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八节”随笔

<p> “三八节”随笔</p><p> 舒佩华</p><p><br></p><p>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属于自己响亮的日子——“三八”节!</p><p><br></p><p>记得前几日我給孙女果粒梳头时,她竟然脱口而出地说:“书奶奶,不用梳啦,反正我们又不出门,等外出的时候再梳好吗?” “不行,梳头和每天洗脸、吃饭一样,不能偷懒的,你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如果不梳头多丑啊!”虽然果粒从未提出过她想出门,但她纯真的话语里,却流露着一种隐隐约约的对宅家的厌倦、无奈和慵懒的情绪,只是她还不会用这些语言去表达罢了。宅家,让她的思想里潜移默化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在这些宅家的日子里,其实,我这个大人又讲究了多少,我又正儿八经地梳过几次头,搭理过自己?尽管如此,但我们还得在她面前“装腔作势”,把宅家的日子佯装得无忧无虑,以此鼓励她从小就要有爱生活的信念。</p><p><br></p><p>今早,果粒得知今天是“女神节”时,她很开心,并积极主动地要求我们将她乔装打扮一下。她还把她的布娃娃“安娜”梳了头,给“爱莎”洗了头晒在窗边,并指着爱莎偷偷告诉我说:“她其实叫爱丽莎,因为我爱它,所以我就叫她小名爱莎,我以后要和它们比赛,当长发公主。”</p><p><br></p><p>中午,一家人外出用餐。新年第一次重见阳光的果粒,高兴得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休,虽然她戴着小口罩,但却显得眉飞色舞,开心至极。一路上,她不停回头call我,一下提醒我要走线内,一下又怕我掉队。都说隔代亲!真是,这个贴心的小棉袄,骨子里处处散发出仁爱的圣颜和温暖。</p><p><br></p><p> 我们来到一家“披萨”餐厅。桌上摆着两本菜谱,果粒有模有样的像翻着小人书那样兴趣盎然地点着午餐,而我却自觉自己已是落伍之人,在一旁显得无所适从。儿子诡秘地莞尔一笑:“妈,别急,有你的菜。”说完他将菜单滑向了我。我依然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最后只得绕指一柔,点了一碗普通的麻辣肉丝面。服务员也在第一时间内将我的面呈上。不知是面的份量少,还是我肚子饿了,我竟然将一碗面条,用几大口的速度就咕溜咕溜滑入肚中。面香,馋得果粒舌头像汽车前面的刮雨器似的,左右摇摆。“我好饿、我好饿!” “宝宝,我这辣的,你吃不得的。”呵呵,谁叫你们吃洋餐,麻烦!你们就老老实实地等着吧!我心里暗自笑道,起身暂别,上了楼上超市。</p><p><br></p><p>换不了心脏,换心情!回头下电梯时,乍见一个名叫“快剪”的小门面里顾客满盈。或许这些顾客急需想改头换面,把宅家多日的不爽剪去吧!其实,剪发就是在梳理一种心情!</p><p><br></p><p>“大家好!现在是“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的非常时期,请居民们自觉继续坚守……”小区门口保安人员的喇叭,仍旧在乐此不疲地宣传,然马路对面的玉兰花却无畏无惧兀自地绽放着。此刻,我的脑海里突然涌现了战斗在武汉前线的逆行者勇士们的背影,特别是钟南山院士那张忧国忧民,但却坚毅、冷峻的面容让我燃泪!</p><p><br></p><p>走进小区,但见我们楼下有处太阳光顾的地方,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太,正戴着眼镜淡定自若地将二大圈密密麻麻,细如发丝、无厘头的玫瑰色细绒线,套在两只膝盖上在慢慢整理。恍惚间,我宛如看见了九泉之下的奶奶活着时,在老屋院子里晒着太阳,做针线活的情景……这种久违熟悉的场面,令我激动、亲切!</p><p><br></p><p> “老太太,您这么乱的细线,还能理出来吗?”“当然啊!”老人用正宗的上海话乐呵呵地回笑我。这是一张刻满褶皱,写着沧桑岁月,充满坚强、慈祥的脸庞。老人身边还摆放着一个纸箱和几个塑料袋,一看便知她是个生活从简的人。或许她的高寿、硬朗的身体和沧桑的阅历,让她很有底气,无所畏惧!</p><p><br></p><p>“书奶奶,老太太为什么不带口罩啊?她是不是没有口罩啊?” “老太太是老寿星,她不用戴了!” “什么是老寿星啊?” “就是永远会活着的人!” “三八节”快乐!我心里暗自祝福老人,却没能对她说出口来。</p><p><br></p><p> “书奶奶,慢点,我扶你上楼梯。” 宝宝,我牵你。”我和果粒互相搀扶着,坚定地向楼上走去……此刻,大拳头握着小拳头,像一朵盛开的玫瑰。</p> <p><br></p><p>[图片]</p><p>[图片]</p><p>[图片]</p><p>[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