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话“疫”》教学反思

小太阳

<p>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在线上教学面临疲软之际,3月4号早晨,我有幸收到了县教研室吕老师送来的一堂古诗教学课。</p> <p>  诗意与现实紧贴的课题,首先让我自己都充满了无限期待。在短短的课题联想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微课链接,和孩子们各自单独学习起来。虽然孩子们各自为营,并没有老师催促和指导,但透过他们的笔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潜心静学的模样,我更加期待他们课下自己动手、动脑后的成果展示了。</p> <p>  第二天,我们围绕微视频中的问题集中交流探讨。吕老师微视频中的问题一抛出,除了一名请假学生,班级里47位孩子不经呼叫就自主参与课堂中来,多名孩子积极申请连麦。</p> <p>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连麦的限制性使所有人不能同时交流,于是孩子们就把自己回赠日本友人的诗句纷纷打在屏幕下方。一时间,班级课堂“燃”了起来,甚至还有孩子再群里说:“曹老师,第二个挑战我要来!我要来!”</p> <p>  第二个环节是根据诗句联想疫情事迹。课堂上孩子们除了纷纷连麦讲述自己搜集的事迹之外,课下也积极把自己的小便条转发给我。显然,吕老师的微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虽未见吕老师的人,却对吕老师的课“着了魔”。</p> <p>  情到深处自然浓。所有人热泪盈眶之际,第三个小练笔环节,孩子们成了“话唠”,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将自己创作的现代诗设计在手抄报中;有的自己来当小诗人助威;有的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童谣,还有的以诗句表露心声……稚嫩的笔触或许在某些地方表述不当,但孩子们都有自己成长。</p> <p>  吕老师用凝炼的诗词语言温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滋养着孩子们的灵魂。此刻,他们对自然多了一份敬畏,对时间多了一份珍惜,对英雄有了新的定义,对生命多了一份理解,真、善、美的种子也在他们心田播下。</p> <p>  从昨天扔个链接、简要布置自学任务到今天孩子们的精彩反馈,虽然整个环节我就像幕后的报幕人员一样,但整堂课没有丝毫的疲累和枯燥之感。吕老师接地气、贴生活、诗意化的教学设计,让孩子情不自禁地融入学习中。课前学生勤于动手,课中学生乐于分享,课后学生愿意反思生活,本次翻转课堂的探索,不仅让孩子体验了诗词的魅力,重审了生命意义,也在线上教学中给了我新的教学启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语 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不苟且于课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还有诗意和生活</b></p><p><br></p>

孩子

老师

课堂

教学

诗意

连麦

自己

诗句

课下

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