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用生命履行自己的医学信仰,携手共进,无论生死,一个甘做患者的提灯女神,一位却扮演着发现疫情的“啄木鸟”!王红艳与黄银山,风雨中守望相助的一对医学伉俪,谱写了黄梅县人民医院的一段佳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卷首语</span></p><p><br></p> <p>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p><p> 2020年,疫情当下的湖北黄梅县人民医院,有两位医务工作者,不避生死,奋战在黄梅疫情的无硝烟战场,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从他们身上我隐约见到了苍生大医的影子!</p> 同心同德,自是一家 <p>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红艳,黄梅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护士长。作为护士长的她一方面要倍加仔细的护理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另一方面还要统筹协调护士工作,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犹如护士科提灯女神般的存在!</p><p> 黄银山,黄梅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用专业的眼光甄别病例,用“啄木鸟”式的医治责任拉响警报!二人本是一家,在黄梅县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他们彼此用专业的精神同心同德,共同战“疫”!</p> 医者仁心,携手抗疫 <p> 脸上的勒痕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生命中,有你们便有了保障!</p> <p> 1月份,正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王红艳所在的黄梅县人民医院进入了紧急备战状态。医护人员紧缺捉襟见肘,毅然报名投入一线!紧接着1月25日,王红艳便火速从中医科调往医院“危险集中地”――感染科二区!承担二区新冠肺炎病人护理工作!作为护士长的她还得临时组建科室!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病情也是前所未见!护士护理稍有差池,便有遭受感染的风险!</p> <p> 最美逆行者!最美医务工作者!</p> <p> 特殊时期、特殊场合、特殊心理下组建医护科室,王红艳得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啊!去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帮助其他护士走出心理上的畏惧感,甩掉包袱! 一时间,谈何容易!但王红艳做到了!这其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曲折呢?</p><p> </p> <p> 细心呵护!是他们的日常!</p> <p> 1. 身先士卒培训精干人员。王红艳在组建医护团队初期,培训护理人员时主要是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亲力亲为,争取把工作做细、工作做精!做到万无一失,保障了病人的同时也保障医护人员安全。</p><p> 2.以身作则认真履行职责。王红艳所在医院每天疑似的确诊的病人都有三四十人转入转出,她带着她的姐妹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经常与病患面对面采集咽试纸,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病人的治疗.各项护理及病人心理安抚工作和护理安全管理。20多天以来她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基本上都是九点回家,有时加班到凌晨两点。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眼罩,在病房里穿棱着,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想上厕所就憋着,乘着吃饭的时间,匆匆吃完,去上趟厕所,擦擦眼罩上的雾珠,又马上投入工作。这是多么伟大的职业操守!</p> <p> 同样坚守在疫情战场的还有王红艳的丈夫――黄银山。</p><p> 疫情发生,黄银山就毅然地站在最前线,作好疫情的侦察兵,起到一个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把困难留给了自己,把希望留给了他人!</p><p><br></p> <p> 多么希望,这一张张CT的都是清晰的!</p> <p> 一双慧眼断病情,一份担当见仁心!多流点汗,多出点力,黄银山在所不惜。在黄梅县人民医院坚守了一段时间的黄银山,因为工作需要又转战雷焱山医院――临时医院!迄今黄银山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44天。</p><p> 特别是早期疫情紧,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命令,毫不松懈,他认真看好每一个病人,认真读好每一份CT片,争取早发现病例,早治疗病人,为黄梅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作为科室主心骨,黄银山除做好带头作用,同时还要给同志们信心,给他们打气,给他们解压,让他们更好地投入抗疫之中,还要每天给他们婆妈,叮嘱,做好每一次防护,保护好自己。</p><p><br></p> 初心不改,眼眸深情 <p> 夫妻二人,既是家人,也是“战友”!这彼此的默契也因为疫情显得更加密切!在黄梅县人民医院的40多天日日夜夜中,王红艳和黄银山见面的机会很少,但他们心照不宣,匆忙的相遇时,彼此间眼眸的对视就能读懂相互之间的鼓励与相扶!“珍重!注意防护!我们会取得最终胜利✌”</p> 忠孝两难,患者至上 <p> 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我们看在眼里!</p> <p>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用在王红艳和黄银山的身上最贴切不过了。疫情开始,为了更安心地让自己和一线的老婆投入到抗疫保卫战中,腊月二十九,黄银山和王红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外公把儿女接走,家里留下勉强能自理的老母亲,当别人还在万家团圆看春晚的时刻,他们却走上了战场,暂时和家人告别!这一别就是一个多月。黄银山的母亲,王红艳的婆婆腿脚不利索,且患有糖尿病,本是医生的黄银山却够不上给母亲打胰岛素,内心的心酸也只有自己能懂吧!</p><p> 孩子都是我们的心头肉,谁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呢?但他们不行,这不关乎亲情、关乎使命、关乎国家大义!</p> 他日凯旋,一家团圆 <p> 爱默生曾说“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在黄梅小县城,因为疫情街道萧条,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却因为拥有着像王红艳和黄银山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县城变得不再冷清,而是拥有了温度!这是情感的使然!同样因为情感的温度,生命不再渺小!在疫情笼罩的黄梅县城下,提灯女神终能驱散“疫情”雾霾!在林林总总的“人类大森林”中,“啄木鸟”医生正日夜守望生命的窗口!致敬王红艳、黄银山夫妇!致敬黄梅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愿疫尽去,还你们家人团聚!</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