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递,比疫情更快——记内民大附属医院援鄂护士长黄裕丰的“抗疫日记”

叶子(娜仁)

<p>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p><p>万家团圆时刻,岂能任病毒肆意扩撒?</p><p>剪掉长发,穿上战袍,</p><p>放下小家,携手战友,</p><p>同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p><p>灾区需要一尺,我们就献上一丈。</p><p><br></p><p>迎难而上,逆风飞翔!</p><p>为了更多家庭的安宁,</p><p>为了更多百姓的健康,</p><p>我们必须冲锋,这是使命与担当。</p><p><br></p><p>抗疫的战场上,我们知道:</p><p>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p><p>后方有坚实的力量,</p><p>身后有强大的祖国。</p><p><br></p><p>穿梭的时空中,我们看到:</p><p>中国人民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p><p>春暖花开时,我们坚信:</p><p>华夏儿女九州同心、共克时艰必将赢得战役胜利!</p><p><br></p><p>在这方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心感悟:</p><p>比疫情传播更快的,是爱的传递……</p> <h5><b style="font-size: 18px;">黄裕丰个人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护理知识,对待工作敬业热忱,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援鄂期间热心帮助队员,耐心服务患者,担任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联络员,护理组长,2018年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护士,2018年、2019年曾连续俩年荣获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优秀护士长。</span></h5><p><br></p> <p>&nbsp; &nbsp; &nbsp; 从疫情开始扩散到人人自危,从毫不知情,到奔赴一线,这些天,我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牵肠挂肚,感受了战役严峻使命重担,但我们收获了更多。从接到命令到此刻,我们所经历的一幕幕,依然在心中如海浪翻涌:</p> <p><b>1月18日</b> <b>买票</b></p><p> 买好机票,收拾好行囊,给许久未见的父母家人买了礼物,和所有憧憬过年回家的孩子一样,我也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之后带着老公和孩子踏上回家的路。</p><p><br></p><p><b>1月20日命令</b></p><p> 紧急接到医院的通知:武汉疫情不容乐观,新型冠状病毒呈肆意蔓延之势,全国上下所有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取消春节假期,管理层全部坚守岗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安排好相关工作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退票。我知道,有比回家更重要的事在等待着我。</p><p><br></p><p><b>1月21日</b> <b>坚守</b></p><p> 全员坚守医院,通过官方媒体持续关注武汉疫情最新进展,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是我们的心早已和她们在一起。</p><p><br></p><p><b>1月24日 过年</b></p><p> 农历年三十,除夕夜,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守在医院里,如同运动员等在起跑线前,我们得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连夜抵达武汉,危难之时,他们是奋勇逆行的勇士,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已经奔赴一线去帮病人“过关”,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p><p><br></p><p><b>1月25日</b> <b>紧张</b></p><p> 大年初二,形势越来越严峻,电视全天直播武汉疫情,全国人民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武汉感染患者越来越多,医院和医护人员紧缺,防护物资等装备紧缺。2020年,全国人民的心都系在武汉。</p><p><br></p><p><b>1月26日 请缨</b></p><p> 就在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分批赶赴武汉的时候,我找护理部主任提出申请的时候,正是护理部李主任最着急的时候,听到我说要去武汉,她特别高兴,恨不能亲自去的样子。她说:“人的一生中,能真正舍身为国的机会不多,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护士长,我为你骄傲。”</p><p><br></p> <p><b>1月27日 入选</b></p><p> 收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下达的通知,报名支鄂的同事特别多,他们个个都是勇敢的战士。我很荣幸地被选上了,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复杂:兴奋,终于能够和那些舍生忘死的优秀伙伴同事一样勇敢奔赴一线,是时候用这么多年的经验去打一场硬仗了;担忧,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人之常情的“小家情绪”最终被严峻疫情下的“国家情怀”战胜。武汉的医护人员连续数十日工作,他们睡在医院地上,争分夺秒抢救生命,防护服下湿哒哒的衣服,护目镜下伤痕累累的面容,那是我的同仁啊,我身为神经外科护士长,在重症科工作了十多年,这个危难时刻,武汉需要我,武汉需要我们。一起报名的护士有二十几个护士,十几个医生,其中还有我们大院长的爱人刘芝博士。</p> <p><b>1月28号 培训</b></p><p> 医院加强培训,感染科、医务部、护理部从决定派我们去的那一刻,一直高度重视,医院领导们说:这些医护工作者,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必须要安全返回,为此,没有一天敢放松,全方位做了各种准备,防护物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感谢医院的领导同仁们!</p> <p><b>2月1日 断情丝</b></p><p> 医院为我们请来了通辽市最好的理发师们,为了减少感染几率,长发全都剪成短寸发。“断情丝、战疫情、召必达、战必胜”!我们将用血肉之躯阻挡疫情的蔓延,誓与疫情抗争到底!</p><p><br></p> <p><b>2月2日 支持</b></p><p> 家人知道了我要去武汉的消息,非常支持,一再嘱咐我多加注意,国难当头,谁家的孩子不是孩子?我们都是为人之子,为人父母,我为家人的深明大义深感欣慰。</p><p><br></p><p><b>2月4日 原地待命</b></p><p> 北京国家队来我们医院挑选护士支鄂,我们培训的二十几个被选走了10个护士,我和其他同事留在本医院,随时待命。分批支援,源源不断,配合武汉各项设施建设完善,做好后备力量储备,此刻同样尤为重要。</p><p><br></p><p><b>2月5日 首例</b> </p><p> 通辽市出现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就在我们医院检查出来并确诊。从武汉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通辽,传染速度如此之快,此刻,守好我们的大后方,是我们的当务之急。</p> <p><b>2月15日 出征</b></p><p> 通辽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名护士4名医生,正式出征前往湖北武汉。因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怀着必胜的信心。</p><p> 通辽市市政府副市长崔景英,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永胜为医疗队送行,并叮嘱医护人员:要在抗击疫情一线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不辜负通辽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希望,圆满完成这次支援武汉的任务。</p><p><br></p> <p><b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100%;">2月16日</b> <b>抵达</b></p><p> 一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信得过、顶得住、堪当重任的优秀队伍到达武汉。</p><p> 那个昔日里热闹的武汉,显得有点冷清,但是我相信,她很快就能让人们领略她的繁花盛景。</p> <p><b>2月17日 首批</b></p><p> 我们即将工作的地方,仅用了三天时间刚建好的沌口方舱医院,我们是首批入舱的护理人员。</p><p><b>&nbsp; &nbsp; &nbsp; 私心作祟 </b>分班次的时候,我希望我的队员尽量分在一起,至少有两个人一起上班,她们年纪都不大,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面对高度紧张和害怕的现状,相互照应能让她们在精神上有所放松,有了这样的私心,我去找了分组的组长,我表达了我的愿望,分组组长特别理解我,我们队就分成了两个组,大部分护士和我在一起,另外几个被分到了其他的组。明明知道在哪里工作都一样,我还是希望能够看着她们上班,在这样有危险的工作环境中,有什么情况,我可以第一时间过去帮助她们,心里也会安心一点。请原谅我的这一点私心,我必须把所有同事安全带回去!</p> <p><b>2月18日 紧急入舱 </b></p><p> 中午11:30,突然接到紧急的电话通知,现在下楼立即去医院,患者1:00就会被送到医院。我们在12:30之前必须准备好,虽然前期一直在做各种强化培训,但真正到了上战场的一刻,心里还是忐忑。</p><p> 去往医院的路上,护士们打打闹闹有说有笑,看着他们这样没心没肺的样子,突然感觉很欣慰。也许是在故作轻松,我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可我是一个队长,一个护士长,有一种必须要保护好她们的使命和责任感,这些情绪让我始终放松不下来。</p><p><br></p> <p>  很快我们就进入了方舱医院,换好衣服,全副武装,像电视里那样,拍了一些照片,顿时觉得自己很勇敢,这就是英雄的样子,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感,我要上前线,帮助更多的人,舱里感觉很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闷,患者陆陆续续的来了。</p><p> 我发现患者们居然都很可爱,很善解人,和我们隔着防护服说感谢,我心里特别舒服,开始担心他们情绪压抑,极端暴躁,实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每次进来一个患者,我都会迎上去帮他们拿东西并把他们送到了固定的床位上。他们也按部就班的收拾,然后在床上等着。</p><p> 还有一个患者,他悄悄的问我可不可以走一走,我对他们特别理解,我说可以呀,你想去哪里我还可以领着你到处走走,活动一下,放松,别紧张。</p><p> 这样陪患者入院的陪护工作,直到凌晨12:00走出了医院大门。</p><p><br></p> <p>  实际上我们比想象中的坚强,虽然有的护士由于戴口罩太紧,卡着耳朵已经出血了,也因为这第一天走了很多的路,很多人脚被鞋磨破了。我很心疼她们,第一次由培训转为实战,但是大家都坚持到了最后,忘记了吃晚饭。</p><p> 回来的路上并不像去的路上那么欢快,又累又饿,护士们都靠着睡着了。</p><p> 回去以后紧接着去消毒、洗澡。到凌晨2:00,泡了方便面。老公发来视频,问他为什么不睡觉?他说要等我回来报个平安。我的眼眶湿润了,一直想着保护队员,而此刻有个人正在担心我……</p> <p><b>2月19日 同舱共渡</b>&nbsp;</p><p> 两天的时间,已经全部住满了,很大很大,有1~5区,全国各地都派来了医护人员,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管理的是第5区,旁边有广西队、黑龙江队、重庆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在一个大环境中工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互相帮助,配合非常默契,没有隔阂和地区差异,感觉很温暧,感受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在一起心心相连、共同努力,全心全意去帮助患者照顾患者。</p><p> 下班以后,我们各区的领队在各自的房间开视频会议,进行讨论。</p> <p><b>患者的配合</b> </p><p> 住在这里的患者那么多,一排排,本以为他们会心情沮丧或格外压抑,秩序也会凌乱。恰恰相反,他们都特别善解人,相当有秩序,床位都是上下铺,上铺放着自己用的东西,下面是睡的床。每个人的东西都整整齐齐的放着,每个患者都很安静,大家打水、洗澡、去卫生间都在排队,很有礼貌。患者中有一些党员,病情不严重,主动充当志愿者,去帮助其他患者,在我们给予处置以后,他们总是在不停的说着谢谢,很暖心。</p> <p>  可爱的患者们,一笔一划书写感谢信,字里行间里满是真诚和感谢,在平时的工作中,医护人员也经常收到患者的致谢,这是鼓舞,也是鞭策,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患者的笑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患者的康复。</p> <p><b>全民万众一心&nbsp;</b></p><p> 无数医护人员齐聚武汉之时,这个城市的外面,清洁人员在街道的各个角落消毒,志愿者们在服务,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以前对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理解不是很深刻,这几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真正的全民万众一心。这几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真正的全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应该就是在经历中成长吧,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一样,在前线,更能体会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p> <p><b>2月21日 虚惊一场 </b></p><p> 不知不觉在忙碌中度过了一周,同事们的心情一直没有松懈下来,上午接到组员电话说咳嗽了。平时咳嗽都很正常,此时却格外紧张,我从小有咳嗽的毛病,熟悉的人知道我一年365天咳嗽,小时候烙下的病根,但是此时此刻的特殊性,为了不引起大家恐慌,我尽量闭气控制,突然听到有组员咳嗽,着急过去测量了体温,36度,也没有其他症状。担心她有心理压力,我说了好多宽慰的话。而我自己内心也是捏着一把汗,希望不要出现什么症状。</p><p><br></p> <p><b>2月22日 共克时艰 </b></p><p> 这段时间,收到了全国各地捐赠来的物品,有吃的、有用的,羊肉、牛肉、水果、牛奶、零食、羽绒服、内衣等等。领队老师也是非常体贴,总是在群里问着大家还需要什么,医院也是尽可能的给予我们最大限度的保护,满足我们最大的需求。</p><p> 社会各界都把我们当英雄,武汉内蒙古商会还特意从内蒙古自治区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问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如果吃不惯南方的饭菜,可以让西贝的厨师过来为我们做内蒙菜。</p><p> 每天乘坐的公交车司机兼职导游,为我们介绍武汉各地景区,武汉的生活习惯,一天为好多人讲好多趟,不厌其烦,司机也是总想为我们做些什么,还说带我们去看看,可惜特殊时期。</p><p> 一个比便利店还要小的小鞋店,打听到医院需要水靴,送来80双水靴,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慈善机构留下的记录,只知道他是好人。我想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哽咽。</p><p> 虽然我们是在战疫前线,有祖国是我们的后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关爱,祖国强大,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国上下爱心传递的速度,比疫情更快。</p> <p><b>2月24日 庆生 </b></p><p> 我们一起住在这个宾馆的,是内蒙古队和广西队,在中国地图上,是两个相差很远的地区,我们经常视频沟通,昨天在一起,给其中5个护士共同过了生日。大家许了愿望,希望祖国更加强大,疫情早日结束。这几天,出院人数越来越多,心情终于不再紧张,心中却是感慨多多。相信这一场战役过后,很多人都“获得新生”。</p> <p><b>2月25日 极限</b></p><p> 今天是来到武汉最难忘的一天,为了上后夜班,从中午1:00准备睡觉,结果越是想睡越清醒,近几年在自己的医院,为了便于白天的管理工作,很少上夜班,有些不太习惯,在晚上10:00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心慌,全身出汗,喘气费劲,全身无力,想想大家谁不是在坚持?一直撑到离下班还有半个多小时,我已经无力走路,扶墙结束了我的班次,老天,感谢你的眷顾。</p><p><b>2月28日 恐惧感&nbsp;</b></p><p> 在百度里看到一条新闻,广西一名护士突然心跳停止,就在今天的上午,突然觉得好害怕。在这次战役中。大家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这场战斗付出到了超极限,而今天恰好是我的夜班,想到上一次夜班的频死极限,对今天的这个班次,有着很强的恐惧感,下午更加无法睡觉,我为自己打气的同时做了好多准备,冲了一杯浓浓的咖啡,吃了好多巧克力,告诉自己要勇敢坚强,希望顺利的度过这个班次。</p><p> <b>顺利的夜班</b> 一晚上都很顺利,凌晨6:00夜班结束,没出现上次那样频死感的状况,顺利的完成了这个夜班次的任务。</p><p><b> 陌生司机的温暧</b> 换完衣服,此时已是凌晨6:30,来接班的人告诉我,来接我的是一辆白色的车。走出大门,看到马路对面的确有一辆白色的车,什么也没想就跑了过去,&nbsp;</p><p> 上了车司机问我困不困,困的话在车上眯一会就到了,不困就可以给我介绍一下武汉的特色地方,他说了好多景点和有名的地方,包括武汉的各个大学、桥梁和隧道。还告诉我,我们住的地方离武汉大学很近,等疫情好转,给他打电话,他可以带我们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再过几天就是樱花最绚丽的时候。</p><p> 听着他像家人般嘘寒问暖,我的心被深深打动。以前晚上坐车,我总会提前给家人打电话,再拍下车牌号发过去,以防万一。而此时此刻,我坐在一辆陌生的车里、面对陌生的城市、还有陌生的人。心却这么近、这么踏实、那么温暖。</p><p> 听他说从晚上10:00开始接送我们,一晚上都在行驶路上,或者等待接送医护人员。我很过意不去,他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困乏。</p><p> 下车时,司机叮嘱我拿好东西,并说:如果有事情及时给他打电话,他随时可以过来接送我们,为我们提供帮助。我热泪盈眶,挥手向他道别,我心里感叹着,经过这次战“疫”,我们这个社会会发生多少改变?人与人之间改变了多少?爱已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生根。</p><p><br></p> <p><b>3月2日,感受到祖国的强大&nbsp;</b></p><p> 近日疫情形势好转,确诊数据每天都在下降,达到康复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护士们和患者的关系都相处得很好,有些患者一直在做志愿者,出院的时候还要留下做志愿者。一个患者加了我的微信,康复出院以后,继续隔离,每天和我汇报他的生活。其实只要他出院,会由其他部门接管,可他习惯性问我,说那边没有及时送饭过去等等。我想也许是这里医院条件好,让患者无忧无虑。祖国为这次疫情承担了所有的开支,每日饮食营养搭配,工资福利都如常发放,护士每天陪护着做各种活动,有什么需求,尽可能满足。比如我们内蒙古管理的这个区,经常会教患者说蒙语、跳蒙古舞,有时护士们会带给患者一些奶食和牛肉干,大家都很开心,这样暖融融的环境,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母亲!伟大的祖国母亲!</p><p>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我们都是荡漾在祖国这片爱海里的一叶轻舟,虽然素昧平生,甚至看不到医生和护士们的面孔,却能感受到彼此心的呼唤,爱的奉献,爱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大爱无疆,万众一心的疫区,死神也会忘而却步,我们已看到积即将胜利的曙光。</p> <p><b>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名单:</b></p><p><br></p><p><b>黄裕丰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士长/主管护师</p><p><b>周雪秋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主管护师</p><p><b>王连成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张 弘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张 妍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梁双福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李佳洋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吴笑妍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唐红英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隆海莲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尤淑宏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代 兄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师</p><p><b>萨其胡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 护士</p><p><br></p><p><b>宫宝泉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p><p><b>崔久红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p><p><b>邱长海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p><p><b>万 全 </b></p><p>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致敬我的祖国!感恩我的医院,我的同仁!</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