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春节

苇舟南川

<p>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会准备许多丰盛的饭菜,与家人团圆,一起吃年夜饭。在我的家乡——长寿之乡如皋,“吃”更是不在话下,各种各样的美食,令人眼花缭乱……</p> <p>  过了腊月十五,年味也就浓了。馒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人家一进了腊月就忙着准备馒头馅了。大人们说“蒸”象征着“蒸蒸日上”,所以馒头是一定得蒸的。</p> <p>  馒头馅要先炒才好吃,这可非常困难。一大盆馅儿在锅里翻炒,要花不少力气,还有一些人会准备好几种馅儿,那就更麻烦了。大人总是没等到太阳出来就起床了,小孩子们也打着哈欠爬出温暖的被窝,一想到不久就有香喷喷的馒头可吃,睡意一下子全没了。</p> <p>  一般都是几户人家的大人聚在一起做馒头。女人们负责擀面、包馒头,男人们负责炒馅儿以及蒸馒头。馅儿炒好了,小孩子们馋了,偷吃点你家的,再尝尝他家的,总免不了被训斥一番。</p> <p>  被骂的孩子,总是一脸不甘心地跑去看如何包馒头,女人们总是一边闲谈家常,一边包着馒头,小孩子们则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皮薄馅大的馒头,好奇是怎么包出来的。</p> <p>  馒头上笼了,小孩子们又开始追着乳白的烟雾满屋跑。</p><p> 出笼了!小孩子顾不得烫手,便大口大口啃着,大人们就会笑话一番。</p> <p>  春节的习俗可不只蒸馒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春节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p> <p>  汤圆得等到大年初一才能吃。大部分人是大年三十就准备好了。大人们会把桃酥、花生和炒好的芝麻放在白纸上,用酒瓶压成粉末,拌上秋天腌的桂花糖,再和上脂油,搓成圆后冷藏定型,最后在糯米粉里“摔一摔”“跌一跌”,汤圆就完成了。小小的汤圆是能香满整个春节的记忆的。</p> <p>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可不只这么多,我们一定要把这些传统文化发扬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