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满市十一中理化生科学教研组抗疫活动纪实

三有先生

<p><br></p><p>“哈喽,大家好......”,伴随着一声声清脆悦耳的声音,手机和电脑屏幕上一个个青春健康的形象跃然而出,灵动绽放,十一中理化生科学教研组组织的“疫情有我,战胜病魔”主题特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p><p>&nbsp;</p> <p><br></p><p>&nbsp;</p> <p><br></p><p>病毒肆虐,闭门索居也已成为抗情期间千家万户的常态。时令已进三月,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万千莘莘学子居家伏案苦读,笔耕不辍之时,理化生科学教研组一般老师却辩证地看出了机遇。纯药液对人体也有害,需要稀释;口罩脱销,可以自制;病毒猖獗,我们分析分析它的传播途径;生命有时如此脆弱、我知道那些“食物”不能吃,那些事情不能做。这些事实似曾相识,对,我们学过!</p><p><br></p><p>&nbsp;</p> <p><br></p><p>满洲里市第十一中学理化生科学教研组依托学科优势,在广大学生当中开展了“疫情有我,战胜病魔”主题特色活动。旨在运用理化生科学学科在溶液配制、过滤蒸发、病毒传播及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发动学生在疫情防治、防疫知识宣讲、用具药品发明制作等方面进行活动。</p><p>我们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刚需促发展,压力变动力。短短不及一周时间,同学们用快手、抖音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交作品三十余件。自制消毒水有之,自制香皂有之,口罩再利用有之,宣讲防疫知识亦有之,可以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局外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坚守。活动不但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活用了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p><p>事后交流中,活动倡导者之一-李文改校长说,虽然活动设置了制作和宣讲两个奖项,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战胜疫情;虽说奖品暂时不能发放,但生命教育是我们一项长期机制。我们的学生未来不可能都是精英,但师者需要帮助他们树立一个理念: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p><p>&nbsp;</p> <p>撰稿:何国林</p><p>视频:何国林</p><p>审核:郭梅</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