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林西援鄂医疗队14位队员:</p><p><br></p><p>你们辛苦了!</p><p><br></p><p>工会,是职工的“娘家”,既然是“娘家”,“娘家人”当然有话要说。</p><p><br></p><p>草长莺飞三月天,白衣鏖战人未还。十四勇士们,十四家人们,今天是你们出征的第十五天,出征已半月,你在他乡还好吗?</p><p><br></p><p>我想,此时此刻,你们正奋战在病房一线忙碌着。你们睡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厚重的防护服穿得习惯了吗?家乡父老有太多的关心、太多的牵挂。</p><p><br></p><p>我们希望你们休息好,休息好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们希望你们吃得好,吃得好会帮你们消除疲惫,也更有力气去支撑繁重的工作;我们希望你们防护好,保护好自己才能让家人亲友放心,才能去救治更多患者,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断超越自我;我们还希望你们心态好,你们之于患者,既是医护,又像家人,你们是患者的依靠,你们阳光快乐,患者也会阳光快乐...我们有太多的希望,总之,就是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好的!</p> <p>我对于你们的了解实在有限,在有限的渠道里,我尽最大努力去了解去发现。</p><p><br></p><p>我关注了县医院宣传科白老师的美篇,读着你们记录的战地日记。我看到了你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简简单单,生动自然,读来,给人一种满满的踏实感。</p><p><br></p><p>当我看到队员刘瑞金写道:“我们告别了家乡,从皑皑白雪的北国远赴荆楚大地,这其中饱含着我们的报国情,我们一定会与武汉同胞共患难,尽我所能,缓你之痛”的时候,我看到了你们的一腔热血,也看到了你们的赤诚豪迈。</p><p><br></p><p>当我看到队员王克也写道:“这些天,病房的李婆婆下床不方便,在床上大小便,同病房的意见很大,但我每天都会耐心安慰她照顾她,给她室友们解释她的状况,病友们也理解了很多。大家都能和谐友爱的相处。病友们不停的道谢,甚至双手合一的感恩,使我那么地温暖”的时候,我看到了你们工作的艰难和条件的艰苦,我很难想象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样?</p><p><br></p><p>当我看到队员王玉荣写道:“今天是3月1日,紧张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没有了第一次进病房的忐忑与不安,每天都能从容面对。今天,病区又有2位患者痊愈出院,天天都有好消息,真好!”的时候,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的努力没白付出,就像王玉荣大夫说的:“值了!”</p> <p>我还关注了一位队员的抖音,当我看到二月二你们跳的舞蹈,我看到了你们的健康向上,看到了你们的青春飞扬,我想,这应该是春天里最该有的姿态。</p> <p>还记得2月17日,你们出征那天,我作为“娘家人”参加了你们的出征仪式,代表县总工会对你们进行慰问,并与你们合影。你们整齐划一,自带光环,你们是林西的英雄,能与你们合影,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我眼里,减掉长发的你们干练精神,庄严宣誓的你们决绝坚毅,踏上征程的你们义无反顾。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们有一颗赤子之心、一腔家国情怀。</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b>每当我们这个民族危难之时,总会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大疫当前,国难当头,你们就是这个时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需要的英雄,你们穿上白衣,挑起担子,扛起责任,逆行而上,负重前行,你们选择到最危险但最需要你们的地方执行最艰难但最光荣的工作,是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抗疫新的长城,是你们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天、残酷的疫情中,看到了春天的生机,坚定了必胜的信念!</p><p><br></p><p>今天3月5日,是惊蛰日。中国古老历法一直认为: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 弱于雨水,衰于惊蛰。那么,这是不是预示着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p><p><br></p><p>一定会发生的!就像援鄂队员朱国斌在日记中说的:“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一切美好终将发生!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一定能不辱使命,凯旋而归!</p><p><br></p><p>我们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期待与你们早日相见!</p><p> </p><p><br></p><p> 林西县总工会 董磊</p><p> 2020年3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