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读透一本书》 《高效阅读课》第11节

静待花开

&nbsp; &nbsp; &nbsp; 今天听的这节的内容非常喜欢,也是这高效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div><br>一、 看书的状态:<br>1、 看书时首先要有一个安静的空间,不要受太多干扰,尤其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br>2、 需要一整块时间,文章可以碎片化阅读,但是看书最好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br>樊登老师因为喜欢阅读,所以他从来不担心飞机晚点,飞机延误正好是他看书的好时机。<br>3、 看书时要“不拘小节”,保持连贯性。<br>阅读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生僻的概念,不要急于上网查询,而是用笔标注下来,等看完书后再去查阅。<br></div> 二、 如何读懂一本书<div><br>1、 在懂深奥的书之前,我们可以先听书。<br>听书有两个好处:<br>一是听樊登老师通过40-60分钟讲解一本书,我们就知道了这本书的核心理念、脉络,再品读时就容易得多。<br>二是听书是选书的一种方式,当听了哪本特别触动自己的书籍,就可以买来深入阅读。<br>2、 听音频。也可以听一本书完整的音频,这样可以在做家务或是上下班途中都可以进行,比如雷鸣老师他是通过10天,每天20-30分钟音频解读一本书。<br>我们有几个朋友在群里每个月读一本书,每天4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然后大家在群里交流当天书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看书的角度和理解都不同,经过思想地碰撞,让一本书更全面、更立体、更丰富地呈现眼前。<br>3、 看书改编的电影。<br>很多电影是经典著作改编的,像《飘》、《简爱》等。我们也可以先从一部电影中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阅读。<br></div> 三、 看书两种形式:<br>1、 看书时带着目的阅读——为了解决问题。<br>如果你遇到了困惑,那么书一定会给你答案。<br>每本书都可以解决你的一个问题,因为每本书都有一个使命。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了困惑,那么你就可以主题阅读亲子教育类书籍,如《解码青春期》、《正面管教》、《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养育男孩》、《养育女孩》等。<br>有一次樊登老师接受别人的邀请,请他请两天有关压力管理的课程,他就找了三本压力管理的书籍,提炼出重点内容制作课件。<br>2、 没有目的地阅读——滋养心灵、意外惊喜。<br>当我们没有目的阅读时,很轻松、很愉悦,会完全沉浸其中,感受美好。<br>四、 如何读透一本书<br>1、 画思维导图。<br>当我们在看书或听书的过程中,不要边看边画书或标注,《认知天性》那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书上的标记只是书的线条或符号而已,并不是自己头脑中记住的内容。如果想锻炼我们的记忆力,就只能是听的时候认真往头脑中记,然后合上书,拿一张纸和一支笔,把刚才看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有一部分内容我们记不下来,就会深入地思考,当我们想的时候大脑会产生痛苦,但是正是痛苦、摩擦,让我们记忆深刻。<br>2、 便签法。<br>赵周写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一个阅读的方法是便签法,通过三个便签来加深记忆。<br>(1) 第一个便签:把书中的一个理念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br>(2) 第二个便签:这个理念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br>(3) 第三个便签:把这个理念将要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哪个方面。<br>通过这几步就能深入地把这个知识点或理念理念并应用。<br>3、 读或听完书给别人讲,也就是反刍的方法。看或听是输入的过程,而讲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达到一个平衡,才是一个完整地闭环。<br>当我们想给别人讲的时候,你看书或听书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自己而言相当于5倍的效率。因为你要提炼这本书的使命,也就是核心理念是什么,你要总结这本书的框架、脉络是什么,有什么经典的案例,这本书的价值有哪些,你想提供给听者怎样的价值,对他们有益,当你带着这样的目的看或听的时候,会深入思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记忆力,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br>4、 用文字记录。<br>当我们听完一本书不仅要通过语言分享,而且也要通过文字记录或分享,语言也只是暂时记忆,过一阵子就遗忘了,但是文字不同,我们可以时常温故而知新。并且在写文字的过程中对看或听的内容又一次整理,也是对语言输出的深加工。<br>由此,我开始反思目前听书、分享的节奏,我只是追求效率,每天不断地听书在群里做分享,但是没有时间整理文字,这是一个缺失。我要慢下来,听完书之后用语音和文字都输出之后,再进行下一本书的分享。很多时候,慢就是快,我需要的是稳扎稳打,更好地吸引内容,更深入地思考,收获更多。<br>五、 一生当中应该看的书籍。<br>这一小节最后樊登老师推荐几本书籍:<br>  《论语》、《道德经》(这两本书)都推荐南怀瑾先生写的。还有《思辨与立场》、《反脆弱》、《世界观》、《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红楼梦》。<br><br>

本书

看书

便签

阅读

樊登

我们

内容

文字

分享

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