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9年12月15日参加的环法澄江站比赛,一直心心念念想写篇文章,但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一直没动笔。</p><p><br></p><p>赛后第三天开始咳嗽,胸闷,发烧,到医院吸氧又吊了两天针水才把烧降下来。这场感冒缠缠绵绵一个多月才好彻底。</p><p><br></p><p>过去的12月,流感很严重,医院很多跟我症状相似的病人,部分倒霉的人发展成了肺炎,据说一些中小学更是严重,很多学生生病请假没法上课。当时只是觉得今年的流感来势凶猛,告诫身边人要重视。</p><p><br></p><p>直到一个月后,我和朋友都在感慨并后怕,庆幸我们早早生了这场病。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了。</p><p><br></p><p>在新冠肺炎爆发后的居家隔离和全民抗疫期间,写下了这篇记录环法澄江赛的文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 小萌新的懵懂不安</b></p><p><br></p> <p>我也是后来看报道,才知道这场比赛是这样的难度。当时只道是自己骑得要死要活,后来才知要死要活的不止我一人。</p> 其实小萌新在报名时就很慌张了,毕竟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掂量得清的。 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对抗收容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2 原来你是这样的环法</font></b></p> 我记得2018年参加“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时,有个骑友问,你看环法吗?我说不看。骑友惊讶地看着我说,你骑公路车的竟然不看环法。你知道的,后来就聊不下去了。<div><br><div>为了显示自己也是个正儿八经骑车的人,为了搞懂那些黄的绿的白的圆点点的衣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开始试着看了看,哇,真香。</div><div><br></div><div>而有一天它竟然来到了云南举办,虽然不是你们知道的那个“环法”,但是家门口的赛事岂有不去体验体验的道理。<br><div><br></div></div></div> 提前一天报道,已经让我开始兴奋。 比赛时,因为车型不同,实力不同,我和队友们被分在了不同的发车区,我所在的区没有一个认识的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3 被回头弯支配的恐惧</b></font></p> 不知道一路骑过了多少弯,坡连坡啊弯连弯,弯弯环环,环环弯弯。 都以为上坡最难,其实下坡才恐怖。冬天的山道上,背阴路面湿滑,一路看到有人摔伤,救护车“滴嘟——滴嘟——”呼啸着从身边开过。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4 推车有什么好丢人</b></font></p> 我一贯的作风是,骑不动就推。下坡胆怂技术差,上坡腿菜没力气。看到跟我一样推车的就对着人家笑,可亲切了。心想你看嘛你看嘛,又不是光我一个人菜。 看看这海拔图,刺激吧。 连官方都怕我们不好意思。环法赛事主办方真是贴心的小可爱啊。 这就是那段号称是在骑“墙”的路。我敬你们能摇上去的全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身边有个精瘦的小伙拼了老命摇车爬完这段坡,到达坡顶时发出不知是胜利还是崩溃的大叫,旁边加油的村民哈哈大笑。 <p>哈哈哈哈哈哈,照片中这位推车小哥对于自己被拍下特写还写进赛事报道中很是有意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5 对抗收容车</b></font></p> 英姿飒爽,风驰电掣是他们的。我是在队伍末尾一直被收容车追赶那一个。每看到一辆赛事保障车都要问人家,收容车快来了吗,离我还有多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6 人生总是独行客</b></p> <p class="ql-block">从出发时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骑到陆陆续续几个人,再到孤孤单单一个人。80公里以后,路边加油的人越来越少,前后也看不到别的参赛选手,一度怀疑是不是骑错了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位外省来的大哥,不习惯云南的海拔,也没骑过这么多坡。本来速度跟我差不多,路上好几次遇到打过招呼。在某一个爬坡路段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估计后来被收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个穿白色锁鞋紫色袜子的妹子与我同行了一段,有时她超了我,有时我超了她,始终相距不超两三公里。爬坡爬不动时也一起推车,鼓励我别想收容车,别放弃。最后一个收容点时又遇到她,已经全是平路,眼看着她绝尘而去,我再也没追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到临近终点前十公里左右,路上才又有了零星加油的群众。感谢这些坚守到最后的人,谁都喜欢欣赏强者,而愿意守着为最后一个拼搏者加油呐喊,更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如行路,有人陪你启程,有人陪你落幕,有人只能在中途陪你走一段,大多数时候需要独行。感恩遇见,善待每一个同行者。无论途中是否有人陪伴,是否有人鼓励,只管向前走好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7 伤疤是骑手的勋章</b></p> <p class="ql-block">比赛骑到大约一半路程的时候我摔了一跤,在一个下坡的急弯路段,为了避让一个摔车的小伙子而急刹摔倒,膝盖落地。好在我车速不快,刹住了车,避免了对那名已经躺在地上不能移动的车手造成二次伤害(他估计是腿部骨折了),我自己只是轻微擦伤。另一个大哥就没那么幸运,他车速过快,看见伤者时已刹不住车,直接飞出弯道滚进草丛里,不知道有没有摔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伤者身边已经围了志愿者,叫了救护车在等待,我便没有多过问,扶起我的车子继续骑行,内心祈祷他们别伤得太重。只是接下来的路我骑得更加小心翼翼,听见身后有刹车声就胆战心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本我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怕摔怕疼。自从玩上了骑行,身上的伤疤都是摔车造成的。每一次摔车原因不尽相同:跟车太近擦了前车后轮,过弯角度不够摔沟里,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压盲道,骑得太靠边擦了马路沿,下坡路有砂石前轮打滑……都说艺高人胆大,我是越骑越慢,越摔胆子越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某些角度来说,伤疤是骑手的勋章,上面记录着你吃过的苦,流过的血和汗。</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以7小时20分45秒的成绩,几乎是压着关门时间完成了比赛。那一刻,开心的不是成绩,而是我终于跑赢了收容车,拿到了这样高难度赛事的完赛奖牌。曾经以为不能到达的终点,我冲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常常想,骑行带给了我什么呢。大概是身上的伤疤,柜里的奖牌,脸上的晒斑,手机里的风景,同路过的骑友,不轻易服输的毅力,和内心更丰富的阅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