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后代重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

砚雲

<h3>万花文化园发起人王树贵</h3> <h3>  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认真践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实现全面小康,我决定重走当年党中央转战陕北道路,重温那段光辉历史,圆我多年来一场爱国爱党之梦。</h3><h3> 忆往昔,聆听先辈们讲述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非凡伟迹,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延安精神",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为实现"国富民強"的中国梦,谱写了光辉历史篇章。做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延安儿女,我一直对革命先驱的革命历程和传奇事迹充满了向往。我曾骑自行车沿路走过"延安一一子长一一靖边—一清涧——绥德一一米脂一一吴堡",沿着中共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活动足迹,走过不少地方,凭吊先贤,领悟"延安精神"的实质,坚定了我以后的人生信仰。</h3><h3> 2020年,恰逢新春伊始,本想邀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重走革命道路,领悟革命精神,感受时代使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我的心愿搁置,我的企业也蒙受巨大损失。但这相比国家损失,轻如鸿毛,何足挂齿。此时,唯有蜗居在家,通过公众号和微信等互联网媒体,分享寻找初心,砥砺前行的感悟,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h3><h3>巍巍宝塔高伫云霄,湍湍延河悠悠东流。心情神驰于远处的红色革命大道,我的思绪似乎已经转展飘回骑行于延安到吴堡的路上。我坚信疫情就要过去,待到山花烂漫时,正常的生活秩序即将来临。</h3><h3>我有志于继续再走一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之路,重温历史,感受人生,搜集珍贵资料,发现和挖掘遗失历史痕迹和文物珍品,见证中国革命的艰辛伟大历程,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加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h3><h3> 树贵企盼与有此想法的同仁,携手共进,一起重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为党的一百周年纪念献上一份微薄之礼。</h3><h3> </h3><h3> </h3><h3> 2020年3月7日于延安万花文化园</h3> <h3>收集陕北资料</h3> <h3>延安一一吴堡</h3> <h3>计划制作一批个性化邮票和邮册</h3> <h3>  11月22日下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经刘家用岔、前王家坪、 桃花峁、东白家沟、、 李境劳、巩家沟,行程30里,到达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在杨家沟一直住 到1948年3月21日,历时4个月,是转战陕北期间留住时间最长的地方。</h3><h3> 杨家沟纪念馆资料载:毛主席在杨家沟居住的是当时马氏地主集团马醒民家的庄园。杨家沟马氏庄园以扶风寨为主,占据数十个山峁沟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全国最大的地主集团, 拥有最大的窑洞庄园,极具历史、艺术、学术研究价值。庄园以窑洞为主,其建筑形式主要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室倒座厅房”窑洞四合院。规划建设有龙眼(南北炮台),龙角(观台),龙嘴(圪凹水井),“新院”为“九龙口”。代表马氏庄园营造最高水平的本村留学生马醒民,1929年亲 自设计监修的新院坐落在“九龙口”山峁上,暗喻九条龙、穿廊挑石明雕石龙八条,无独有偶,历史在这里巧合,新院成为天子骄子毛泽东的旧居。新院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体, 既体现了西方建筑之典雅,又反映出陕北窑洞建筑之雄伟,堪称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南北扶风寨外围均建成双套城墙,各设两道城门。南城门为“马冀村”门和“扶风寨”门。内有供水排水设施,讲堂祠堂、戏院广场,统-规划、 依山造势、功能齐全,俨然如歌建万世之基的小社会。</h3><h3><br></h3> <h3><br></h3><h3>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住了四个月零两天。期间,领导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毛泽东主席作了题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确定了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重大决策,研发讨论了政治、军事、经济、土改等一系列问题,制定了“十大军事原则”,号召全党“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召开了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东渡黄河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开展了全国的土地改高记动和新式整军运动:毛泽东在杨家沟的窑洞里从事了重要的革命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四十余面光辉文献:仅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就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十一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出了光明的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制定了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h3><h3> 1948年2月12日,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纵队分别从米脂、绥德、清润、延安地区向宜川开进,16日 分别到达延安以东甘谷驿、延长等地;第二纵队由晋南曲沃地区西进,准备由禹门口渡黄河参加宜瓦作战。2月28日,西北野战军发起宜川瓦子街战役3月3日胜利结束。</h3> <h3>用手机拍的照片</h3> <h3>米脂县楊家沟景</h3> <h3>  3月20日晚,也就是毛泽东离开米脂杨家沟的前一天。西北局和西北野战军的几位主要领同志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送别。</h3><h3> 据李智盛回忆,这天我正为毛泽东抄写一个题为“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叶子龙来通知我,明天我们就要离开陕北渡黄河了,西北局和西北野战军的领导同志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送别,文搞抄完后,晚上的宴会你也参加。这篇文稿有4000多字,差不多得3个多小时,为了不错过这次与主席共进晚餐的机会,我聚精会神,全力以赴。</h3><h3> 我认真抄完最后一个字,赶到餐厅时,大家都已经坐好了。三张桌子上,张宗逊、王震和几位西北野战军的负责同志,还有中央的陆定一、胡乔木几位负责人坐东南一桌,西南一桌是江青,叶子龙为主,依次有徐亚夫、丁龙、刘长明、吕风华等同志,我也在江青这一桌。正当我向这张桌子走去的时候,江青说:“小李,这张桌子已满了,你就坐眼前的那个空位上吧。”我坐定后才发现,坐在我对面的是满头银发的林伯渠,林伯渠的右边依次坐了周恩来、习仲勋。而紧靠我左边的正是毛泽东。我既激动又兴奋,但是又紧张拘束起来了。当主席看到我极不自然时,拿起酒查说:“宴席开始, 我来给大家图酒,就先给这个年轻人满上吧。”主</h3><h3>席一边斟酒,</h3><h3>一边看我,我也抬头看主</h3><h3>席见我不开口,名。由于紧张,</h3><h3>连句谢谢的话都没说。主</h3><h3>人见我不开口,就笑着说:“看来这年轻人酒量大呦,给你斟得满满的。”然后主席依次给习仲勋、周恩来和林伯渠斟上酒。最后,主席才给自己满上。他举起酒向全体人员高兴地说: “在全国军事形势大好的时候,我和恩来、弼时以及其他部分同志明天就要离开陕北这块根据地了,今天我们喝的是走向全国胜利的酒。来,我们一起干杯。”</h3> <h3>  我见大家举酒干杯,自己也干机,然后,大家边吃菜边听主席精彩的谈话。由于平时我不太喝酒,主席说干杯,我就一饮而尽,一连饮了3杯后,我脸也红了,头也有点晕,这时我发现其他人酒杯里却还有酒,唯有我的酒杯喝得空空的。毛主席把话题转到我身上“你看,倒的酒杯里都是酒,就你的酒杯喝干了,看来你的酒量是最大的,来,再满上。”这时我才明白,“干杯”并不是真的要将酒喝干。这时毛主席亲切地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是陕北神木人,叫李智盛。毛泽东听后立刻朗声大笑说:“啊?原来你是我弟弟,我是你哥哥呀,李得胜,李智盛这不是兄弟,这下把三桌人都逗笑了。 </h3><h3> 笑声平静后,习仲勋说话了:“全世界数中国人能喝酒,中国人数我们陕西人能喝酒,陕西人数陕北人能喝酒,陕北人数神木人能喝酒。”周恩来接着说:“唐朝有一位酒仙叫李白,今天我们这里有一位酒仙叫李智盛。毛泽东和周恩来诙谐的话语引得三桌人哄堂大笑。</h3> <h3>米脂县杨家沟的早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