锢 漏 子

张启荣

<p>  “钯--盆--唻---,钯--锅--唻---。” 锢漏子这熟悉的吆喝声,曾几何时,常常回荡在城市、乡村的街头巷尾。那声音抑扬顿挫,婉转悠扬,至今还仿佛萦绕在耳旁。令上了点年纪的人们魂牵梦萦,难以忘怀。</p><p> 锢漏子,指的是专门从事修补锅碗瓢盆等陶瓷器具为主的小手工业者,三百六十行中其中的一行。这一行当在那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年代,曾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离不开的一门手艺。不管是在城里,还是乡下,一提起锢漏子,那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p> <p>  地域的不同,对这一行业的叫法也各有不同,什么锢炉子、锔瓷匠、锔炉子、锢炉匠……不胜枚举。在我们这个地方,除了叫锢漏子以外,也还有叫“小炉匠”的。</p><p> 锢漏子为什么又叫“小炉匠”呢?它是相对于铁匠来说的。二者有些相近,但从规模和业务范围上来说,又有区别之处。铁匠使用的是大火炉,主要对农具等铁器进行加工、淬火等,以加工制造为主。小炉匠用的是小火炉,只能打制钯子之类的小物件,且无固定场所,以走街串巷,干些修修补补的活为主。总之,铁匠干的是大活,锢漏子干的是零星小活。虽然同是供奉太上老君(老子)为祖师爷,在行当里面也有具体的门道和行规。</p> <p> 锢漏又有“粗活”和“细活”之分。所谓“粗活”就是以修补锅、碗、瓢、盆等民间普通的生活器具为主。相对来说,所用的工具比较简陋,钯子个头比较大,打制的也比较粗糙,况且是清一色的铁质钯子。所谓“细活”,用的工具小巧精致,钯子一般都是用金、银、铜等材料加工而成,精巧玲珑,做工精美。一些坏了的青花瓷、紫砂壶等高档器皿,往往经过锢漏师傅巧妙构思,别具匠心的修补,竟然会身价倍增。现如今,在古玩市场上,还能看到它的一些痕迹。</p><p> 我们常见的锢漏子,无论春夏秋冬,亦或寒来暑往,为了生活,天天早出晚归,肩挑近百斤的担子,四处奔波。走大街,串小巷,踏遍附近乡村的角角落落,每天走路要比干活辛苦的多。这门手艺只能养家糊口,发不了大财。</p> <p>  一根扁担挑起了锢漏子所有的行头。那扁担,四尺有余,中间宽,两头窄,且留有小孔,插进木扎,做为挡头,以免挂在两头的东西滑落。人们常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后来以此来比喻前后失算,两头落空,一无所获。天长日久,锢漏子的扁担被磨得滑滑溜溜,油光锃亮。由此可见,一天天,一年年,它渗透了主人的多少汗水,诠释着人生的辛酸苦辣。</p><p> 锢漏挑子一头配有一个小柜子,柜子的两侧分别用竹片做成A字形架子,上端用一横梁将两个A字连在一起,加以固定,以便于插扁担。一头是上下三层抽屉组合的小柜子,抽屉里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工具和不同材质、不同型号的钯子,放置有序,毫不杂乱。其中一个抽屉里,专门放着长短不一,型号不同的钻头。因为有的钻头上镶有金刚石,俗称金刚钻。那是锢漏子钻硬度很高的瓷器所必备的,所以倍加珍惜。世人所熟知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俗语就是从这个行当得来的。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没有本事,就别揽这件事”。挑子的另一头是风箱、火炉、铁砧等工具,这些用具都比我们常见的小得多。</p> <p>  在A字型架子上装有一面小铜锣,锣的两面分别用细链子悬挂着铁蛋儿,随着步子的节奏,悬挂的小铁蛋就随之摆动,不停地撞击着小铜锣,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样免得一直吆喝。人们一听见小锣声,就知道锢漏子师傅来了。另一头挂着钻杆,还有盛着白色灰膏的小铁桶。</p><p> 锢漏挑子的每一处都打造的精巧别致,真的是堪称匠心独运的艺术品。柜子的四角镶嵌着带有吉祥图案的铜质包角,抽屉的拉手,金灿灿,亮闪闪,小巧玲珑,古香古色。总体搭配协调,秀丽华美,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也是显示其精湛手艺的无声广告。</p> <p>  锢漏子挑着行头,一进村庄就拖腔拉调地开始吆喝,那声音清脆响亮,高亢激昂,瞬间穿越三街五巷,唤醒了沉睡的村庄,一度成为古朴宁静的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虽说吆喝的简单,却寄托着对生活的希望。</p><p> 一旦有了活,锢漏师傅便立马停下来,找一处平坦、宽敞的地方把挑子放下,开始揽活。不一会儿工夫,闻声而来的村民,就把他团团围住。他好像跟谁都很熟悉似的,笑脸相迎,相互问好,打招呼,拉家常。有时一边支风箱、安火炉、摆弄工具。一边诙谐地哼上两句小调,以此来吸引顾客。“太阳一出红似火,天下的锢漏就属我。挑起担子走四方,钯天钯地钯牌坊。黍黍(高粱)壳子带谷糠,钯个尿罐子也不漏汤……”一时博得大家哈哈大笑。周围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来修补锅碗瓢盆的,有的是在家闲着没事赶过来凑热闹的。那时,村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钯锅钯盆的,也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他们学锢漏子喊,学锢漏子唱,蹦蹦跳跳,打打闹闹。</p> <p>  一切准备就绪,锢漏师傅拿出马扎一坐,系上围裙,一块厚厚的帆布铺在两腿上面,就开始接活了。若是简单的裂纹,修补起来就很简单了,直接打上几个钯子加以固定,也就了事了。如果是掉了碴的器具,那就有点麻烦了。要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大小形状,仔细端详,然后找碴、对缝,把茬口一一对好,恢复器具的原貌。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绳子围着器具缠绕数周,将其捆绑结实。再根据瓷器开裂的具体位点和裂纹的走向、长短,进行“布局谋篇”,以便确定钯子的大小、个数和位置,以及收钱的多少。</p> <p>  那时候没有电钻,大大小小的钻都是自制的。钻杆是用比较硬的木材做成的,到了以后,在钻杆的上头安有轴承,转动起来轻便灵活,下头留有小孔安装钻头。把牛皮筋固定在类似琴弓的“钻弓子”上。需要钻眼时,将牛皮筋缠绕在钻杆上,一手拿着钻帽子,用力压在木钻的顶端,一手像拉二胡一样,拉动钻弓子,牛皮筋带动钻杆,来回飞速转动。随着“嗤嗤”的声音,粉末四溅,几秒中的功夫一个眼就完成了。钻完一个眼就要把钻头放到水里沾一下,主要是给钻头降温。因为钻头飞速旋转,不停地与陶瓷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钻头退火,降低硬度,加快磨损,甚至被烧坏。另外还能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p> <p>  钻孔也是对锢漏师傅的一大考验,深了不行,浅了不行,更不能钻透。特别是我们当地生产的瓦瓷盆、瓦瓷缸(当地叫法,属陶类。)之类的器具,壁厚只不过几毫米,硬度又低,稍不留神,就会钻透。所以钻眼时,一定要把钻拿稳,钻头对准,力度恰当,深度适中。这一切要全凭个人的经验和感觉。如若稍不留神打穿了,不但修好的器具不耐用,还得多加几道工序把孔再修补起来,如果遇到不省事的主人,还会说三道四,瞎话劳神。</p><p> 钻孔时,先在裂纹的一侧定好位置,打好孔后,把钯子一端的小钩子插进去,再根据钯子所示的另一端的位置,再钻上一个,然后把钯子紧紧地扣进去,用锤子小心翼翼地敲打一番。随着一阵 “叮叮当当”富有节奏的敲打声,裂纹就严丝合缝了。最后再用手指抹上白灰膏,填补空隙,就基本完成了。用石块一敲,若发出清脆的“当当”声,那所修补的器具就大功告成,坚固如初了。</p><p> 那修好的器具,看上去,一个个钯子沿着裂纹一路横跨排开,两边对称,距离相等,整齐利索,给人以美的感觉,也给器具的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这些都与锢漏师傅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个人的审美观点密切相关。手艺好的锢漏子,整个修补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p> <p>  如有大缸、大盆坏了,不便搬运,锢漏师傅就到家里帮忙修补。修补完毕,如果恰逢饭时,大方的主人还会留住锢漏师傅吃个家常便饭。</p><p> 钯锅是锢漏活中又脏又费力的活。有的是用熔化的铁水浇注在漏洞上,冷却后,经过反复打磨,让其光滑如初。一种是用打制成蘑菇状的白铁、黑铁片,盖在漏洞上,中间插上长短合适的小铁柱(自制铆钉),里外铆合把漏洞堵住。如有裂纹再用钯子加以固定,然后抹上灰膏,就滴水不漏了。</p><p> 如果一时活儿跟不上,锢漏师傅也不肯闲着,用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铁管,把风箱和小火炉连接起来,随着风箱的“呼呼”声,小炉子越烧越旺。然后把随身携带的长短不等,粗细不一的铁丝,根据需要截成长度适宜的小段,放到火炉里煅烧。烧红之后,放到砧子上用铁锤敲打,捋成中间宽,两头尖的薄片,再把两头尖的部分折成小钩,这样一个个型号不同的钯子就做成了。因此,锢漏子也叫“小炉匠”。钯子的制作,也是锢漏活中一个重要环节。煅烧的火候,钯子的坚韧性以及外观形状,都能充分体现一个锢漏子的水平,也决定着所修补器具的使用寿命。</p> <p>  锢漏这门手艺,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尖端技术,可是在那个“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时代,却为老百姓解决了生活中的不少难题,省下了不少买新器具的钱。他们用那大大小小的钯子,固定住了那段艰苦的岁月,记录下百姓生活的沧海桑田,引起了多少人对时光变迁的感叹。</p> <p>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传统的陶瓷缸、盆、罐等,已被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所代替。锢漏这一行当也随之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几近消失。那锢漏子挑着担子东奔西走,渐行渐远的身影,还有那一声声带着浓浓乡情,穿透时空的吆喝声,将永远停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成为了永恒的回忆。</p> <p><b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简介:</b></p><p> 张启荣,山东临沂罗庄人,教师职业。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文学报刊及网络。其中《家乡的西山》、《高新区美食:“驴蹄”烧饼》、《八大碗》、《五月花爱心社持续关爱贫困学生 赢得广泛赞誉》荣登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