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理论部分</p><p>概念及其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p><p><br></p><p>1.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处于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p><p><br></p><p>2.前景、中景及后景主要用于风光片的拍摄中。</p><p>(1)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它们的特点是呈像大,大都处于画面的四周或边缘,前景通常运用的物体是树木、花草,也可以是人和物。陪体也可以同时是前景。前景在风光摄影中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前景掩映后是主体,整个空间被拉长,变得更加立体,更具有纵深感、透视感和层次感。</p><p><br></p><p>(2)中景,通常一张风光照片的主体都是放在前景与中景之间,所以中景的处理也非常重要。而有些照片的主体就在中景部分,是色调变化的中心地区,运用前景和远景为中景服务,能达到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但是主体位置亦不能过于正中,而放在中间的左或右侧,这样较为活泼。如果主体在正中,很容易犯着四面的景物重重包围,而弄到局促不安、呆滞而缺乏生气。</p><p><br></p><p>(3)后景的作用是将风光的景物扩展开去足以烘托意境的气氛,加强画面的美,增加人们的想象力和感染力。</p><p><br></p><p>⚠️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风光照片都有明确的前景、中景和后景,有些只有前景和后景,有些只有中景和后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p><p><br></p><p>二、实践部分:指出照片中有所学的前景、中景、后景、主体、背景等元素</p> <p>照片实在不多,所以有几张是重复的,但觉得也可以用来做第二节课的内容分析。这张照片我认为没有前景,中景是水中倒影及水上建筑,后景是树木及天空。中景即主体。</p> <p>前景是靠近镜头的枝叶和小树,中景是圆形花坛及复古建筑,后景是建筑后面的树丛及天空。主体是建筑。</p> <p>前景是枝叶和柳条,中景是湖水、小船和人,后景是湖对面的树丛和天空。主体是船和人。</p> <p>这张照片也没有前景,中景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形象各异的石头人,后景是树丛和天空。石头人是主体。</p> <p>前景是拱形建筑的门框,中景是一直往前延伸的长廊,后景是长廊尽头。主体是长廊。</p> <p>这张照片跟前面一张差不多。前景是木框长廊的第一个框架,中景是长廊,后景是建筑及天空。长廊是主体。</p> <p>前景是路牌、车和草坪,中景是火炬建筑及高楼,后景是天空。主体是火炬建筑。</p> <p>前景是独枝向日葵,中一是向日葵花海、中二是柳树、中三是湖水,后景是湖对面的山和天空。向日葵花海是主体。</p> <p>前景是左边的石头,中景是沙滩、人和海水,后景是远山和天空。主体是戏水的人们。</p> <p>这张照片就不好分什么前景、中景、后景了,就是主体和背景构成,主体是芦苇,背景是蓝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