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援鄂对口天门医疗队物资组 <p> 这天,援鄂山西医疗队的队员手机里收到了一条通知:“十五点十分左右有物资到达”。十五点零五分,住处几乎所有非上班队员均已在大厅排好队等候,物资车一到,哦,原来是山西朔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全驱车几百里为大家带来的生活用品呀!大家自觉组成接力队,各司其职,有人传递,有人点数,有人分类,有人登记,干的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看着这种盛况,张全主任忍不住问到:“大家都是部队医疗队吗?怎么这么训练有素!”“部队医疗队”,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误会”呀! </p><p> </p> <p> 收好物资后,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大家各自回房,剩下的工作都将交给物资组分配发放。</p><p> 物资组的工作,领队董红霖很重视也很关心,并一再要求:“物资的发放分配工作繁重而琐碎,接受到物资后要提前做好统筹安排,有计划可实施,力求做到人性化合理分配,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大家必须细心、耐心、公心地对待每位队员,物资的发放领取是对我们队员最基本的驻地生活保障。大家一定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把事情做好,让每位队员感觉有家一样的温暖。” </p><p><br></p><p> </p> <p> “山西医疗队”这么大的团队,这么多的人,远离家乡,不仅要克服水土问题,还要克服各种生活问题,更要完美的完成抗疫任务,这时后勤保障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可是大家上班工作都很辛苦,而这项工作需要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完成,第一批抵达天门的王坚主任自告奋勇,愿意承担这项任务,热心的龙建也表示愿意配合协助,第二小队、第三小队到达之后晁春丽、徐心田、吉文博、荆瑞也积极加入,大家相互配合,承担起了物资组的各项工作热心的生活组梁冬也经常过来帮忙。</p> <p> 物资组的各成员均是各单位派出的“精兵强将”,业务技术过硬,心理素质过硬,他们在本次抗疫战争中均处于救治工作一线岗位,他们从来到天门那一刻起,就对这里的所有工作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患者如亲人,每天零距离接触患者,进行查房、治疗、沟通,仔细倾听患者主诉,认真满足患者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细心关注患者心理变化,耐心开导患者思想压力,患者无一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而同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的还有“山西医疗队”的全体队员!</p> <p> 提起物资组这个工作,其实并不简单,劳心劳力,平时要不停收集大家的所缺所需,及时沟通分发,若有救援物资到达,他们还要将各类物资按组分类,分别领取,逐个发放,而且个别物资,如鞋子,还要根据鞋号正确发放,但他们不厌其烦,无一疏漏。他们总是带头接收各类物资,并根据物品种类安排适当的人,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发放,他们用医务人员特有的细致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分发物资时,都是小队长带头,领取物资后,根据队员住的楼层,挨个送达,有时一项物资就要跑遍住处几乎所有的楼层,但大家毫无怨言!面对大家的夸赞,物资组的各成员均有些不好意思,王坚主任说:“业余时间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充实,累并快乐着,也是一种生活的格调,再说物资组有这样的成绩,并不只是我们的功劳,我们每个人都功不可没,大家给予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有这样的同乡,有这样的同事,是我们作为山西人的自豪!”</p> <p> 感谢我们可爱的战友们,您们远离家乡,将健康的福音带到了天门;感谢我们亲爱的物资组成员们,您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给大家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p><p> 我们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相识相知,感谢物资组全体人员给予我们山西医疗队全体队员家的温暖,我们是多么幸运,可以并肩作战,过去犹可忆,未来诚可期,我们的战友情永不凋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