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觉醒来,雪停了,我们出发前往北极圈内的冻脚镇,继续追逐极光。</p><p> 导游Anna来接我们,她说我们沿道顿公路往北走很快会没有任何信号,直到明天中午回到费尔班克斯才能恢复,我们赶紧各种报备。</p><p> 道顿公路,与输油管一起筑成,主要用途是维护管线和给油田运送给养。它建成那年正好是阿拉斯加人詹姆斯·道顿逝世,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阿拉斯加找矿,人们遂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路。</p> <p> 这是条孤独公路,也是条死亡之路。全长414英里的砾石路穿越严寒,路况恶劣,日通行车辆仅196辆,但沿途的景色却异常美丽,引得越来越多不怕死的观光客,比如说我们。</p> <p> 四小时后,我们到达第一个补给站,育空河营地。育空河,北美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加拿大育空地区,流经阿拉斯加,最后注入白令海。1896年育空河流域发现金矿,10万人涌入阿拉斯加,沿河建立了无数据点。</p><p> 一百多年过去了,随着淘金热的降温,很多据点已经消失,这里却因旅游的原因被保留下来。吃过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我们开启一项新技能—滑锅。</p><p> 坐在锅里往下滑,速度非常快,不能控制方向也没法刹车,相当刺激!</p> <p> 路过一片片棉花糖般的冷杉林,我们进入北极圈,打卡,北纬66度33分,我来了!</p> <p> 从费尔班克斯出发十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冻脚镇,道顿公路上最后一个卡车补给站。此去200多英里再无人烟,直到北冰洋边上的油田(相当于我们玉门关)。</p><p> 大大小小的卡车在这里云集,冒着滚滚浓烟,不敢轻易熄火,一旦熄了就很难打燃。营地有56间客房,房间不大,设施也很简单,但价格却高达200多美元/晚,因为冰天雪地里没有水网电网,所有能源都靠柴油发动机提供。休息厅里有书还有拼图🧩,让人们打发无聊的时光。</p><p> 曾经有一本美国畅销小说《车轮上的瓦尔登湖》,讲的就是在冻脚镇打工的故事。主人公贷款上大学,毕业时已欠下三万多美元的债务。后来他来到冻脚镇打工,六年时间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攒了一大笔钱,因为这里包吃包住,最近的商店在265英里外的费尔班克斯,有钱都用不脱!</p> <p> 当然,北纬67度的冻脚镇不仅冻脚,在雪地里写几个字,手指姆儿差点给我冻脱。</p> <p> 是夜,我们去北边的怀斯曼看极光,小木屋是一个淘金人送给旅游公司的,里面有各种生活用具,最重要的是有一堆各式各样的三脚架,从此姐姐的iPhone11有了用武之地。(据说这些三脚架都是游客留下的,我很好奇为啥要把它们留下,我们是该留下,还是该带走点什么?)</p> <p>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小飞机返回费尔班克斯,这是我坐过的最冷的飞机,没有之一!密封不好,小飞机到处灌风,地面零下三十多度啊,你知道一千多米高空的温度吗?!飞着飞着,飞行员自己摸了床毯子出来把自己盖住,而我们什么都没有。一小时的飞行度日如年,纵然脚下万千雪山……</p><p> 下来直扑火锅店,直到一个多小时后火锅吃完,我的脚才恢复知觉。这是费尔班克斯唯一一家火锅店,我们五天吃了三回,绝对是真爱!</p> <p> 阿拉斯加大学博物馆,展出各种动物标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满足我们没有看到活的的遗憾。</p> <p>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花里古当的因纽特人小屋,我们刚开始以为是酋长的王座,结果它是个厕所,厕所!门把手用的鹿角,门上还有三个洞,可以边屙边看风景。</p> <p> 再看一次极光,再吃一次火锅,在地图上留下我们的印迹(极光小屋里有世界地图,从哪里来就在哪里钉个图钉),就要和阿拉斯加说再见了,时光已经隽刻,冰雪不会忘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