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天使,最美的女神

多巴胺

<p>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驱散了临近春节的欢快喜庆。1月23日,武汉封城,千家万户闭门锁户。</p><p> 2020年1月25日,协和医院西院被征用为第三批新冠肺炎病人定点收治医院。西院八楼病区作为危急重症病区,将重点收治病情严重、诊治棘手的危重肺炎患者。 </p><p> 2月3日下午,西院八楼隔离病区正式运行,开始收治病人。到晚上10点,已经收治了19个病人,其中17个都是危重症患者。护士们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带着雾气腾腾的护目镜,连走路都有点喘气,但是她们用满腔的热情和坚强的决心战胜了这些困难,把一个个病人收进来,安排妥当。</p> <p>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我们在隔离病房最可爱的护士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工作难度比普通病房高N个等级。但是,由于收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同时不允许陪护,所以护士们承担了比平时更多的任务,很多时候护士要一口一口的把饭喂至老年患者口中。</p><p> 大家平时对这种传染病患者都是敬而远之,护士们这样做,不怕感染么?怕,我们的护士们不是不怕,但是,她们这么做了,还做得那么细致,这种救死扶伤、奉献自我的精神,正是属于最美逆行者的!</p> <p>  科室护士长徐瑞璟几乎每天都值24小时班。无论何时,她都第一时间响应科室的需求,解决各种问题。有一次120送来了一位插管病人,由于转运耽误,病人情况急转直下,徐护士长一个人提起氧气瓶、推着病床就冲到病区门口接诊患者,将患者紧急处置后转移至病区内。当时,仓内的北京专家说,这个护士长挺“虎”的!</p> <p>  护士王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儿子才不到三岁,她的先生是武昌医院的一名医生,是此次疫情武汉市的第一批定点医院,从一开始她先生就战斗在抗疫第一线。面对疫情,王丹留下两个孩子在家中由年迈的父母照看,毅然投身于此次战疫中。</p> <p>  护士冷婷在夜班期间收了一名胸腰椎骨折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诉下肢麻木的时候,她便帮助患者做起了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她耐心的给患者做宣教,并没有因为疫情的特殊而放弃给患者讲解骨科的专业知识。</p> <p>  护士周梦丹,上班才一年多,在家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在隔离病房中她为病危的老爷爷喂牛奶、喂药、倒尿壶、擦大便。她说她只想给老爷爷多一点爱,让他躺在病床上不觉得那么孤独罢了。</p> <p>  护士周惠艮,在病房摆弄起了自己的“第二职业”——理发。病房老奶奶十几天没洗头发,想把头发剪短。我们的周护士找来了剪刀,还自制了一个围兜,专门用来装老奶奶剪下的碎发。</p> <p>  护士张丹,孩子才半岁多,还在哺乳期的她不得已断奶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没有丝毫怨言。刚离开孩子的那几天,她因思念忧心几乎每天都会哭几场,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工作。她深知,只有抗疫胜利才是相见之时。</p> <p>  护士李莎,在隔离病房开科前就支援ICU,是西院第一批投入抗击新冠肺炎战斗的护士之一。她在接到护士长调配电话时,并没有因为疫情来势汹汹易传播而自危,而是听令而动,坚守岗位不惧生死。</p> <p>  护士郑茜茜,先生是西院手术室护士,共赴一线的两人只能把两岁多的孩子留给奶奶独自照顾。时常听到她们互道加油,提醒对方注意防护。在护理中,心思细腻的她能很快察觉病人的心理变化,碰到病人情绪低落求生欲望不强时,她会努力安慰与鼓励病人,用温柔的话语让病人感受如儿女般的关心而重拾康复信心。</p> <p>  临床培训老师黎佳丽,从开科前的防护培训,到已开病房的实地学习,再到仓内护理组长,她一直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一直承担着隔离病房最危重、最紧急的患者的护理。在上班时,她时常向外援的危重症专科老师请教和讨论;回到住所,她仍不忘查阅学习资料加强巩固;她坚信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给病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p> <p>  护士张曼琪因为工作原因与家人分居两地,思家心切的她,虽心有不舍,但她常说:“我一定要给儿子做个好榜样,儿子知道我正在打病毒,知道我在保护更多的人。”她每每接到患者家属打来的电话,都很耐心的跟家属反映患者近况,吃的好不好、精神状态如何,缓解家属的担忧的情绪。挂电话后她会第一时间来到患者床边转达家属的鼓励关怀。她相信,无论是护士还是患者,家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心中有爱,万物可爱。</p> <p>  护士程双是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护士,她特别重视防护,她反复跟大家说,只有做好了防护才能一直战斗。她在开科前就全网搜索穿脱防护服的视频,并反复研究与练习,给大家演示时认真规范。每次入仓前,她都帮助队友查看防护服的密闭性。在病房,她细心护理病人,脏活苦活都冲到前面,病人常常夸她“这个护士真是实在”。</p> <p>  护士张奇,活泼开朗的她,本想着好不容易今年春节轮休可以回家陪陪父母,但疫情就是命令,当医院吹响集结号时,她瞒着父母第一个报名上一线。每次入仓前,她都会嘻嘻哈哈的说:“等我消灭完病毒,我的男神就会出现的!”一线工作的这些日子,她每每看到病房里的老人,就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她告诉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好让他们尽快与家人团聚。</p> <p>  护士吴颖是家中的独生女,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瞒着父母第一批上前线去急诊支援。常被大家开玩笑说心大的她,迅速和支援队的老师“打成一片”,共同协作救治危重患者。</p> <p>  欧阳诗画在疫情初期感染了新冠病毒,她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经过居家隔离、住院治疗、居家隔离后,终于康复。目前她的返岗申请已被批准,本周就要加入到抗击一线的队伍中。</p> <p>  小党员护士余洋,在疫情初期,因为胃溃疡,三次大半夜疼的死去活,上吐下泻,但疫情期间无法做胃镜,她仅打了一些止痛、护胃的药,缓解之后依然坚守在岗位,默默地做好外勤工作,八十几斤的小身板每天都要拖回几百斤的防护物资和各种仪器。</p> <p>  怀孕9个多月的护士龚巧,即将临盆,还不忘叮嘱护士姐妹们注意防护,关心大家缺不缺生活用品。</p> <p>  护士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想着如何多给病人一点关怀,多给病人一点希望。除了落实危重患者的护理外,大家还非常重视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出院后的居家自护。</p> <p>  西院八楼病区自运行以来,已收治危重症患者100余例。回想这一个月生与死的战斗,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正因为有这些最美逆行者无惧病毒、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换来阳光灿烂的春天。</p><p><br></p> <p>  待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时,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周黑鸭、海底捞,哦,还有心心念念的小龙虾可好!</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协和医院西院</p><p style="text-align: right;">骨科八楼西</p><p style="text-align: right;">制片者:余洋</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