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镜头下的最美机幼人

秋千

<p>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出许多逆行者、奉献者、坚守者。</p><p> 她们是妈妈、是女儿、是妻子、是家庭支柱、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女人,却在这个非常时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下沉社区。她们无畏无惧,日夜值守卡点;她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参与社区排查;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为居民上门服务;她们加班加点,不厌其烦的在社区宣传防疫知识……她们是汉川市直机关幼儿园的教师!</p><p> 为了激励先进、鼓舞斗志,广泛动员社会各群体主动参与、共同抗疫,谨以此片献给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线上的工作者们!</p> <h3> 杨照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联系下沉到社区领取任务,既担任巡逻队员,又是楼栋长。她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巡逻,劝阻居民不得外出;对本单元住户人员情况进行摸排走访,记载有无外地回来人员,收集各住户身份证信息,对不理解的住户耐心解释,并进行体温测量。在她极有亲和力的感染下,楼栋住户逐渐理解并积极配合志愿者所做的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疫情不结束,绝不后退!</h3> <p>  从幼儿园到社区;从“足不出户”到外出“坚守岗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陈利芬听从组织号召,积极投身到防疫队伍中来。每天早上,她顾不上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就匆匆出门到社区开展工作。她协助摸排入住人员身份信息,主动帮小区业主联系购买生活必需品。2月28日,小区收到海南捐献的100箱椒辣,共计3200斤。陈老师当起了女汉子,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冒雨卸货。为了让居民不扎堆,她利用微信、电话通知居民分批下来领取物资。她的热情、她的敬业、她的美丽受到小区居民赞美。</p> <h3>  2月19日,余辛鸿第一时间接到社区任务后,便火速上岗。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冒着寒冷的天气,第一个到达毛家堤路段守卡,一站就是6小时。毛家堤是重疫区,路段也复杂,时有居民不自觉的想出门,工作难度大。余老师坚守岗位,耐心劝阻,苦口婆心,在她的努力下,居民们逐渐守规了。前几天社区又给她安排了新任务,到老城区南街老房产局入户排查,家庭成员登记、测体温、记录是否武汉人员……她带领着小组队员,无畏病毒感染风险,圆满的完成了排查任务。</h3><h3> 她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师,希望用自己的爱心、细心与耐心,为防控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h3> <p>  &nbsp; “疫情吹响集结令,病毒当前勇逆行,弱女亦尽绵薄力,一针一线总关情。” 吴峰自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快速进入楼栋长角色,不折不扣地完成辖区指定的各项工作任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她工作务实。认真填写疫情日志、查访住户信息及体温动态;以热心快肠、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搜集并协调解决住户日常需求与生活困难;以平易近人、善良谦和的处世风格促进群员互动、互信,耐心做好情绪疏导及防疫管控等工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她急人所急。了解到确诊人员的子女在独自居家隔离期间,其饮食生活用品均已消耗殆尽,她冒着易被感染的风险送去自家备用的卫生巾、冷冻汤圆等供其应急之用;听说有的老人生活困难,又不会微信和网购,她便主动联系社区,争取并逐户发放爱心捐赠物资,解燃眉之急。</p><p> 她爱心满怀。有居民反映楼梯间、门把手等公共部位消毒器具短缺,她毫不犹豫把自家囤购的一次性手套、高压喷壶及84消毒液贡献出来;微信群信息反馈不及时、不通畅,其平时自备的教学用具(扬声器)立马派上了用场。</p> <h3>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小区大门内外的你与我,都要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漂亮女人汪东蕉也不例外。她每天早上在多鹿平台家长群安排好孩子们的线上活动后,便到新汉都物业公司上岗。她积极参与并协调配送小区居民的蔬果、日用品;上门做好摸排检测体温高风险工作,爬高楼最多的一次合计64层300多户;她还主动给“掉队”的业主联系楼栋管理人员,让孤独的老人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家园。</h3> <p>  官备塘社区,所属老城区,面积大,住户老龄化,工作难做,但老师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蹲点值守,不分昼夜,巡逻宣讲,不论风雨。特别是几位年龄偏大的教师杜燕、彭桂芬、程伟、熊绍慧、熊小瑛,杨红云等,她们勤勉工作,尽职尽责,为了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每天坚守到最后。</p> <p>  为了将入户排查信息做得更详实,社区决定在已排查3次的基础上,重新排查。2月28日,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责任心最强、年龄最大的小组成员彭桂芬和熊绍慧老师身上。接到任务时已是下午4点,彭老师拿着登记表册,戴着老花镜,熊老师手持测温枪,她们冒着阴风冷雨,挨家挨户敲门排查。衣服湿了顾不上,登记表湿了继续查,中性笔、圆珠笔换了好几支继续写,天黑了打开手机照明灯继续干,直到晚上8点多才完成摸排任务。</p> <p>  马艳丽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狙击战中,听从组织号召,积极投身于防疫工作中,与社区志愿者们一起在文化路永红化妆楼栋进行入户排查。她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感动着小区居民,居民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谢谢、辛苦了”,令她倍暖人心,激励她发挥最大的光和热,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 </p> <p>  疫情无情人有情。孙艳荣所在社区的一位老人,平日只用电磁炉做饭,烧坏后,社区出示购物证明也没买到电磁炉。当她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从家中带来电磁炉赠给老人,老人激动得连声道谢,并执意要给她一百元,孙老师无奈之下将这一百元暂留社区保管,请社区主任疫情过后再转交给老人家。孙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诠释着机幼人无私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王洁、吴姣梅、黄会琴、晏利芳、袁军、涂文艳、李红霞、鲁敏华、尹先红等党员干部、教师值守在本小区,默默无闻地付出,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刘小红经常通过微信和多鹿平台和家长沟通,收集和下载有趣的幼儿手工、绘画、舞蹈、亲子游戏等视频,请家长指导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在家有事情可做,开心度过每一天。她到社区认领任务后,每天在太史巷入户排查,从一楼到六楼,再从六楼到一楼,爬上爬下,不怕疲劳;给居民量体温,为孤寡老人买米买菜、送药,任劳任怨;守好路口巷口,对出入人员进行劝阻,严守管控流程,毫不退让。她与小组成员携手同心,并肩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坚决切断病毒传播。</p> <p>  2月19日中午,王荣华到北桥社区领取任务后,迅速在粮贸小区开展摸排工作。她每天登门造册,完善居民信息、测体温,经常累得汗流浃背,对每家每户情况了如指掌。平日里她严格把控小区大门,阻断传染源,做好小区的消毒工作。她还帮助小区居民排忧解难,每天统计各户所需生活用品,及时向小区领导反馈信息,组织居民有序排队领取物品,做到不聚集,叮嘱居民尽快回家。疫情期间,王老师尽职尽责,努力做好小区居民的守护人!</p> <h3>  马春艳2月19日上午在广场路社区报到、领取任务后,被安排到北桥邮电小区参加防疫工作。每天马老师坚持早到岗,与其他同志一起入户进行摸排测量体温,向居民叮嘱注意事项,并做好细致的登册统计工作。随后,她又协助小区帮助分发生活用品、对进出小区人员严格把控,按要求规范操作。她亲切和蔼的话语和笑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小区居民如沐春风般的温暖。</h3> <p>  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打响,姚俊主动请缨下沉到官备塘社区主动认领防疫任务。她积极配合片区组长,挨家挨户进行入户摸底、排查、测体温、登记、统计数字。顶着寒风,冒着冷雨,忍着常年的腰痛,穿棱在社区小巷进行巡查。在防控等级不断升级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其不便的情况下,姚老师多次帮助居民买药、送药、分发生活用品,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困难。在参加社区防疫工作的同时,姚老师不忘牵挂所任班级的孩子们,每天在班级群里与幼儿和家长开展互动,宣传自我防护知识、交流幼儿成长状况。她正用赤诚之心换小区居民、幼儿和家长们的在家安心。</p> <p>  在社区最危难的时刻,杜艳芬挺身而出,勇敢地走进社区挑起了重任。这位巧手老师担任川大15栋的楼栋长,任务艰巨而繁重。其中有一户四代同堂的6口人全部感染,并在不同时段进行隔离治疗,分别出院,依次回家。杜老师坚持每天两次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关注生活需求、耐心做好监控及服务工作。另外,楼栋里老人居多,多数不会使用微信,腿脚也不方便的,杜艳芬经常提前为他们联系好食品、药品,送到老人们家里。每天入户摸排的工作必不可少,测体温、填表格、上报情况,一系列做下来就得忙乎五、六个小时,她也不喊累!她内心坚守着一份信念:疫情不退,我们不退!</p> <h3>&nbsp;&nbsp; 最近,党员志愿者曾利平到山后湾社区认领了两个任务。她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小区入户排查,三人一组,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排查敲门时,她为了防止接触传染,增强老人防护意识,她嘱咐老人戴好口罩再开门,把身份证的正面拿着对着排查人员,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她随时了解住户的需求,及时向社区予以汇报解决,经过3天仔细的排查,圆满完成了登记工作。她的第二个任务是到山后湾毛巾厂宿舍路卡值勤,多次劝返在外遛达、聊天、遛狗人员。她还协助统计小区居民生活用品需求,帮助购买并分发,对有特殊情况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仍然坚守岗位。她深深地感触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疫情不结束,就一定会坚持到最后!</h3> <p>  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胜疫情需要保持恒心,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坚决筑牢责任之堤。这群最美丽的机幼人继续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坚实的工作担当面对挑战,直至完全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p><p> 我们骄傲! 我们是机幼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