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商南县城关第六小学 刘瑞玲</span></p><p><br></p> <p><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一场特殊的战役,每个人都应该拿出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b>每一次重大危机,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契机,每个孩子都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他们需要从当下汲取教训、积累经验、锤炼品格、提升能力。今天的世界,就在他们闪动的双眸中;未来的世界,就在他们成长的心田里。</p><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讲什么?</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生命教育</b></h1><p> 懂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b>《大自然在说话·大自然母亲》 </b></p> <p> 看完这段以“自然母亲”第一人称叙述的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p><p> 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想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阳光雨露;反之,则可能引来晴天霹雳、灾难危机。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作为客人,我们应当<b>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甚至,对地球这个特别的主人,我们要心存敬畏。</b></p> <p> 100多年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提出了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讲述过童年的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同学拉去打鸟,但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之后,他却无法瞄准小鸟,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只活生生的小鸟,它是一条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他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p><p> 他的敬畏生命的伦理认为: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那些人看来显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信念教育</b></h1><p> 汪涵说:教育是让孩子的内心有信念。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人给了孩子信念?我们多数人只会要求孩子努力读书,然后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成家立业,进而继续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不正如那个放羊的孩子:</p><p><b> “娃子,放羊做什么?”</b></p><p><b> “卖钱盖房。”</b></p><p><b> “盖房干什么?”</b></p><p><b> “娶老婆,生孩子。”</b></p><p><b> “生孩子干什么?”</b></p><p><b> “放羊。”</b></p><p> 教育绝不仅仅是让孩子通过读书去获得更好的生活,除了让孩子拥有这些平凡的小确幸,我们更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信念。</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科学教育</b></h1><p> 在这次战役中有人在前线为我们冲锋陷阵,和死神抢人,也有人因为愚昧和无知在拖后腿,甚至听信、传播一些荒谬的谣言。</p><p> 有人说宠物会传播病毒,于是为了保命,把自己的爱宠狠心抛弃,甚至活活摔死。</p><p> 有人说酒精浓度越高,消灭病毒的效果越好,于是用高浓度的酒精消毒,甚至大量饮酒。</p><p> 有人愚昧固执,让戴口罩不戴,政府反复强调不要串门,不要聚众,依然有恃无恐的参加聚会,聚众赌博。</p><p> 还有人惊慌失措,彻底失去对抗病魔的勇气,甚至想拉着所有人陪葬。</p><p> 其实这都是教育的缺失,没有正确的科学认知,没有理性的教育,于是偏听偏信、轻易被谣言蛊惑。</p><p> 作为老师、家长们需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b>接受科学,一切恐惧都只是恐惧而已。</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4.感恩教育 </b></h1><p> 通过疫情,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翻开这本大书,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废寝忘食,什么是逆向而行......我们要明白生命的意义,我们要学会感恩,向每一位前线战斗的英雄致敬,与“爱”同行。</p><p> 请欣赏视频----<b>《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b></p> <p> 这是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开场白里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许道出了我们的心声。</p><p> 因为疫情,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并体会到了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我们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漫长且难熬的假期;因为疫情,我们开始想念同学、老师、课堂、校园……但隔离的是病毒,阻断的是疫情。在社会中,在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每个家庭也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仍和世界有着关联。</p><p> 现在,请你踏上通往你外部世界的旅程——</p><p><b> 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b>趁着居家时光,品味家的味道,品味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品味饭桌上爸爸叮嘱的话语,你会明白家是避风的港湾,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责任。</p><p><b> 其次,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学校。</b>在这特殊时期,老师们采取线上教学,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学习吗?以此联想,如果离开了学校、没有了学校,你还能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吗?</p><p><b> 再次,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国家。</b>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之源。我们的国家也许还不完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她变得更好,不是吗?</p><p><b> 最后,重新打量一下你的世界。</b>疫情面前全人类都是“当事人”,在全球共同抗疫战役中,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各国民众除了为疫区和患者提供各种物质帮助之外,还借助信函、视频等载体,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在危难时刻同中国站在一起,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和最好诠释。</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5.人性教育</b></h1><p> 人性善恶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选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展现了不同人性:有人不顾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向抗疫最前线;有人蛮横无礼、拒不配合检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却隐瞒病情,传染给别人;还有“天价白菜”“二手口罩”,以及对来自疫区人民的差别对待和歧视……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放大镜,既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也放大了人性的阴暗。 </p> <p> 也有人说:面对疫情,人生就像走进了一个超大型的购物广场,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灵魂、人性、价值的消费活动。你可以购买诸如生存、健康、幸福、助人等基础价值;也可以购买包括良知、豁达、感激、希望等精神价值;还可以购买如责任、勇敢、诚实、无私等道德价值…… <b> 你可以不高尚,但是决不可以低劣;你可以不伟大,但是一定可以崇高。</b></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6.责任教育</b></h1><p> 致敬英雄,牢记担当。我们来听一首歌----<b>《为了谁(武汉版)》 </b></p> <p> 22年前,无数的“抗洪战士”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用生命抵挡洪水的场景,在歌手祖海心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烙印。</p><p> 22年后的今天,武汉这座城市,因疫情而蒙难。在这首最新改编的歌曲中,祖海含泪而歌、为爱而唱,引发了我们的共鸣。MV画面中 “抗疫战士”们的行动、话语更令人潸然泪下。</p><p> 抗疫战争中,医护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成了时代英雄。84岁的<b>钟南山</b>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速度上了“战场”;73岁的<b>李兰娟</b>院士至今仍忘我地奋战在武汉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b>张定宇</b>,身患渐冻症,每天拖着一双不方便的腿脚,带领医护人员“保卫武汉”,连续三十多天奔走在抗疫一线;那么多医生护士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p> <p> 也有很多人,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仅靠着一只口罩,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奔走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用沙哑的声音、忙碌的背影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构筑起了一道道“防疫墙”,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不是英雄胜似英雄。</p><p>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因为疫情老师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号召,克服重重困难稳步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党员教师深入金福湾社区开展共驻共建志愿服务,协助该社区扎实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老师们都说这是我们的“分内事”,的确,这也正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责任就是做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他律,也是自律;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b>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做英雄的机会,但所有人都应该且必须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b></p> <p> 同学们,这就是老师想对你们说的话。在此给大家留个作业——<b>疫情当下、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b></p><p> 期待你们用行动做出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