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96年底我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应征 (当年城里人去当兵。基本上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到部队去锻炼下自己。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把当兵作为跳板,退伍后能有进企(事)业单位的指标。我两方面都基于更偏重为后者) 通过层层选拨、体检及政审通过,我有幸被:原武警重庆市支队批准入伍。 (97年重庆直辖后、98年改编为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支队) </p><p> 入伍出发的那天晚上,我们一百二十多名成都藉新战士,被各自街办武装部的工作人员送到成都火车北站广场集合!乘坐晚上九点过发往重庆的列车 (当时不像现在有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重庆) 整整要坐九个多小时,要第二天早上六点过才到的了重庆菜园坝火车站。</p><p> 大家登上开往重庆的列车,带着亲人的嘱托。挥泪告别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去第二故乡服役。大家上车后就像亲兄弟般的自我介绍着,聊聊自己到部队后的理想抱负!</p><p> 凌晨五点左右,突然接兵干部叫醒大家说:念到名字的下车。大家都很彷徨的东张西望,看见站台上<永川>俩字。看着念到名字下车的兄弟伙!大家依依不舍得挥手告别,短短呆了几个小时就分开了…哎!</p><p><br></p><p> 后来才知道:重庆支队分四个新训中队。重庆支队的教导大队在永川(为新训四中队驻地) 列车继续向着重庆驶去。早上六点左右我们到达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下车后到广场集合。然后点名分车…上早已经在广场上等候的几辆军用大卡车。</p><p> 几辆军用大卡车开着开着就分开走了。结果我们下车的最后一批,又分成三个新训中队新训。新训一、二中队在支队机关旁 (重庆大坪长江二路) 我被分到新训三中队 (江津珞璜镇原驻守华能珞璜电厂九中队驻地) 卡车刚驶进新训中队大门,早已经等候在此的新训干部及班长们!敲锣打鼓迎接我们的到来。</p><p> 下车点名分班,我被分到二排七班 (新训中队的班长,就好比是你刚踏入小学校门时的启蒙老师一样,是你踏入部队的领路人) 班长笑呵呵的领着我们进班里摆放自己的物品,教大家铺床铺(地铺)。班长对我们说:能分到新训三中队你们算幸运的啊!</p><p> 最后才知道!新训三中队是四个新训中队里硬件条件最好的,每个星期都可以到电厂洗热水澡。倒功及战术训练、中队会组织我们新兵,到中队背后边小南海(长江的一个支流)岸边上的沙地里训练,大家都很庆幸自己能分到新训三中队。</p><p> 来到新训中队,第一堂课就是班长教大家叠被子及军用大衣。因为新被子及大衣刚出厂时比较<皱>。班长就让大家用小板凳来回赶压平整。要想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里面也讲很多技巧及方法!但也要看各人的领悟能力强否。</p><p> 每周新训中队,都会组织队列会操及各班排内务评比!大家都卯足了劲在叠被子及大衣上<下>功夫。(被子为三分叠七分理) 在内务评比上,个人绝不能拖全班的后腿。当班上的有些战友因被子叠的不合格时,班长就会骂:"日龙的很" 部队里骂人的话。意思就是 "笨得很"。 然后被子会被班长扔到操场上去,叫你到操场上去叠,好久叠合格了好久回班里。</p><p> 新训中队的生活每天都在严肃、紧张地进行着!除了周末能有点休息时间写信、洗衣服外。其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各种训练及学习部队的《条令条例》。在这里我们要完成从一名地方青年,到军人再到合格军人的转变。</p><p> 营房墙上的标语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时刻激励着大家!</p><p> 随着训练强度一天天加大,我的饭量也随着增大。(吃完早饭就想着午饭的那种) 早上我一口气能喝两洋子碗稀饭,及吃七八个馒头 (必竟十七、八岁正长身体时)吃完还觉得不够。</p><p> 在部队浪费粮食是绝对不允许的。记得不知哪个班的战友,就因为把没吃完的馒头扔进潲水桶里。结果被排长看见了,这下可害苦了全班的战友啊!排长命令那位扔馒头的战友,把馒头从潲水桶里捞起来,让全班战友分着吃完。</p><p> 新训中队让我记忆最深!最常见的伙食就是大锅菜。每当开饭前,值班员吹哨叫各班小值日准备脸盆时 (我们的脸盆是洗脸、洗脚又装大锅菜的。😜 当然小值日不管拿班里谁的洗脸盆,去装大锅菜时,肯定会用洗衣粉和开水把脸盆洗干净的) 就知道老四样又来了,即:白萝卜、海带、粉条炖五花肉。</p><p> 到部队一个多月后,根据《兵役法》规定:我们一百多名新战士,被支队授于武警列兵警衔。授衔那天大家都很兴奋!意味着自己是一名真正军人了。当戴上一根直杠的<列兵警衔>那刻起,明白了自己真正属于国家了,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戴上警衔的我们,每个人的头都会时不时要偏去瞅下肩上红彤彤的警衔。用手时不时要去轻拍一下肩上的警衔,生怕上面有灰。</p><p> 授完衔的当天!班长到司务长处为我们代领回来了,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份津贴。 (当时津贴标准是:列兵第一年35元/月、上等兵第二年45元/月、下士第三年55元/月、中士第三年65元/月、班长外加十元职务补贴) 那时候的35元钱,除了买生活必须品外就所剩无几了。家庭条件好的战友,几乎每个月家里都会寄钱来。一般很多战友都没有让家里寄钱来,都会把35元钱津贴精打细算的用好。</p><p> 随着春节的到来!这也是我们到部队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了消除大家的思乡之愁 (在部队不想家是假的) 在部队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中队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及各种会餐。大年三十晚的年夜饭!还是很丰盛:鸡、鸭、鱼都有、每班每桌还有两瓶啤酒。</p><p> 春节期间是不用搞训练的,当听说可以分批上珞璜镇街上购物时,心里别提有多兴奋啊! (就像即将出狱的犯人😁) 当穿着军装,被班长带队走在大街上时。看见路上的老百姓,对我们投来不一样的目光时,心里别提有多神气啊!</p><p> 随着新训三个月生活的即将结束,各种训练考核也来到。考核目的就是检验我们三个月的训练水平。记得在射击考核那天,因为第一次打实弹、居然有战友被吓哭了…哈哈!</p><p> 在新训中队最难忘的就是一晚上的三次紧急集合。规定三分钟内穿好衣裤、鞋袜、打好背包、带上洗漱用品,跨上跨包到操场集合。在操场集合时,那场面现在想起都很滑稽!有衣服没扣扎腰带的、有提着裤子的、有穿拖鞋的、有抱起被子的…等等!紧急集合真要把人搞成神经志啊!</p><p> 97年3月18日那天,是我们结束新训生活的日子。那天早上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我们打起背包带上行李在操场集合,等候着来接我们下老兵中队的领导。当点名分中队时,我跟我们班另外三个战友和其它班的几个战友分到了万盛中队。我们跟着来接我们的队长上车时,大家依依不舍得:挥手告别新训中队的各位领导、班长、战友们!</p><p> 随着车辆向着万盛中队驶去,新训中队的营房渐渐地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中。</p><p> 我们也踏上了新的征程!</p> <p>大年三十会餐!</p> <p>大年三十晚、全班战友举瓶喜迎新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