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课堂”第三周的学习也已接近尾声,大部分同学已经适应了居家学习,但还有部分同学始终觉得在家无法静下心来。居家学习,教学方式、活动方式会与在学校学习有很大不同。但是学习的内容与成长的实质是不变的。如何提高在家学习效率,其中,“仪式感”非常重要。</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在家上课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b></p> <p>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p><p> 仪式感总是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学会感恩生活、热爱生活、尊重生活。</p><p> 仪式感可以提醒孩子们要认真学习了,让他们调动情绪、调整心态,全身心适应新的学习方式。</p><p> 仪式感可以让孩子们将注意力和习惯从假期模式转移到学习这件事儿上,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p><p> 仪式感还能让孩子们意识到责任、担当,明确自己的任务,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p><p> 仪式感也给了我们致敬“逆行”的英雄、向崇高、无私、大爱表达敬意的机会。</p><p> 所以说,在家上课要有“仪式感”,在这个特殊的新学期,“仪式感”不仅能有助于孩子们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引发孩子们对于家国、人生、幸福和成长等方面的思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在家上课怎样营造“仪式感”</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严格作息</b></p><p> 严格执行正常上学的作息时间,设定洗漱、早餐、早读、学习、休息时间。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影响和暗示:从现在开始,假期已经结束,学习生活步入正轨。要让孩子有时间观念,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生活。</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注重仪表</b></p><p> 在家上课与在校上课一样,要注重个人卫生和仪表。尽管是在家里,但是也不要穿睡衣或家居服上课,那样会产生“可以不拘小节”的暗示,容易让人懈怠、涣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如有可能,不妨着校服上课,校服本身有一定的约束性,穿着校服会时刻提醒孩子:“我是学生,我在上课”,从而强化上课的庄重性,避免在家学习容易出现的随意性倾向。</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集体活动</b></p><p> 在家上课,学校会有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班团队会、课间操等安排,这是培养“仪式感”的最佳方式。一定要根据安排准时参加,穿校服戴红领巾,与在校时一致。特别是在升国旗、奏唱国歌的时候,一定要肃立静穆,表达对国旗的尊重。大课间、眼保健操准时参加,动作要标准,这样既锻炼身体,又会营造和学校一致的氛围。</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规范举止</b></p><p> 虽然是身在家中上课,但是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学校上课的规范中:课前做好上课准备,教科书、笔记、其他学习材料和文具都要准备好并放到自己的学习桌上,不可在上课中间现用现找;上课时间到了,要提前坐好,等待上课;上课的时候坐姿要端正,最好选择靠背椅,不要坐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地上,也不能随意依靠在什么地方;上课期间不可随意走动,不能吃零食,尽量不喝水。</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五、进入状态</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课程开始后,要立刻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讲解的内容。老师要求回答问题时,要像在学校一样大声回答。学习重点及时记录下来,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便于后面整理复习,再次消化。如果时间紧张来不及完成老师当堂布置的任务,可以先记下来,之后及时完成。</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家长如何为孩子营造“仪式感” </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给孩子划分出独立的学习空间</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仪式感离不开环境的熏陶。应该给孩子开辟出一处独立的学习区域;如果孩子只能在家中公共区域听课,那么也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让孩子有学习空间。家中还应该划分学习和活动区域,听课、学习在这里,课间活动在那里,这样不仅能确保学习空间的相对独立性,从而让孩子对学习保持敬畏和尊重,还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同时让孩子养成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学习习惯。</span></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保持安静的环境</b></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孩子上课的时候,家人不要在旁玩手机、吃东西或者打扰孩子,最好安静地坐下来看书、看报,或者跟随孩子听课,或者做些无需在室内走动和制造声响的家务活。低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网课节奏较快,家长需陪同听课,帮助孩子勾画重点,或者用手机拍摄图片,协助孩子巩固知识。</span></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关注孩子心理变化</b></p><p> 家长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每天上完课时,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和问题进行归纳,孩子对每天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向朋友一样进行平等而坦诚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孩子会主动思考怎样做会更好,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参与“云升旗”“云班会”等集体活动时,不要只顾拍照,或者只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更不能笑话孩子的认真表现。家长也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消极评价老师的教学、否定老师的努力、质疑老师的付出。</p> <p> 相信在大家共同营造的“仪式感”下,在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不断鼓励下,孩子们会成为懂礼仪、有教养、知进退、晓事理的好孩子!</p> <p>撰稿 :郭丽华 审核:刘保喜 签发:孟淑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