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书来的美篇

潘书来

<h3><br><br><br>行千里圆一生战友梦<br>克万难建百年兄弟情<br>  <br>作者 潘书来<br><br>  <br>  2019年 九月16日,秋高气爽。在这个菊花绽放,金桂芬芳的大好日子里,在组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战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几十年的战友终于相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106团机二(二机)连情系405战友联谊会。战友们的心情都万分激动,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完的离别情,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故人相见,几年的部队生活,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容,心情湧动,热泪盈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quot;战友你好!<br>  光阴冉冉,岁月如流。想当年,我们抱着同一个梦想,怀着同一个愿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军营中,从此,我们是战友。我们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同举一杠旗。摸爬滚打,挥汗如雨,我们以大山为伍,以岩石为伴,无惧酷暑严寒,蜇伏在深山老林之中,睛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把生命的犁铧深深扎在祖国中华大地,饭前军歌百唱不厌,黑白两班周而复始。把灿烂的青春与地下核长城融为一体,无怨无悔。我们曾经都有过不同的遭遇,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种难以忘怀的体念,短短几年的部队生活成了我们一生的挂念。现在想起来,那真是朦朦胧胧都有聚,热热闹闹总关情。岁月悠悠,路漫漫。桩桩往事如烟云,看似一副画,听像一首歌,都是真善美。405是一个永不磨灭的符号,它是我们用热血和汗水浇灌的土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永不消失的身影,一串串闪光的脚印。和一个个鲜活的身影。<br>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友们先后告别军营,走向社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大展才华,奋勇拼搏,矗立了人生座座丰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无愧于部队的历练,无愧于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我们为自己有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荣光。<br>  亲爱的战友,岁月使我们久远,却淡化不了彼此的思念,距离虽然把我们拉开,却阻隔不了深厚的战友情缘,分离增添了思念,重逢升华了友谊。战友不在远近,思念之心不在距离,而在真诚。战友没有贵与贱,战友不分富与贫,一日是战友,终生是兄弟。<br>  秋云秋月秋气爽,秋思秋念秋情长。几十年风雨几十年情,情深谊长意更真。岁月染白了我们的双鬓,光阴带走了我们的年华,时光书写了我们的无价,不知不觉我们都已经老了。当年走在一起是我们的缘份,今天一起走是我们的福份。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健康平安是我们的愿望,快乐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以军人为荣,以战友为傲,面对多彩世界,顺其自然观山水,欣逢盛世再高歌。<br>  </h3> <h3><br> 四十多年前,机二连的战友们抱着同一个梦想,怀着同一个愿望,满怀雄心壮志,从天南海北,先后来到陕西洋县大爷山下,投身于405国防工程建设。<br> 机二连,顾名思义,是个机械连队。全连配备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机械。是405工程的生力军。机二连的营区,坐北朝南,面临大爷山,背靠修理连,左邻21公司设计队,右是机三连,机一连。拥有6排营房,还有蓝球场和机械场,总面积在7亩以上。是个环境优美,充满阳光和朝气的绿色军营。<br> 翻开机二连的连史,机二连曾经随全团多次参加过对外作战,转战在长江两岸,险山恶水之中。I970年从四川广元来到陕西洋县大爷山下,蜇伏在405工程坑道中7年,1978年奉命配合施工二营赴四川涪陵白涛镇担任816工程202隧道施工。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防御作战。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指战员。<br> 四十多年过去,机二连的战友们时时刻刻都在梦回陕南,都梦想回部队营地看看。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是他们的人生起点,是他们放飞梦想的地方。<br> 9月17号,虽然下着大雨,战友们的心却已经飞向了405。在开往405的大巴车上,战友相互交流,嘘寒问暖,显得格外亲切。漂亮的军嫂们也主动给大家唱歌助兴。车箱里一片欢歌笑语,充满了快乐的气氛。<br>  大巴车穿过亚洲第一的秦岭隧道后,万云龙向大家介绍了,80年入伍的湖南籍吴信书战友的不幸遭遇。吴战友83年退伍回到会同农村生活至今36年,其妻子和五个子女先后因病去世,如今孤身一人,生活十分清贫。但他十分珍惜战友情缘,为了这次聚会,他向亲戚借了1千元钱来参加聚会。战友们听了吴战友的悲惨遭遇,无不为之动容。在组委会的倡仪下,战友们,你100,我200,他500涌跃捐助,就连车上的导游也献了爱心。场面非常动人,让人万分激动。<br>  下午1点多钟,大巴安全到达洋县,午餐后,大巴又向着405方向继续前进。离别四十多年,大巴几次都开错了方向。好在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战友们沿着泥泞小道,终于找到了营房遗址,时经几十年沧桑风雨,世态变迁,当年洋溢着勃勃生机的军营,已是杂草丛生,满目荒凉。战友们站在草地上,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眺望405工地,仿忽又听到当年的炮声,闻到那刺鼻的硝烟,桩桩往事好似就在眼前。在这形非貌离的营房遗址上拍张照片留个影。以作永远的纪念。战友们相互回忆着当年军营的美好景象,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分别在这里度过了三年、五年、八年的艰苦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他们难忘的身影和闪亮的足迹。<br>  战友们来到梦绕魂牵的405工地,捧一把大爷山的土闻闻,还能闻得到我们当年洒下的汗水气息。掬一口溢水河的水尝尝,还是当年那样的甘甜味,405工地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能勾画出我们当年的身影,都记录了当年我们施工的日日夜夜。<br>  17日下午6点,联谊会在洋县<br>A宾馆隆重举行。&quot;军委工程兵106团机二连情系405战友联谊会&quot;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会堂布置得华实庄严。主席台上就坐着原机二连贾金奎连长,万云龙付连长,郑满堂排长。联谊会由副连长万云龙主持并致欢迎词。首先战友们相互作自我介绍,之后由本次活动赞助人和各地战友代表发言。再由郑满堂排长宣读赞助名单及金额。其中,万云龙赞助一万元,龙木根赞助二千元,何卫平赞助二千元。这些赞助除了一部份用在此次联谊会的开支上以外,剩下的捐给了因各种原因导至家庭困难的战友。到会战友对组委会的决定给予热烈的掌声表示支持。最后贾连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主持人在掌声中宣布晚宴正式开始……<br>  战友们相互举杯,共同祝福,祝福战友们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家庭更幸福。整个晚会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br>  9月18日上午,在从洋县返回西安的大巴车上,万云龙对这次战友聚会做了一个精辟的小结,这次聚会突出了三个亮点,一是实现了战友们几十年的梦想。二是组织得力,纪律性强。三是战友情深。献爱心不甘落后。充分体现了战友情的伟大和永恒。 <br>  18日下午组委会组织大家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大雁塔,明城墙和钟鼓搂,在回民街品尝了让人垂延的回民小吃。19日吃过早餐战友们一起参观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和皇家园林华清宫。20日战友们忘却昔日的疲劳来到了炎帝故里,青铜之乡的法门寺,在乾陵瞻仰了李治和武则天陵墓。虽然时安排比较紧,但大家玩的非常开心和尽兴。一致认405聚会,不虚此行。<br>  21日上午战友相互拥抱,相互祝福,握手泪别……。405聚会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br>  这是一次阔别四十多年的重逢,这是一次昐望已久的相遇。但愿青山在,人未老,来年再相会。<br>  </h3> <h3>皓首相聚四零五,<br>战友重逢话当年。<br>▽</h3> <h3>当年,工地留个影,以作永久的纪念。<br></h3> <h3>以大山为伍和岩石作伴。<br>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h3> <h3>战友相聚话当年<br>大家笑得特别甜。</h3> <h3>千里寻故地,<br>旧貌换新颜,<br>山河依旧在,<br>营区变粮田。</h3> <h3>当年运输连,驻地建校园,<br>不闻军号响,处处书声朗。<br>培挑育李志添大爷山下千重景,<br>播德传文彩耀溢水河畔一片天。<br></h3> <h3>4O5是永不磨灭的符号。</h3> <h3>南山坡澡堂洗个澡,<br>洗掉施工后的疲劳。</h3> <h3>没有当年的工兵团,<br>那有中核陕袖今的辉煌。</h3> <h3>借问名胜何地强,<br>游人眺指古长安。 <br>贵妃沐洛清池中, <br>炎帝故里产青铜。<br>秦皇铸造兵马俑,<br>洪武修建古城墙。<br>天公虽然不作美<br>游览观后心花放。<br></h3> <h3>战 友 情<br>  作者 (潘书来) <br>一张通知书, <br>相聚军营中。<br>从此我们是战友, <br>这一称呼伴终生。<br>大爷山下溢水畔,<br>前村后山扎营房。<br>五湖四海的战友,<br>天南地北的弟兄。<br>同吃一锅饭,<br>同睡一个铺。<br>睛天一身汗,<br>雨天一身泥。<br>挖山不止兵愚公,<br>修筑长城伏山中。<br>七九边关烽火燃, <br>自卫还击作贡献。<br>漫漫从军路,<br>悠悠战友情。<br>一日是战友,<br>终生是弟兄。<br><br>一本退伍证,<br>各自奔西东。<br>从此我们难相见,<br>战友情谊铭心中。<br>几度梦里回军营,<br>耳畔时闻军号声。<br>侊若仍在边陲行,<br>嘴边常念战友情。<br>悠悠岁月催人老,<br>战友久别盼重逢。<br>战友没有贵与贱,<br>战友没有富与穷。<br>战友情真挚的情,<br>终身难忘战友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