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雷锋"正战斗 消灭疫情有力量!》

<p>  今天,是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7周年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驰援战疫一线,见证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厦门这片热土上发扬光大。作者置身这场没有硝烟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目睹厦门市无数个白衣天使、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社区街道管理人员以及方方面面的志愿者,甚至是诸多外国友人所展现出的雷锋精神,有太多感动的瞬间,让人心升敬意,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楷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特此推出战疫一线部分"活雷锋"方阵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生动事迹,深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汪飞龙、吴云、叶佳斌</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雷同 心更同</p><p> 雷景峰是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卫计办主任,也是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与雷锋姓名略有雷同的他,在战疫一线以一颗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与雷锋精神同频共振。</p><p> 自1999年部队转业以来,雷景峰同志已在基层卫计岗位上工作了20余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坚守,使他在卫生管理、防控防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让他对这个岗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职责有更多的体会。1月22日,筼筜街道卫计办公室里开了一场小型防疫部署会,“这几天,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新冠病毒感染的新闻,临近春节,应该会有不少人从湖北来厦门探亲或者旅游,咱们就不等上级统一部署了,先行动起来吧,今天就对辖内人口流动情况做个摸排。”说这话的正是雷景峰。早在省、市、区全面下达疫情摸排工作部署前,他凭借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敏感度,提前带领卫计办工作人员加足马力,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户籍系统,对街道辖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开展深入摸排。初步数据收集上来后,他不停思考,不断摸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办内同事反复探讨,深入剖析摸排、防疫、管理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后,筼筜街道在思明区率先制定《社区对湖北(武汉)来厦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流程》,有力提升了街道防疫工作实效。 “你知不知道今天是除夕?什么工作那么急,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吗?”电话那头妻子声声追问,电话这头的雷景峰却来不及多解释,只说了一句“时间就是生命,咱一家人,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团圆饭”,就匆匆挂了电话。除夕这天,已经下午六点了,卫计办摸排信息、核查数据的工作现场还是热火朝天。雷景峰一边“驱赶”同事们回家吃年夜饭,一边不放下手中的活,留在办公室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争分夺秒,想着越快完成摸排。就越能有效抑制疫情在辖区蔓延。一桶泡面就是他的年夜饭,不知不觉就工作到了凌晨。整个春节,他每天都是最早到办公室。又最晚离开的、担心同事们晚上下班打不到车,还作为“专职司机”将同事们一一送到家门口才放心,自己到家时总是深夜两三点了。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想象不到,今年十月份,雷景峰就到退休时间了。在他工作的最后一年里,他仍然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作为一名老卫计工作者和老党员,他觉得骄傲而光荣。他说,数十年都在做卫计工作,没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现在遇上了这么重要的防疫任务,希望我这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能派上用场,,能为维护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一点事情。现在,正是防疫工作的攻坚阶段,带领着卫计办“红色娘子军”实时汇总工作进展,带领着“地图达人”走街串巷排查情况,带领着“防疫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消杀。</p><p> 姓名巧合略雷同,心正同频有担当。怀揣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雷景峰正全力以赴站好最后一班岗,守望着这一场战“疫”后的新一轮曙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情系街邻 心贴心</p><p> 仙阁社区第一离退休党员志愿者苏百岭,情系街坊邻居,成为贴心的“大家长”。</p><p> 防疫期间,日以继夜,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挨家挨户排查湖北武汉籍人员,为进入小区的人测量体温,为小区门口待领取的快递“站岗”,为行动不便的业主送菜上门,因为防疫期间垃圾分类督导员无法正常复工,百岭只好暂时担起侨建花园内6个垃圾点位的督导员,轮流到6个点位巡查,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废弃口罩防疫期间投放到专用桶。坚持每天2次对小区环境及垃圾桶点进行不定时的消毒,防止病毒扩散。</p><p> 疫情期间,她听说小区一位三岁小女孩患白血病,治疗花光了家中的十几万积蓄,小女孩后期还要治疗,但家中已经无法负担,百岭就主动与小区党支部联系,发动捐款,解决小女孩家的燃眉之急。她不仅带头捐款,并发展志愿者站台,连续2天,帮忙筹款2万多,并当场将款项交于小女孩家人。</p><p> 作为社区居民的“大家长”,为了保证小区住户疫情期间正常生活,她想法设法解决了小区没有管道液化气的难题。一段时间里,她多方奔波协调各相关部门,挨家挨户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侨建小区终于开通了燃气管道,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除此之外,为了让侨建花园居民过上一个平安幸福年,百岭主动牵头,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清理小区化粪池及疏通各类地下管道工作,连续用了五天,每天六个工人,共清理雨水井93个,污水井179个,化粪池25个。不仅如此,为守护平安,百岭还带领平安志愿者们巡防在大街小巷,对小区的脏乱差问题,她都积极宣传和劝导,督促整改并亲自动手整治。大榕树的环境卫生问题让群众意见很大,她及时带领党员群众志愿者们利用周末进行大扫除,清出来整整四大卡车废旧垃圾,针对共享单车到处乱放的现象,她又发动志愿者、联系相关部门,把200多部共享单车整理整洁。在这样每天消耗大量体力的同时,很多时候回到家还得为公婆儿子儿媳操心,都累得直不起腿,超负荷的工作已经让苏百岭的腿脚膝盖受到严重损害。但她常说:“我习惯了,不做公益浑身不自在,城市美,不仅是青山绿水,疫情期间,更重要的是平安、祥和的宜居环境,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就是这样一个群众口中的贴心苏大姐,她把美好的退休生活献给社区事务。</p><p> 持续20多天的防控工作中,每天从早忙到晚,苏百岭弃小家顾大家,测体温,做登记,填写承诺书,对小区环境进行最少二次以上消毒,有效阻击病毒漫延。她近期皮肤感染,很痒,又因吃饭不定时,引起胃痛。但她从不叫苦,仍然奋战在第一线。 </p> <p> 外籍人士"洋雷锋"</p><p> 筼筜街道官任社区首创境外主任助理岗位,聘请一位印度、一位捷克2名志愿者,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吸引更多的中外志愿者加入国际志愿服务队伍。2014年,社区因地制宜,引进One-World境外社工服务项目,积极从“党建引领”、“民生服务”、“社区治理”、“文化融合”等方面为抓手,以中外居民“共融”和发展国际“慈善”为两条主线,积极推进国际化社区创建各项工作。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能够在社区生活空间里熟悉环境、定期交流、建立信心;融合发展、互助友爱、实现愿望;共建共治共享“生活国际化社区”。经过几年服务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居民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截止2020年3月份,共有中外骨干志愿者324人,其中1/3为外籍志愿者。她们积极参与包括国际义卖跳蚤市集、GREAT慈善英语教育、国际学堂、洋妈妈讲故事等志愿服务项目中,盘活了社区活力,促进了社区中中外融合,带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氛围。 </p> <p>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除了厦门市政府、各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在官任社区,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外籍志愿者们,他们积极加入社区联防联控队伍,用自己的力量一起加入战斗。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很多外籍人士存在不懂口罩预约,面临一“罩”难求的困境。Jan(丹麦)和妻子Julie(中国),在社区社工处得知此情况后,通过自己的资源网积极筹措到450个口罩捐赠给官任社区,用来帮助辖区更多有需要的中外居民。Jan表示自己很荣幸已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证,在厦门生活了12年,自己很喜欢厦门,这是他的第二个家乡,能在这特殊时期为家乡做点贡献,自己很自豪。她的妻子Julie跟女儿也是官任国际义卖跳蚤市场的志愿者。自国外疫情爆发以来,社区的境外排查工作压力倍增。社区通过前期服务累积的资源网,积极在各个群招募韩语、日语、英语等多语种志愿者,成立官任社区防疫紧急翻译志愿者群。共有15名中外居民积极响应社区倡导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其中,境外居民6名。如韩国志愿者Hanna,因疫情原因,滞留在巴厘岛,但仍然心系官任社区,积极报名韩语志愿者,一方面翻译韩语版本的承诺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宣传相关政府政策,协助社区为辖区韩籍人士答疑解惑。辖内法国小酒馆的老板娘Fiona,来自香港,由于经营的餐厅长期接待日籍客户,和辖内日籍人都很熟悉。她在看到招募志愿者倡议后,主动报名担任日语翻译志愿者。2月29日一位日籍居民返回社区,Fiona在接到陪同翻译任务后,二话不说,立即赶往社区陪同医生、社区工作者入户宣讲政策,安抚情绪。在她的协助下,日籍人能很快理解政策,主动配合执行各项安排。还有印度志愿者John积极报名辖区测体温志愿服务,伊朗志愿者Aida、境外主任助理Zuzana积极参与编写中英双语版《在厦境外人士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指导手册》,有效克服语言障碍,增进中外居民的理解,携手共同抗疫。</p> <p>  以下是志愿者Aidan的感悟!The first week was the scariest time of my life. I didn’t really know much of what was going on, only the number of infected people were rising hourly, which left me wondering how long it would take to reach us too. A lot of foreign friends were running away from the country but we decided to stay; we trusted in the power of China to contain it. For days I was waiting for a miracle to happen, that miracle never happened but I can say I was witnessing the biggest mobilization of the world. The amaz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together with the medical staff, scientists, reporters, police, volunteers, communities and etc which made us all feel much safer. The comfort my family and I feel now is the result of all the work mentioned above combined. I am grateful for this and I will never forget. Jiayou china!!</p> <p>  这些在疫情期间,以志愿服务踊现出的"洋雷锋"与我们中国本土万千"活雷锋"正在通力合作,他们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定能聚沙成塔,形成战胜病毒的国际志愿服务磅礴力量。</p> <p>  短评:此战此疫,无论是中国本土万千"活雷锋”还是国际友人"洋雷锋”他们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他们的质朴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也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感召下,以信仰无国界,服务为他人,担当真奉献,大爱献真情的高尚品德,正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战斗在疫线,无私奉献于一线,用同频担当、同心共振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的爱心责任与伟大力量。</p><p><br></p><p><br></p> <p>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习近平2018年9月28日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时的讲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庚子年二月十二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