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展馆了解点中国农业文明

无鱼

<p><b style="font-size: 20px;">引 子</b></p><p>疫情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宅在家中闲着无事,把参观农展馆的纪实片儿整理出来,形成这篇影集,请您跟无鱼一起慢慢的逛逛这个中国最大、也是最专业的农业博物馆,了解一点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吧………🌷👃</p> <p>中国农业博物馆参观记(二)</p><p>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文明内容——农业、农耕文明,我们又了解多少哪?无鱼推荐您去看看”中国农业博物馆”。</p><p><br></p> <p>2019年12月22日,己亥年冬至日和2020年1月15日我们先后两次去二号馆参观。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农业文明发源地大国,是应该有这样一个宏大的农业博物馆!👍👍👍也应该受到国人的追捧,但是参观的人很有限,也可能是冬季,又不是周末的原因吧……😁</p> <p>百度百科介绍:”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6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的一部分。</p><p> 中国农业博物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其中文物2万余件,珍贵古籍图书3万余册。[1]</p><p>无鱼和老伴儿通过两次参观,才知道展览内容很丰富——根本不是参观一次两次就能看完的👍👍👍</p> <p>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号馆外景。</p><p>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厅在2号馆和4号馆,本篇只涉及2号馆陈列的以下主要内容:</p><p>一,介绍贯穿古今万余年的中华农业文明演进史——中国农业简史;</p><p>二,展示古代农业的“四大发明”:</p><p>1、发明犁、锄、镰、磨等各种工具,农业实施精耕细作、</p><p>2、水利工程与水力的利用、</p><p>3、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p><p>4、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p><p>其他内容,留待下次再参观,再编写,敬请期待🌷🙏</p> <p>进入2号馆门(序)厅,是一组雕塑及四壁的《大地曙光》瓷板画,中间的雕塑为”农耕五祖”,周围瓷板画介绍的是诸多的中国神话。</p><p>第一部分:中国农业文明的演进——中国农业文明简史。</p><p>1、传说农业。</p><p>我们首先看到这组群雕中的五位人物 ,是中华民族的“农耕五祖”,传说中是他们发明了华夏的原始农业:</p><p>(1)、伏羲(xī ),他“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p><p>(2)、神农氏,他选出了“五谷”, 发明了木耒 (lěi )、木耜( sì)(古代的翻土农具,可看作犁的前身),并教会人们农业生产,使我们的祖先结束了漂泊流徙的状态,过上了定居的生活;</p><p>(3)、黄帝,他率领他的子民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p><p>(4)、嫘(Léi)祖,她传说中是黄帝的元妃,也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被尊为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p><p>(5)、大禹,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妇孺皆知,他带领我们的先民防除水害,并指导他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p><p>中国远古时代的农业文明,都是以神话的形式,口头传颂下来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文字。</p><p>很多神话故事,如:大禹治水,嫘祖丝织,黄帝立冰等等, 有些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学过的,您还记得吗?</p> <p>2、农业文明演进之农业起源——原始农业。</p><p>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的变化和人口增加,大自然的野生动植物不再能够满足我们先民生存的需求,于是人类社会就开始产生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p><p>我国迄今已发现新石器遗址有一千余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特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大流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摇篮。</p><p>当时社会生产的主流,已由原始的渔猎和采集,逐渐转变为较固定的农业耕作,并出现了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p><p>这一时代大致可以划分成北方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农业和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田稻作农业两大农业系统。</p><p>这个部分通过余姚河姆渡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两大复原场景向观众展示当时粮食的种植、畜牧业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使用情况。</p> <p>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蜡像。</p><p>余姚河姆渡遗址复原场景,向观众展示的是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距今约7000年,属于史前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田稻作农业系统的典型。</p><p>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并家养猪、狗、水牛等牲畜。</p><p>场景中妇女在纺纱织布,男人们在斫(zhuó)木盖屋、烧荒辟地、灌水育田。</p><p>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堆积厚度达40-50厘米的稻谷、稻壳、稻叶和稻杆;当时使用的骨耜、石耜等水田耕作农具以及木铲和木杵等木质农具等。</p><p>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粒,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稻之一,而且当时已有籼稻和粳稻。</p><p>表明在新石器时期稻作农业,已有很大的发展。</p> <p>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场景,向观众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一个原始农耕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史前北方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农业系统的典型代表。</p><p>半坡村落同属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占地约3万平方米。房屋大多呈半地穴式的圆形建筑,墙壁用草泥抹成,这样的结构在冬季有利于保暖,雨季有利于保持室内干燥。</p><p>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p><p>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从用人的脸和鱼的身体结合而成的人面鱼纹盆,看出赖以为生的鱼被看做氏族部落的保护神。</p> <p>展览的石斧、石刀、石铲等,是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左右)的农具。</p><p>中国古代最初的耕作方式是粗放式的“刀耕火种”,即用石斧等砍伐地上的草木,待草木干枯,放火焚烧,等到下雨之后,用尖木棒点种一二年之后,土壤的肥力下降,就将这块地撩荒,另找一块地放火烧荒、播种。这种耕作方式叫“撩荒”或“抛荒”。</p><p>在距今八九千年以前,发展为“耜耕”,即用耒耜翻土耕种。</p><p>耒耜 [lěi sì]。</p> <p>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现今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两大起源中心。</p><p>半坡遗址(包括甘肃天水的大地湾遗址<a href="https://www.meipian.cn/n5kjkp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甘肃有个“大地湾”</a>)属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遗址属于长江流域。至此,在中华大地逐渐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p> <p>协田耦耕蜡像。</p><p>3、农业文明演进之——商周农业。</p><p>夏、商、西周时期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前后建立的三个奴隶制国家。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脱离了原始社会的状态,农业技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栽培、田间管理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明和创造,进入了协田耦耕时代。</p><p>商代的耕作方法主要是“协田”,三人一组使用耒耜翻土,如此可以节省体力。</p><p>西周改为二人一组,谓之“耦耕”。</p><p><br></p> <p>4、农业文明演进之(黄河流域)旱地(耕作)农业。</p><p>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和铁质农具的发明,使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铁农具与木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更加坚韧、锋利、耐用,逐渐成为农具的主体。</p><p>尤其是铁质犁具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畜力耕作方式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新的生产力时代的到来。</p><p>此后直至魏晋,我国的旱地耕作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代田法(起垄种沟)、区(ou)种法(沟窝稼种)、溲(sōu)种法(种子包衣)等先进的抗旱栽培技术,北方已形成了以耕、耙、耱(mò)、锄相结合的防旱保墒(shāng)耕作体系。是我国土壤耕作史上最杰出的创造之一,也是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一。</p><p>它至今仍被认为是成本最低而且最环保的抗旱技术。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我国的旱地耕作体系开始走向成熟。</p><p>社会出现了五谷[即: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稻(或麻)]丰登繁荣昌盛的景象,中国传统农业也开始进入了辉煌时期。</p><p>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搜粟都尉赵过下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以及乡里有经验的老农到京城来学习代田法和“二牛抬杠”犁等新式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p><p>二牛抬杠犁耕作时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种直辕犁特别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二牛抬杠式”耕地方式传承了几千年,至今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仍然在使用。</p> <p>中华农业文明陈列之旱地农业 </p><p>汉代耧车,相传是赵过发明,由耧斗、耧腿和耧架组成,它将开沟、播种、覆土三道工序合而为一,而且播种均匀,及时覆盖,保持良好的墒情。有二脚、三脚、五脚的多种耧车 ,现代播种机就是从耧车发展起来的。</p> <p>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农具。说明这个时代不仅用青铜铸造了钱币、礼器、酒器,还用贵重的青铜铸造了农具,这也侧面说明了当时农业的重要性!</p><p>当时各国时常打仗,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战士,军粮和战马都像兵器、盔甲一样,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p> <p>汉代人,认为死后自己将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因此生前的东西都要通过陪葬冥器的方式带到阴间继续享用。</p><p>馆内设置一个2000多年前汉墓复原场景,让观众可以通过陈列的俑类、家畜类、田塘类、加工类、造具类、食器类、饮器类、灶具类、建筑类等生产生活冥器了解汉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追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p> <p>俑类中的执箕(jī)执锸(chā)俑。</p><p>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四川彭山,男性,头戴圆帽,身着圆领半长衣,右手于胸前执锸,左手下垂执箕。腰悬长刀,说明他平日务农,战时为兵,类似于我们现代的民兵。</p><p>该俑高74厘米,头戴笠帽,脚踏草鞋,面部表情生动,嘴角流露出会心的微笑,高卷的裤腿,有力的双脚,展现出乐观勤劳、善良可亲的劳动者形象。</p><p>小贴士:锸 读音:chá</p><p>名词 :即锹。挖土的工具。 </p><p>箕 [jī]</p><p>箕 (形声。从竹,其声。</p><p>名词: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同本义 箕,簸也。</p><p><br></p> <h3>不仔细看左下角的介绍牌,您能够看出来这个汉代的陶制品,是个什么建筑的模型吗?</h3><h3>这在两千年前,肯定是个高大上的WC吧?</h3><h3>你看这个物件为何出现在农业博物馆?</h3><h3>这是一个”陶厕”,与农耕开始使用肥料有关系,嘿嘿😁</h3> <p>这是展示的是约15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梨树嫁接技术的场景。</p><p>场景的主人公是魏晋农学家贾思勰(xié),他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书中记载了当时北方旱作农业的先进技术,总结了我国公元六世纪前劳动人民从事农、林、牧、渔、副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和发明创造。其中还有专门的一篇,介绍了梨树嫁接的具体方法。</p> <p>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影印本。</p><p>东魏武定二年(544 年),贾思勰用尽毕生所学,结合实践所得,历时 20 余载、7000 多个日夜,终于编撰成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p> <p>5、农业文明演进之(长江流域)水田(耕作)农业。</p><p>唐代以后我国开始推行“均田制”(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租庸调”(按丁交纳赋税和服役)等制度,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大唐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p><p>但是唐安史之乱后,我国北方长期战乱不断,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只有南方相对稳定。中原人民多次大批南迁,我国的经济中心从此由黄河流域移向了长江流域,水田耕作体系也逐步走向成熟。</p><p>这里展示的水田工作景观让我们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与北方地区的旱地相对应,南方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要求大田平整,田泥糊烂,并需要具备相应的灌溉措施。</p><p>唐宋时期,与此相适应的水田生产工具便被创造出来了。</p><p>唐代发明的江东犁,耕田灵活便捷,适合在小块水田上使用,取代了直辕犁成为我国传统耕犁的主流。</p><p>水田耕翻之后,需要灌水浸泡,耙碎田泥,于是发明了一种专用的带木齿或铁齿的“水田耙”。</p><p>田土经过反复耕耙之后,泥土已经碎烂如糊,这时候还要进行一道工序,叫做“耖”(chào),耖的作用是使田泥平滑如镜。</p><p>由此继北方“耕、耙、耱”旱地耕作体系之后,唐宋时期南方出现 “耕、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并开始推广“稻麦两熟制”,水田精耕细作的技术特点开始形成。</p><p>实际上这种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一直沿用到今,只是使用的工具有所变化。</p> <h3>水田耕作图。</h3><h3>这个场景向观众再现了唐宋时期江南水乡农民劳作的情景。沟渠纵横,水田相连,人们在田间辛勤地劳作。画面中还隐约可以看到成片的茶园,路旁的茶肆,竹舍数间,室内有几人品茶闲谈。</h3> <p>与水田耕作有关的劳动保护用具。当时一些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具已经普遍使用,在田间,人们收稻时手持镰刀、头戴斗笠,面罩苗推、膊着臂笼、身骑薅(hāo)马。斗笠用于遮阳,苗推(左下角之物)可以保护头部、臂笼(图中两个圆筒物)则保护手臂、薅马即固定衣服又护裆。</p><p>这些用具至今仍在使用,除了蓑衣,嘿嘿😁</p> <h3>秧马简介</h3><h3>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操作者坐于船背。如插秧,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如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当时,在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均有秧马使用。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h3><h3>出处</h3><h3>宋代苏轼《秧马歌序》:“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宋楼寿《耕织图.插秧》诗:“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元袁士元,喜雨三十韵》:“木龙漫吼江头月,秧马犹沉屋角烟。”木龙,指龙骨水车。清陆士仪《思辨录》:“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h3> <p>农业文明中各种农具发明与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的第一大发明。</p> <h3>文明演进之引进物种(1)</h3><h3>汉唐时期引进的物种图,记载比较详细。</h3><h3>目前大量种植的小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由于年代久远,无文字记载,而只能由后代学者依据考古发现的实物进行研究后,认为是公元前2000多年,开始在中国种植,但具体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不甚清楚,嘿嘿😁</h3> <h3>文明演进之引进物种(2)</h3><h3>明清时期引进的物种图。</h3><h3>明清两代先后引种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新作物,使得许多无法种植稻麦的旱地和山地得到了利用,增加了全国的粮食产量。当时还特别重视培育作物良种,连康熙皇帝都自己在皇宫中试种水稻,并成功培育了“御稻种”。</h3><h3>马铃薯——土豆,也是引进的物种,所以甘肃人,把土豆叫”洋芋”!嘿嘿😁</h3><h3><br></h3> <p>6、农业文明演进之生态农业</p><p>到了明代中叶,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生态农业。原先人们为了防止水害总是把低洼的地方填起来,当时在江苏常熟地区有一个名叫谈参的人,反其道而用之,将低洼的地方挖成塘,用于养鱼。控出的土堆成堤岸,岸上种果树。池塘边种茭白等水生蔬菜,池塘上又架起了猪圈,用于养猪。这样养猪又可以不占用耕地,猪粪直接落入池塘喂鱼。堤外农田种植水稻,通过水塘的排灌,又可做到旱涝保收。由于经营得法,谈参一家的农业收入比别的农民提高了3倍,副业的收入又比农业的收入多了3倍。</p><p>而坐在桑基鱼塘背景油画前的是明末著名农学家徐光启在与老农交谈。</p><p>他所写的《农政全书》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与《氾(fàn)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并称为四大农书。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p><p>百度百科介绍:</p><p>”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1]</p><p>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p><p>明天启五年(1625年),徐光启退隐之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上,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p><p>但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p> <h3>农业文明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演进到了多熟、套种、轮耕并引进了玉米、马铃薯(洋芋、土豆)和、番薯(地瓜)等高产农作物。</h3> <p>农业文明之三(四)大农书:</p><p>中国有几大农书?一般的资料介绍都是四大农书,或更多,比如百度百科介绍的..四大农书:”《氾(fan)胜之书》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王祯)农书》是一部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特别是在介绍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具有特色。《农政全书》在书中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基本思想。以上四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p><p>可能是由于中国最早的第一部农书——</p><p>《汜胜之书》已佚 [yì],所以博物馆只介绍了现存的三大农书。</p> <h3>除了三大农书之外,古代还有很多很多农书一直流传下来。比如展览的明代万历年间刻本《便民图纂zuan》。</h3> <p>第二部分:农具的发明与传承。</p><p>各种农具的发明与农业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一。</p><p>中国的农具与农业是同步产生的,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基本上经历了木石农具、青铜农具和铁制农具等的发展阶段。</p><p>农业发生之初,人们用石锛(bēn)、石斧砍伐灌木树丛,放火焚烧,劈地造田,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p><p>到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我国的农业进入耜(si)耕阶段,人们在伐木烧荒以后,还要进行翻地,于是出现了石铲、石锄、石耜、骨耜、石犁等翻土工具,还出现了石刀、蚌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和石磨盘、棒,研磨器,木杵等粮食加工工具。</p><p>夏商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锋利、轻便的青铜农具,有铜斧、铜铲、铜锄、铜锸、铜镰等,但仍以木、石、骨、蚌农具为主。</p><p>春秋战国时期,铁和畜力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从此农具便发展到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特点的农业也就入精耕细作阶段。</p><p>在此后的近二千年里,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农业生产工具和器具,到元代时种类已达180种以上。</p><p>所有农具都展示一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优选几大类:</p> <p>按照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工具分为耕地、中耕、收获、加工等工具,其代表性工具分别是犁、锄、镰、磨。</p> <p>(1)、犁 ——农具之尊。</p><p>犁,是传统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传统农具中最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当时世界上农业生产工具的最高技术水平。</p><p>汉唐时期,犁的使用传入亚洲各国,十八世纪传入欧洲地区,可以说犁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p> <h3>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了犁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的发展演进经过了原始犁、古代犁、中世犁、近代犁四个阶段。</h3><h3>从原始农具--耒耜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石犁,改变了间断式作业的方式,采用了由后向前连续作业,故而耕犁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h3> <p>汉代的犁范——铸造犁的模具。</p> <p>直辕犁。</p><p>商代开始出现的青铜犁、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的铁犁,与铁犁相配套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广牛耕,使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改善了耕地的质量,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p> <h3>曲辕犁。</h3><h3>唐代在直辕犁的基础上发明了曲辕犁,象征着耕犁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h3> <p>二牛抬杠犁。宋元时期在唐曲辕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的,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馋等部件,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地效率也更高了。随后半个纪元都没有大的突破,直到近代出现的改良犁、坐犁、车犁和拖拉机犁等,犁耕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p> <p>(2)、锄---中耕除草工具</p><p>锄是种中耕除草工具,也是掘土整地工具。古代一般是将器身较宽平呈长方形的称为锄,使用时边挖土边向前进。</p><p>目前出土的石锄一般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有6000多年的历史。锄刃都有经过修磨和使用的痕迹。</p><p>除了石锄外,在原始农业的后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普遍使用一种鹿角锄。</p><p>商周时期锄开始被用来进行中耕除草,由此创造了田间管理技术。</p><p>春秋战国时期,锄的特点是短小,适合人蹲在田间除草时使用。</p><p>汉代的锄,由于柄加长,刃加宽,人可以站立在田间除草,其锄草功效也更高。(图54 汉代的铜锄)</p><p>元代则出现了鹅脖子锄,是北方农村常见的形式。</p><p>清代出现了漏锄。</p> <h3>石锄。</h3><h3>目前出土的石锄一般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有6000多年的历史。</h3> <h3>铜锄。</h3><h3><br></h3> <p>铁锄。 辽金时期的铁锄板。</p><p>这里除了介绍锄的发展变化外,也展出了各种形制不同、各具特色的铁锄组成了锄的家族,包括板锄、开山锄、长角锄、条锄、三角锄、挖锄、钩锄、大水锄、水锄、月亮锄、花生锄、大阔锄、尖锄、草锄、伏苓、月牙锄、二角锄、鹰嘴锄、木松锄、豆腐块锄、薅锄、漏锄等。</p> <h3>  漏锄</h3> <h3>(3)、镰——收获工具</h3><h3>各式各样的镰。</h3><h3>我们熟悉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就是镰刀与锤子🔨交叉,而镰刀就代表了农民,可见镰刀与农民的关系之密切。</h3><h3>这个单元展出了近百把历代镰刀,细心观看,我们可以从中可以窥探镰刀的历史脉络和地区差异。</h3><h3>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已经可以用石制或蚌壳制的铚与镰割取谷物穗子了。</h3><h3>早期多用石制,也有少量骨制、蚌制、牙制等,多呈弯月形,镰刃扁薄多带有细小的锯齿状,柄部稍宽,有一或两个便于系绳的缺口,可以装上柄。使用时手握镰柄,刀头紧贴地面刈割,操作更为容易省力。</h3><h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镰,大约从战国开始,铁镰逐渐取代铜镰。</h3><h3>至汉代,作为收割禾秸的铁镰已基本定型,而且一直沿用至今。</h3><h3>由于不同的作业需要,汉代还出现了几种特殊用途的镰刀。镰的刃部有平刃和锯齿两种形式。平刃的主要用于收割谷子、小麦和青草、锯齿形的用于收割水稻。</h3><h3>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收割机械--推镰。是一种可以实现连续收割的镰。而且是一种专门用于收割荞麦的收割农具。</h3> <h3>铜手镰,战国时代。</h3> <h3>石镰。新石器时期,河南</h3><h3>原始农业时期最古老的谷物收获方法是用手摘取的,最早用来收割的工具当数石刀和蚌刀等,镰虽是从石刀演变而来的,但至少在8000年前,石镰也已经出现。</h3> <h3>铁镰铸范。西汉。</h3> <h3>铜锯齿镰。战国时代。</h3><h3>镰是收获和刈(yi)割的工具,主要用于秸秆作物和牧草的收割。是一种长条形弧刃的农具,主要用于秸秆作物和牧草的收割。</h3> <h3>辽金时期的镰刀。</h3> <h3>磨--—粮食加工工具。</h3><h3>三四十年前,不论你走进南方的村庄,还是北方的院落,总能找到石磨。</h3><h3>现在您如果要看各式样的石磨,只能请您到农业博物馆来。各个时代、各种形制、不同用途的磨在这里聚集。</h3> <h3>最古老的耱,是由磨棒与磨板组成的。</h3><h3>原始农业的粮食加工农具主要是石磨盘、石磨棒和杵臼,是通过碾磨和舂打使谷粒脱壳,取得米粒,以便于食用。</h3> <h3>磨——石磨盘棒。</h3><h3>最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即采集狩猎时期,人们将谷物放在石块平面上,再用一块石头来回碾磨,使其脱壳,后来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长方形,用一根圆形石磨棒在上面来回搓磨。这种带有4个短足的石磨盘至少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流行。</h3> <p>河南洛阳出土的汉代的绿釉推磨俑。</p><p>战国时期,旋转型圆形石磨出现。</p><p>它由上下两扇带齿的扁圆形石块组成,上扇有注入谷物的圆孔,下扇有轴,两扇相合转动,从而磨碎谷物,使先民食用方式由“粒食”改为“面食”,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粮食加工机械方面的一大发明,是加工农具史上的重大突破,是我们中华民族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p> <p>第三部分,水利工程与水力利用。</p><p>水利工程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农业第二大发明。</p><p>在中国古代水利历史上留下过很多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相当高,说明古代的人类对水文知识的掌握也已经相当丰富。</p> <p>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过程蜡像。</p><p>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经时8年建成的,主要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和飞沙堰溢洪道三个,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宋元后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是全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2000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都江堰工程全景。</p><p>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 (quèpí)、漳水十二渠、都江堰和郑国渠四大工程。只有都江堰工程,已经修建2000多年,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一直在造福于四川人民!</p> <p>坎儿井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p><p>是荒漠地区特有的一种结构巧妙的地下渠道灌溉系统,特点是把通常的明渠改成地下暗渠,减少干旱地区的水分蒸发和渗透,实现远距离地下引流高山雪水以供干旱缺水地区的灌溉需要。</p><p>这种独特的灌溉系统普遍见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p> <p>坎儿井模型</p> <p>水磨,水碾,水碓的复制模型,它们是畜力磨的升级版,也是水力利用的作品——水力工具的一大类</p> <p>这幅场景图,是在介绍中国灌溉工具的变迁历史。</p><p>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灌溉工具应该算是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陶制容器--瓮(wèng)和尖底瓶了。</p><p>春秋战国时期,桔槔(jiégāo)、辘轳(lù lu)等具有简单机械结构的提水工具开始被人们普遍用于提水和灌田。</p> <p>农民在踩龙骨水车提水灌溉水田。</p> <p>龙骨水车</p> <p>东汉毕岚发明提水效率更高的翻车。</p> <h3>第四部分、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h3><h3>选种育种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三。</h3> <p>汉代绿釉羊圈。</p> <p>  相传伏羲氏太昊教人们把吃不完的猎物圈养起来,使其生育繁殖,从而使历史由狩猎时代进入畜牧时代。</p><p>考古发现证明,大约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已经开始人工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家畜。而这些主要的家畜在四千年前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饲养,这也说明中国是家养动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p><p>夏商周时期,随着马的驯化的完成,今天所说的“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到此已经齐备,并被普遍饲养。</p><p>畜牧专题展出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陶质模型和畜禽标本,展现了中国畜养之源远流长。</p> <p>  畜禽骨骼化石、标本陈列展示。</p><p> 这个单元展示了家禽,包括有鸡、鸭、鹅和鸬鹚。</p><p>考古研究发现早在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华夏先民们饲养家禽--鸡的痕迹,经过漫长的驯化和饲养,逐渐出现了更多鸡的品种和其他禽种。</p><p>研究还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野鸭驯化为家鸭的国家。</p><p>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人工饲养家鸭的行为,到了春秋时期则成为民间普遍饲养的家禽。</p><p>人们甚至已经掌握了适宜家禽配种的季节,当时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鸭城和鸡陂(bēi)(鸡场和鸭场)。</p><p>吴国因大规模养鸭,被称为“鸭城”。两汉时期,鸭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家禽(鸡、鸭、鹅)之一。</p><p>西汉时期还出现了驯养鸬鹚进行捕鱼的行为,鸬鹚的出现使我国的家禽又添新成员。</p> <p>猪的体型演进。</p><p>考古研究证明,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从甑(zèng)皮岩遗址出土的猪骨算起,我国已有近万年的饲养驯化家猪的历史了。</p><p>对比野猪和家猪的体形,可以看出,野猪前躯较长,约占70%,后躯短小,约占30%。</p><p>在人工饲养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改良的家猪,前躯和后躯逐渐发展为约各占50%,而今天猪的体形前躯缩小到35%,后躯则增大到65%。</p> <p>伯乐相马场景图</p><p>六畜中的马驯化时代最晚,也被广泛饲养并用于役使。</p><p>春秋时期,马开始被用于军队作战,成为军事力量对比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也在军马的饲喂、居住、调教、骑具、役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相马术”应运而生。</p><p>春秋战国时期的伯乐就是我国相马术的奠基人之一。古往今来,“伯乐相马”的故事也在中国广为流传。</p><p>这一个伯乐相马的场景,突出了伯乐与马的交流与互动。</p><p><br></p> <p>“”伯乐相马”也是一个成语:</p><p>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p><p>释义: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p> <p>伯乐相马的故事简介:</p><p>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向驾车的人说要买马。驾车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p><p>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楚王听到伯乐对马的介绍后,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半个月后,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p> <p>马援发明的铜马。</p><p> 东汉马援所著的《铜马相法》成为当时的标准相马法,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马的穴位和经络,关于马的外形的鉴定也有了新的标准。</p><p>网查: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又善相马,曾师事于杨子阿,学习相马骨法, 著有《铜马相法》。</p> <p>《元亨疗马集》</p> <p>中国兽医兽药自成体系,源远流长。 兽医的起源是与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过程相伴随发生的。</p><p>随着原始畜牧业生产的初步形成,兽医活动也随之出现。 </p><p>“兽医”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周礼》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兽医。以后历代的畜牧兽医技术不断有所发展,不仅出现了越来越完整严密的兽医理论和众多兽医专著,各代还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兽医。</p><p>明代的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就是当时两位杰出的兽医。</p> <p>历史上最著名的兽医是喻氏兄弟———喻氏行医。</p><p>明代著名兽医喻氏兄弟的故事。</p><p>网查:(略摘编)喻氏兄弟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是距今约400年前的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人,兄弟都是兽医。哥哥喻仁,字本元,号曲川;弟弟喻杰,字本亨,号月川。六安曾是畜 牧 业 兴 旺 之地,养马业尤其发达。当时,没有其他运输工具,运输完全靠马,耕田耙地则靠牛,因此牛、马生病会给人民群众 造 成 重 大 损失。喻氏兄弟 勤 勤 恳 恳为 乡 亲 们 的家畜治病,医术精湛,牛、马往往“应手而痊”。</p><p>他们深 知 当 兽 医的难处,人生病 了 不用管我(能 向 医生说明症状,牲 畜 不 会 说话,只能靠兽医 用 双 眼 观察。</p><p>喻氏兄弟迎难而上,秉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 念 刻 苦 钻研,一边东奔西走行医,一边遍寻民间良方,并结合自己 的 实 践 经验,写出了具有总结性的兽医学专著《疗马集》。《疗马集》实用价值很高,后来以喻氏兄弟的名字被命名为《元亨疗马集》,之后又和《疗牛集》《驼经》合并为《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人们通称它“牛马经”。在“牛马经”中,各种病症名称旁大都有“论”说明病因、有“图”表示症状、有“方”说明疗法。而且,喻氏兄弟学识渊博,常引用古典文献与民间兽医疗法互证,使全书更严谨。为便于群众学习和应用,喻氏兄弟又将主要内容编成歌诀,并配精美的插图。例如“寒证论”歌: “寒气多因冷气浸,为缘阳不胜其阴……”病因、病理、诊疗都被表述得很清楚,让人易懂易记。历代畜牧专家、兽医专 家 和 学 者一致认为“牛马经”内容丰富 、医 理 精深,把饲养和管理、预防和治疗、外科和内科、方药和针 灸 结 合 得至善至美,是兽医学宝典。“牛马经”被一再翻刻,至今翻刻本达70余种。它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还流传到日本、朝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是300多年来流传最广的一部兽医学著作。 “ 牛马经”不仅远超前代和同时代的同类著作,而且在当代也指导着广大畜 牧 工 作者、兽医的实践。</p> <h3>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经有了池塘养鱼,</h3> <p>池塘渔业单元。</p><p>原始捕鱼如同原始采集和狩猎一样,是原始先民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p><p>远古先民最初捕鱼是在浅水中用手捕捉或集体用身、手、脚组成栅网围捕活鱼,或用木棒、石块等击打、摔砸捕鱼。捕鱼工具有石制、骨制的石镞(zú)、骨镞、骨鱼镖(biāo)等。受到集体围捕鱼的启发,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渔网。</p><p>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有大量网纹。河姆渡遗址和吴兴钱山漾遗址也曾出土过不同形制和大小的木浆。</p><p>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渔业有着悠长的历史。</p><p>春秋战国时期,池塘养鱼已经出现。《陶朱公养鱼经》中记载。东汉时已有稻田养鱼。</p><p>明清时期,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水层分布特点,发明了多种家鱼混合养殖的高产技术。</p> <p>《陶朱公养鱼经》</p><p>陶朱公养鱼经,书名。旧题春秋末陶朱公撰。当系后人托名之作。陶朱公即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退而经商致巨富。曾游齐国。记述他曾向齐威王传授致富之术:即凿六亩之地为池以养鱼;令其产子,来年鱼数倍增,周而复始, 得利不可胜计。[1]</p><p>南朝梁阮孝绪《七录》称《养鱼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为《范蠡养鱼经》,今佚。</p><p>元陶宗仪《说郛》卷一○七收有此书摘录。清马国翰集《齐民要术·陶朱公养鱼经》引文,加《作鱼池》,题《养鱼经》, 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p><p><br></p> <p>第五部分,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p><p> 养蚕及纺织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第四大发明。</p><p>(注: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说法不近相同。)</p><p><br></p> <p>中国传说,距今4700年前的黄帝次妃嫘祖养蚕,从蚕丝中提取了丝,一步步发展成后世的丝绸。</p> <p>旧石器时期骨锥、石纺轮等</p> <p>纺织专题是整个陈列中色彩最为绚烂的,它是以纺织材料来划分单元的。第一单元介绍的是麻、葛纺织。</p><p>原始先民从最初的手经指挂到学会用葛麻纤维、石刀、骨锥等进行原始的简单编织来制成遮羞蔽体的原始服饰,这是最早的纺织雏形。</p><p>本图为新时代人类利用葛麻进行简单的纺织加工过程。 </p><p><br></p> <p>中国是最早驯化和饲养家蚕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就驯化了家蚕。</p><p><br></p><p><br></p><p><br></p> <p>古代纺织起源与发展—— 蚕桑丝织展示。</p> <p>桑盘。</p><p> 精妙绝伦的丝绸在新石器中后期就诞生了。</p><p>荥阳青台村出土的仰韶文化绛色罗、吴兴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是最有说服力的物证。</p> <p>缫丝锅。</p><p>此后,家蚕已进入室内饲养,丝的产量和质量、丝绸的数量和品种都增加了,丝织品在中国纺织历史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确立。</p> <p>  缫丝车。</p><p> 春秋战国时期,缫丝工具从最初的手工缫丝也发展为手摇缫丝车和脚踏缫丝车。 </p> <p>汉代的纺织人像</p> <p>  唐代对鹿纹织锦 </p> <p>清代的蟒袍。</p><p>明清时期,蚕桑丝绸尽管受到了棉花的冲击,但是杭嘉湖一带的蚕桑生产依然比较发达。考古发现证明明清两代在丝绸织造、印染缂(kè)绣的纺织工艺和纹样风格上较前代继续创新。</p> <p>从展柜中展出的这些考古发掘的纺织服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刺绣和印染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水平。</p> <p>近代腰机及其丝织品。</p> <p>第三单元,介绍了棉花纺织。</p><p>汉代时传入中国的棉花,到宋代时仍然局限在西南和南方的一些偏远地区。</p><p>宋元交替时期棉花生产迅速在内地普及,成为元明以后人们最基本的服饰原料。</p><p>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中国的棉纺织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p><p>棉纺织最早是在云南和海南岛等地兴起,这里的少数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一套棉纺织加工技术。</p><p><br></p><p><br></p><p><br></p><p><br></p><p><br></p> <p>传播棉纺技术的农妇黄道婆。</p> <p>黄道婆塑像。</p><p>元代初期黄道婆,把从海南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传入内地,并改进了擀、弹、纺、织等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p><p>此外,她用错纱、配色、综线等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在当时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黄道婆在中国棉纺织发展史上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影响深远。</p> <p>古代的棉纺机械。</p><p>在长期的纺织生产实践中,人们发明创造了很多棉纺织加工机械。</p><p>展品涵盖了棉纺织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序,从最初轧棉工序中使用的脱籽机;将脱籽后的棉花弹松用的椎弓;用来纺纱、拈线的最原始工具--纺专到手工机器--纺车(始称纬车);后经过改进出现的脚踏纺车;便于棉纱后加工的绕锭架、经车、经床;以及织造工序的织布机等。</p><p><br></p> <p>近代的棉纱织布机</p> <p>现代机器人操纵古代织布机,嘿嘿😁通过机器人织布演示,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织布机是怎样将一根根棉线织造成色彩斑斓的纺织品的。</p> <p>衣被天下。</p><p>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寒冷,直接用草叶和兽皮蔽体,慢慢的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葛、麻、蚕丝等,并利用猎获的鸟兽的毛羽,进行撮、绩、编、织成粗陋的衣服,由此发展了编织、裁切、缝缀的技术。</p><p>人们根据撮绳的经验,创造出绩和纺的技术。</p><p>绩是先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拈接。这是高度技巧的手艺,所以后来人们把工作的成就叫做“成绩”。</p> <p>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将编结技术用于制作服饰,中国传说,伯余初作衣,其大约生活于距今7000——6500年前的半坡文化时期。</p> <p>伯余做衣。</p><p>传说新石器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衣服的人名叫伯余,在【淮南子•氾论训】中,记载了伯余做衣的故事:“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p><p>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最初的衣服是用麻编织而成的,就和渔网一样,后来发明了织机,才有了织布、布帛,人得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p> <p>看完第五部分《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p><p>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展》咱们就算看完了。</p><p>中国农业博物馆还有几个常设陈列展,《近代中国农业文明展》及《中国土壤标本展》《中国古代农具展》等,期待朋友们去参观游览,增长知识。让我们下次同去参观。</p><p>谢谢您的毅力,一直看到最后。</p><p>祝您:</p><p>宅家防疫,阖家幸福!</p><p>春安吉祥,身体安康!</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