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小练笔

李琳

<p>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课讲述了恐龙中的一支演化成鸟儿、飞向蓝天的过程,内容生动有趣,写作也很有特点。</p><p><br></p> <p>  课后小练笔是统编教材写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由读到写、迁移训练的重要方式,应该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p><p><br></p> 理解课文 <p>  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中种类繁多,各不相同,演化成鸟类的,只是其中的一支。因此,本段话围绕“形态各异”进行描写,三个层次,两两对比,突出不同。这些,本来应该在理解课文时学习,现在只好拎出来再重点强调一下。不认识到这些,仿写就无从谈起。</p><p><br></p> 破译写作密码 打开写作思路 明确写作要求 作业来了 <p>  周六上午布置过后,一直到晚上,80多人的班级,发过来的作业寥寥无几。</p><p><br></p><p> 这是较为完美的一个。很抱歉,今天仅此一例。</p><p><br></p> <p>  另外几篇都是这样的,看来根本没有理解课文的结构——需要说明的,这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p><p><br></p> 再次讲解 <p>  周日上午,我用语音的形式,再次讲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并且对昨天交过来的几篇作业和课文对照、点评。</p><p><br></p> 作后指导 <p>  这次讲评过后,作业陆续发来了很多,总体来说,大家的理解更透彻了。当然也有问题,问题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p><p><br></p><p> 一是个别同学根本没有认真听语音、或者听了还不能运用,总之结构还是有问题;</p><p><br></p><p> 二是思路没有打开,语文和生活没有融合到一起,生活中可以写的东西那么多,但是守着金矿饿肚子;</p><p><br></p><p> 三是不理解层次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理解了,难以找到这些对比关系;</p><p><br></p><p> 四是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p><p><br></p> <p>  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不会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二是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较为困难。所以我不断强调的也是这两点:再读读课文,再听听老师讲解的语音,相互学习;并且不断提醒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拿来仿写的素材。</p><p><br></p><p><br></p> <p>  为了完成这个小练笔,我几乎随时在线,甚至不惜对这些祖国的花朵们“威逼利诱”;家长和孩子也很拼,夜里10:00了,还有家长在发孩子的作业。</p><p><br></p> 优秀作业 <p>  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总体来说仿写的基本要求都做到了。这是部分优秀作业,请检阅:</p><p><br></p> 美妙大自然 动物 植物 山脉 美好新生活 美食 交通工具 衣物 医用 <p>  王晨旭同学写到了口罩,我很喜欢。</p><p><br></p> 学习用品 伙伴 <p>  语文不在课本里,语文在生活中;读出灵性,读出悟性,写出童真童趣,这才是有价值的语文。</p><p><br></p>

写作

课文

作业

语文

恐龙

练笔

理解课文

仿写

蓝天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