日 农历二月十五)夜草,辛亥日修改于定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