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园一一厦门

刘长录

<p>  厦门是一个岛屿,“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尤其是“鼓浪屿”的风姿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与异国建筑融为一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除了自然风光优美,厦门的城市环境也非常整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p><p> 这么好的自然风光,不去观赏,是一个遗憾。于是我和家人2017年5月3日从青岛出发,坐高铁去了厦门,在外甥女的陪伴下,开始了为时11天的厦门之旅。</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鼓浪屿</p><p> 据了解“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逐渐有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之一。</p><p> 鼓浪屿形状不规则,周长2.85英里,长1.1英里,宽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岗岩石散布其上,其中岛之中部偏南的那块岩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以形态丰富的海岸线、水域为边界,以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变化而形成的冈峦起伏的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形态,融汇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园林等人工形态的景观综合体。建筑或兀立于台地,或依山而筑,或凭水而建。</p><p> &nbsp;鼓浪屿隶属于福建省厦门市,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4一5分钟可达。现环岛一周,约40分钟。面积1.91平方千米,2万多人,现为厦门思明区所辖。</p><p>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p><p>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行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行宫别馆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p><p>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经过改造、装修,部分公共性场所已焕然一新。</p><p> 在鼓浪屿岛上有70%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户,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亦很讲究。除居住建筑外,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了建筑公司,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p><p>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筑等。</p><p> 清晨海风吹拂着水面,我们在熙熙攘攘游客的拥挤下,登山了摆渡船,摆渡船在海浪的拍打下,慢慢驶向了这座有名的小岛,远远就看到岛上绿树成荫,建筑被植被簇拥着,整个小岛坐落在绿茵之中,一看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p><p> 从渡轮码头出来,向左便迈上了鹿礁路,路边的老房子,都是过去的老建筑,显得古朴大方,路边高大的槟榔树给岛上的风景增添了几分色彩。岛上遍布了小商小贩,零零碎碎的小东西都有,这里街道不算宽,没有车在小岛上行驶,但游客很多,显得很热闹。在这个岛上道路纵横交错,游览很方便,只要你记下路的名字,就可以随心所欲转悠。</p><p> 鼓浪屿不仅别墅多,树木也很多。这些树木主要分布在别墅里,最多的要数榕树了,盘根错节,生长的很茂盛。有的树挂满了果实,特别是龙眼树上结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龙眼,很是诱人。有的树的树根居然盘踞在墙上,有的树的丫枝从院子长出门外,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老树们顽强的生命力。</p><p> 鼓浪屿不仅拥有美不胜收的风景,还拥有灿烂辉煌的人文景观。我们主要去的景点有皓月园,郑成功纪念馆、日光岩等。</p><p> 皓月园是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主题公园,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图幅宽广,颇引人注目。园内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巨型花岗岩雕像,这个巨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了郑成功雕像的脚下,仰视这这座雕像,他威武雄壮,两目炯炯有神,凝视着前方。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风貌,瞧,他身披战袍,头戴战盔,两眼深情地望着金门岛,似乎在热切期盼着我们中华民族早日收复台湾。</p><p> 为更深层次了解这位民族英雄,我们又参观了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1962年01月28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创设。纪念馆明确记载: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户海滨。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见他忠心朝廷,赐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间叫他“郑国姓”,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王。其父郑芝龙暗中降清,郑成功出走金门,誓死抗清。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与清军厚战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骄兵致败。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p><p> 郑成功纪念馆共分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经过参观,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郑成功的一生。他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向英雄致敬!</p><p> 来到到鼓浪屿,不得不说的就是“日光岩”了。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p><p> 不登日光岩就等于没来鼓浪屿,上日光岩的台阶很陡,只能沿着台阶旋转着往上爬,上一段有一个小平台,可以观光风景也是人们小憩的地方,来日光岩游览的人很多,我们不顾炎热,跟着攀登的队伍,一节节慢慢往上爬,偶尔在休憩的平台上休息一会,喘几口气,拍几张照,然后再往向爬,反复几次,才攀上了最高顶。</p><p> 日光岩的岩壁上刻着这样一首诗:“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据说这是当年蔡延锴将军到此见景生情写的;还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据说这是蔡元培先生所题。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郑成功的怀念之情。</p><p> 放眼俯瞰,鼓浪屿被蔚蓝的大海环抱着,岛上郁郁葱葱,村庄院落道路都笼罩在树荫里,高楼大厦各展风姿,整个鼓浪屿的美景如画一般,尽收眼底。放眼远望大海对面厦门岛也看的清清楚楚,两座标志性建筑像两把宝刀直插云霄 ,矗立力在海边上,建筑群错落有序。高大的楼房,独特的建筑,尽显特色。郁郁葱葱的绿色和花卉搭配,点缀在城市之中,被水环绕的城市繁华景象一览无遗,我赶忙拿出手机拍下了所看到的美景。</p> <p>  游客一波一波往上涌,我们照像后赶快往下走,去游览其他的景点。由于游客多,其他的景点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一下,都有其特点,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有一些传奇的故事,使我们对厦门鼓浪屿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离开景点,我们游走在海边上,享受着海风的凉意,欣赏着鼓浪屿岛屿的美景,很快就到了下午,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鼓浪屿。鼓浪屿确实是一个好地方,环境幽美,风景秀丽,而且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岛屿,不愧为“钢琴之岛”的称呼。</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南普陀寺</p><p> 听说南普陀寺是一个风景比较好的地方,本不想去,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受党的的教育多年,我们信仰党、信仰共产主义,对那些宗教不感兴趣,我外甥说,南普陀寺离厦门大学很近,穿过普陀寺就到厦门大学了,我想到厦门大学去,看看我国的高等学府,于是就顺便去了南普陀寺。</p><p> 南普院寺建在一个山坡上,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我们沿着台阶上到了普陀寺,依次参观了各个殿堂,主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 、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p><p> </p> <p>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当地百姓崇奉观音菩萨,所以此殿香火异常鼎盛。</p><p> 天王殿前有广场,广场前为长宽均约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约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莲花池。莲花池外围盖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所题。</p><p> 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再以石构围墙将全寺建筑群环抱起来,如散珠承盘,形成一个整体。藏经阁是中轴线上的最高层建筑,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层为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层为玉佛 殿,内供28尊缅甸玉佛,并藏有数万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经书及一些珍贵的文物。</p><p>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 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p><p> 大雄宝殿为歇山顶重檐蹿角式单层砖石、木构建筑,阔为八间,绿瓦石柱,雕梁画栋,集中体现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殿前两座报恩塔是由妙湛法师监制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崇宏雄伟,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矗,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殿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磬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p><p> 南普陀寺主殿双侧回廊内外,分布着僧众修持生活的堂院楼舍,如钟鼓楼、客堂、五观堂(斋堂)、职事堂(库房)、僧舍楼房、学院院舍等建筑。寺前新建两方石塔,如倚天双剑,高插蓝天。</p><p> 陀寺虽然是一个宗教之地,但风景优美,建筑奇特,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的。我们草草参观完毕,就穿过院落去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就在普陀寺的隔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胡里山炮台</p><p> 从厦门大学出来,过一条马路就到了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建在海边的凸高处,三面环海。是有一段历史的兵家之地,值得人们去回顾历史。</p><p> 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竣工于1896年十一月初八,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炮台用花岗石条建造,并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坚固异常。整个建筑糅合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的结构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用优质花岗岩筑成的城门、城墙、城楼、护城壕、清兵营房和炮台等保留完整,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p><p> 胡里山炮台上最有名的是1893年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一门28生(280mm)克虏伯大炮,至今保存完好,有效射程可达16000米(最远射程19760米)当时花了白银10万两才购得。</p><p><br></p> <p>  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瞭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p><p> 炮台地理位置重要,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因此被称为厦门的“天南锁钥”。</p><p> 炮台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特别是两尊280毫米口径,射角为360度,炮身长13.13米,重50吨的克虏伯大炮为主炮,其口径280毫米,炮重87吨,炮长13.9米,仰角可达30度,炮轮规道直径7.36米,炮高4.6米,宽5.29米,可360度旋转,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钟可发射1-2发炮弹,威力巨大,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海岸炮。被称为“炮王”的克虏伯大炮,据说是“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纪海岸炮”。</p><p>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一再侵犯厦门,时任闽浙总督的颜伯焘历时8个月、耗银200万两,以花岗岩代替沙袋,在厦门岛南岸构筑“当时中国最坚固的线式永久性炮兵工事”——石壁炮台。也就是胡里山炮台的前身。</p><p> 1841年4月,英军首战进攻厦门,颜伯焘带领清军藤牌兵虎兵亲赴石壁炮台应战,但在英军坚船利炮面前,清军毫无招架之力,不到二十分钟,石壁炮台失守。</p><p> 1900年8月间,日军制造了火灾,并以此为借口,公然派兵登陆厦门,妄图独占厦门。消息传到胡里山炮台,守台官兵立即脱去炮衣,掉转炮口,对准鼓浪屿海面的日舰和日本领事馆。日军慑于大炮的威力,不得不于8月31日撤兵回舰。</p><p> 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独特,东面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南与漳州临海,西与鼓浪屿遥相辉映,因此,清政府将中美海军第一次和平交流的地点确定在厦门港。了解了历史,我们才感觉到胡里山炮台的重要性。</p><p> 沿着台阶我们上到了胡里山炮台的高处,炮台的位置展现到了我们的眼前,多门大炮锈迹斑斑,这是自制的大炮,炮筒竖立在炮位上,为了展示当时的作战情景,还专门进行红夷火炮清兵操演,再现当时作战雄风。</p><p> 战鼓一响,士兵从营地出来,穿着当时的八旗服装,戴着盔甲、佩刀,背着战鼓扛着青龙大旗,福建水师提督带领众将士打开大门,进行操练,然后上到炮位,炮弹手装弹(仿古演示弹),炮手击发,轰轰的炮声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清军操练的年代,再现了炮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的威武,反映了明清时期厦门港炮台当年的军事盛况。</p> <p>  操练完毕,一切回归了自然,我们随着人群去参观了克虏伯大炮,这尊大炮确实很大,和一架马车相似,有两轮,可以拉着行走,其性能是当时最先进的,我们围着大炮转了一圈,其部件清晰可见,可以说保存的很完好,炮口还对着正前方的金门,这就是我们抗击侵略者的象征。在大炮的左侧有一架高培望远镜,为游客提供专门瞭望金门的,我对着望远镜瞭望金门,金门岛清晰可见,衷心祝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不会忘记胡里山炮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厦门植物园</p><p> 厦门园林植物园地处厦门市中心,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厦门大学,步行从南普陀寺后翻过五老峰就可到达,由于翻山太累,我们只能从正门进入。园内植物茂盛,各个园区互相串通,我们边走边欣赏园中的一切。松杉园就在万石湖边,园内有小池一口,池边有松鹤亭,亭的对面有一块岩石刻着“松鹤园”三字,池中有五只仿真白鹤,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停立水中观望,有的觅食池中,有的休息,各种形态都很逼真。园内种植的松、杉、柏、桧等多种松柏引人注目,其中水杉、银杏被人们称为植物“活化石”。此外,还有多种观赏树,树姿优美,百看不厌。在美丽的莲花池中生长着植物界奇物“王莲”,叶面直径达2米,煞是好看。</p><p> </p> <p>  来到棕榈园,一片南国小岛风光,棕榈植物区三面临湖,有多种种棕榈科植物,树形独特,或秀丽典雅,或高大雄伟,极具观赏性。这些棕榈,不仅美化环境,供人观赏,而且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p><p> 百花厅是植物园的主要室内花卉展区。百花厅中心为荷花池,池面上荷花、 睡莲、王莲尽展风姿,园中建有亭子走廊等建筑,建筑以传统中式庭园为构架,展厅沿池布置,或以廊连,或以路通,皆白墙粉柱、琉璃瓦顶,错落有致。沿廊顺路可观赏到各色具有南洋庭院风格的花木以及独辟一角的荫生植物棚架。</p><p> 我们边走边欣赏着园内的美景,园内除了丰富多彩的花卉外,还有很多稀奇的藤本植物,还有从国外引进的极为罕见的珍贵植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植物王国。植物园内不但植物丰富,风景秀丽,而且还有几处诱人的景点。</p> <p> 万石山就是一处,因岩奇石怪、千姿百态而得名。园林植物园处于其中,景区以山岩景观和亚热带植物景观为主。植物园的各个景点内大多别有洞天。万石涵翠为植物园景观的核心。松杉园、棕榈岛、百花厅都在万石湖的周边,湖边大坝上成排种植着具南国风韵的华盛顿棕,湖光倒影,别有一番景致。</p><p> “太平石笑”由四块天然巨石构成,巨石两块相叠,一端贴合,一端张开,另两块巨石顶立,形成石门,自然构成“开口笑”的样子,石门右侧巨石上镌刻“石笑”二字,苍劲有力,凸显书法上乘之作。</p><p> 沿环山路至山顶,就是仙人掌世界,主展区含室外展区和展览温室两大部分。室外展区的大型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类雄伟壮观,在室外有大规模的仙人掌植物造景,这还是我看的第一次。这里有形如巨瓶的瓶干树,体型高大的象腿树、酒瓶兰、露兜树和各种仙人掌,温室里形态各异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争奇斗艳。这里有国内自行栽培的最大金琥王,有罕见的金刺般若、霸王树、龟纹木棉,还有南非引种的生石花、棒叶花等多肉植物。</p><p> 植物园不但是植物的王国,还是一个风景秀丽、景色诱人具有园林建筑特色的风景游乐园,其中有自然的山、水,还有修建的亭子、长廊、楼阁等,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是看花赏景的好去处,也是一座了解植物生存多样化的以活植物为材料的科普馆,展示千奇百怪的植物世界。植物园内好多新、奇、特植物,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使我大开眼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永定土楼</p><p> 据了解,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省拥有最多土楼的县,总共23000余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多种类型。永定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方楼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楼有承启楼,振成楼,振福楼。其中,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p><p> 奔着对福建土楼的好奇心,我们从厦门启程到永定参观土楼。在车上导游就很骄傲地给我们讲:永定土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承启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p><p> 历史是一面镜子, 翻开历史,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p><p>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繁,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p><p>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历史。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p> <p> 我们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一块硕大的巨石上刻着“永定客家土楼”几个字,石碑的后面就是那座最出名的“承启楼”,再往右边不远就是两座方楼和一些小的圆形土楼了,这些土楼建在一个比较平坦山坳里,被绿色包围着,前面是一条小河,后面就是大山了,这就是前临溪水,后靠大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一进入土楼,你立即就能感觉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温和的气氛。土楼院内还有一层建筑,也就是楼中楼,也是圆形的,四面可以进出,需用生活小商品都在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需要的生活用品,院内游人熙熙攘攘,好像是一个超市似的,大多数都是游人。</p><p> </p> <p>  土楼的都有伸出的房檐,人一圈可以走动,人很多,我只在下面走了一圈,感受一下土楼的威武,真是震撼,感叹古人的高超建筑技艺。这就是那有名的福建“承启楼”。它就是圈数、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被称为“土楼王”。承启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1.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计400个房间。整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就是这座土楼的真实写照,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p><p> 令人振奋,不可思议,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之前我在成都洛带古镇看过一座土楼,没这个规模大,也是一座独楼,比起这座土楼就逊色多了。走出这座土楼我们又去附近其他几座土楼,进行了参观,从建筑的规模上,质量上、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座土楼成为“土楼王”无可非议。</p><p> 承启楼里江恩庆老人他对承启楼的历史非常清楚,他就坐在土楼内,自豪的讲述着土楼的故事。他说:永定客家土楼大都分布在山地丘陵等山间谷地或分布于溪河两岸,这样一可以接近水源,二可以就地取材。土楼朝向大都是坐北朝南,在建筑上背阴向阳,这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北面背阳,且冬季刮来自蒙古西柏利亚的寒冷的偏北风,因而气温较低;而南面朝阳,阳光充足,且夏季炎热时,永定吹有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因此建筑上如果坐北朝南,一方面有利于通风,另一方面能产生冬暖夏凉等保温防潮的效果,还能起到不易繁殖细菌而少得疾病的良效。听了让人对古人的智慧称赞。“承启楼”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承前祖德勤和俭,下联:启后孙谋读与耕,横批:承启楼。厚重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不朽精神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反思。</p><p>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艺术殿堂。每一座土楼,又如同一个“大家族,小社会”。土楼内,居住在同一屋顶下的几十户几百人同祖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共楼梯、共庭院、共水井的和睦生活。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和家族的亲和力。而且,楼内的客家人,住着层数相同、开间面积相等、无明显朝向差别、更无贵贱等级之分的均等居室。平等聚居,反映了客家人融洽和睦的家风和平等团结的传统。</p><p> 在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车里,土楼的形状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奇特的方圆土楼,秀丽的景色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融合成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人的诗,一曲优美的歌,使人如醉如痴,心旷神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三坊七巷</p><p> 我们从厦门座动车近2个多小时到达福州,出车站坐公交车直奔“三坊七巷”文化街区,进入街区就有一条近百米的文化长廊,散发着古建筑的风采,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长廊两边都有长凳供游人休息,一看就是居民谈天说地的好去处。</p><p> 这条街伸向远方,就是三坊七巷中的南后街,街的两边就是有名的“三坊七巷”的分布区。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就坐落在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据有关资料记载: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市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p><p> 我们带着对古文化、古建筑的好奇,游荡在这条古老的街巷中,想知道这条古老街巷中的每一个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现在保留的就是古老的坊巷格局,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p><p> “三坊七巷”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p><p> 这里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这些老街、老宅、老街道、老建筑都吸引这我,我们走在街上到处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我们是自行游览,所以有时间慢慢地在这里游玩,细看这三坊七巷的每一处。</p><p>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p><p> 坊中不是大户就是衣锦还乡之人,其建筑豪华者居多,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保持着古建筑原有的风格。</p><p> 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位于南后街西侧。据关文字记载,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距今至少有七八百多年以上历史了。清帝之师陈宝琛曾经就住在这里,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台湾总兵甘国宝住宅、祠堂也在此。甘国宝(1709年—1776年),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这里就有甘国宝故居。清著名学者陈衍、何振岱都住在此,民国海军将领陈季良也居于此。进入里面,一路看过去,有接檐、门廊、六开门、进门屏风等,大院四周有墙相隔,墙中间开有石框门,门楣上绘有浮雕,灵羊、仙鹤雕于之上,还有长方形的泥塑门额,中间为三狮戏球图,厢房的八扇门全是楠木精雕细作,可谓是大户人家之上品,很是豪华。可见当年此地之显赫。</p><p>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有些门牌还在门上挂着,记录着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豸,其子许友、许宾,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荩臣,都是诗人、书画家。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学家,林佶精诗文,在中国印刷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诗人、著名藏砚家黄任,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在光禄坊早题巷1号赁屋居住。</p><p> </p> <p>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有石刻“鹤磴”,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显示着古建筑的特色。</p><p>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林觉民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冰心人称“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杨桥巷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因此此巷叫“杨桥巷”。</p><p>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巷口有对联曰: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枌榆。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严复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p><p>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据史载“以闽国育王塔院于此也”因得名塔巷,进入巷内早已不见育王塔踪影,但巷子的名称一直保留到现在,让我们知道曾有这么一个塔的存在。现在在此巷两头巷口都塑了一个小塔,是塔巷的一个历史标识。</p><p> 巷内和其他坊巷一样,也是一条一代有名人的人文坊巷,与这条巷子有关的,有开闽王王审知,宋代杭州知州陈襄,南宋知县陈肃,清王夑(知州)和王有龄(浙江巡抚)父子,海军将领叶伯鋆,民国陆军元老王麒,还有林长民、林徽因父女等历史名人。他们都在巷子深处留下了历史的足迹。</p><p> 巷口牌坊上写着一副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p><p>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门牌对联曰: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名鹊起,榕垣才望奋清时。</p><p> 有记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黄元方(280-375年)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837-920年)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七七事变”见证者,抗日英雄王冷斋也家住黄巷。</p><p>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与黄巢入闽有关。门牌对联曰: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p><p> 据说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安民巷”。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曾宗彦近代陆军之父,他就居于安民巷。巷内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顾名思义,安民巷就是不骚扰老百姓,叫老百姓的生活安定有序,顺应老百姓的意愿。</p><p>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门牌对联曰: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p><p> &nbsp;</p> <p>  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p><p> 吉庇巷传说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p><p> 这些巷子大同小异,就是巷子里的故事不一样,巷子前都有一个大门,大门各不相同,门上方写着巷子的名称,两边就是针对巷子故事的一副对联,叫人看了就感觉有故事在里面。进入巷子都是户挨户、门挨门的老建筑房子,大户人家的房子大一些,大门修建的也不一样,名人的住宅也别具一格,叫人一看就一目了然,院落古香古色,保护的都很完好,充满了古文化的气息。</p><p> 南后街就是我们进“三坊七巷”那条街,我们走完这条街才知道这条街的繁华。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就是“七巷”,西侧就是“三坊”,是主要的商业街。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p><p> 走在这个街区内,可以看到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p><p> “三坊七巷”是一个古文化比较深厚的地方,有千年的历史,我们转了每一个巷子,都感觉很古老,老宅、老院、老门、老窗、老雕塑、老建筑,就连地上铺的石块都散发的古老的气息,使我们对这块地方产生敬畏。感受到古时的“三坊七巷”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出将入相的所在,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p><p>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在这些节点上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p><p> 我们要牢记历史,保护好古迹,让中华民族的古文化源远流长!记住这块古老的建筑——“三坊七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陈嘉庚纪念胜地</p><p> 不到厦门来不知道集美,不到集美来不了解陈嘉庚。集美村靠海,风景优美,厦门每年的龙舟比赛就在这里举行。这里的5月,已是花红柳绿,我们踏着轻盈的步伐漫步在海边,从龙舟池慢慢穿过,来到这风景秀丽的陈嘉庚纪念胜地,这里有陈嘉庚公园、陈嘉庚故居、陈嘉庚事迹陈列馆、陈嘉庚纪念馆、归来堂和归来园等,好在这些纪念场所都不远,相互连接,所以我们才有充足的时间在这里了解陈嘉庚先生。</p><p> 进入公园内,满眼尽是红柱飞檐琉璃瓦的亭台楼阁,它们一个连着一个随着曲折回廊成一条龙展布。公园内还有水池、曲桥、石栏、草地,结构排列令人舒心愉快。凉亭、回廊、小桥都被绿地鲜花衬托着,呈现着一种原始的传统建筑之美。园内栽植了大量大树古木,使各景点郁郁葱葱,游人入内大有古代遗风的韵味和感受。最具特色的两座大型雕塑,桃李芳菲群雕,伫立在公园内,一群学子仰望着集美解放纪念碑,其寓意深远。另外一座尊师重教荣誉牌雕塑着一根巨型蜡烛,其高9.9米,表达永久吉祥之意,又象征一把永远燃烧的火炬,是陈嘉庚先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和点燃自己、燃烧别人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缩影。</p><p> 鳌园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如大鳖,所以称之“鳌园”。大门有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墓三部分组成,三面环海。园内建筑全由花岗岩石垒砌而成,亭台、行廊、回栏及四周墙屏皆镌有名人题词或革命史迹、历史故事、百科知识等题材并加以雕饰。游廊长50米,有浮雕、影雕、镂雕等,游廊两边厅墙上的石刻是陈嘉庚先生当年亲自拟定的管理规则和参观规则。两边的石壁下面是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摄影图片展,上面是精美的青石浮雕,刻有中国古今历史故事画面。有详细的说明,左边“至诚道前知”下面的石刻分三部分,中间部分是“诸葛孔明马前课”的画面。前面是中国革命历史画面。后面是传统戏曲画面。“诸葛亮马前课”是左边雕廊的核心,也是陈嘉庚思想观念的生动体现,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尊崇和信赖,充分表现了关注祖国命运的赤子情怀。</p><p> 集美解放纪念碑高28米,纪念碑碑身上苍劲潇洒有力的“集美解放纪念碑”7个大字,是毛泽东于1952年5月16日亲笔题写。陈嘉庚墓背靠集美解放纪念碑,面拥大海,是陈嘉庚自己规划设计的。1961年8 月12日陈嘉庚逝世后,灵柩运回厦门安葬于此。</p><p> 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龟寿形墓由水磨石镶成,光可鉴人,墓碑为白色水磨石花岗石,墓形似马蹄,周边用青石浮雕介绍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p><p> 沿着嘉庚路前行,就能看到集美小学高大的教学楼和美丽的校园。陈嘉庚故居坐落在嘉庚路149号绿荫丛中,是一幢古村简洁的二层小楼。踏步木楼梯而上,二楼正中是会客室,以及西侧餐厅、工作室、卧室等,均是原先样陈设。室内桌椅油漆斑驳,陈旧傢俱和使用过修补过的物品,无不呈现出陈嘉庚的生活节约与简朴。</p><p><br></p> <p>&nbsp; 故居厅堂正中安放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并悬挂和排列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和全国侨联公祭陈嘉庚的悼词。故居二楼走廊外墙悬挂着 “陈嘉庚先生故居” 横匾,七个字苍劲有力,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承志所题写。故居的一楼为集美学校校史展览馆,以照片、图表、文字等形式,集中展示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过程与业绩。二楼为陈嘉庚的工作生活展室、遗物陈列室,以及其胞弟陈敬贤辅佐协助兄长陈嘉庚倾资办校、发展教育事业的事迹陈列室。</p><p> 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陈嘉庚先生故居西侧,为一幢3层楼房,第一展厅为“陈嘉庚生平”;第二展厅为“倾资兴学、情系乡国”;第三展厅为“纾难救国、民族之光”;第四展厅为“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 陈列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全面客观地展现了陈嘉庚一生旅居南洋艰苦创办实业,心系桑梓,倾资兴学办校育人,参加辛亥革命,组织支持抗日救国运动,回国建设新中国和参政的历史。</p><p> 在陈嘉庚故居前方,就是“归来堂”。它是一座具有闽南风格的单层建筑,白石砌墙,绿瓦盖顶,重叠翘角,朴素大方。归来堂由厅堂、会客室、厢房等组成,有文字描述是根据陈先生愿望而建,意在召唤海外游子归来之愿。</p><p> 归来堂前的庭院中遍布绿树灌木,大片草地上放置花卉盆景,绿色琉璃瓦的水中石亭,古朴美丽,可让人聚会赏景。花园中央,矗立着陈嘉庚先生铜像,左手握帽,右手执杖,目视远方,盼望着海外亲人归来,在深遽目光中透露出和蔼地期望。铜像后花岗石屏风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的高度评价:“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题词。</p><p> &nbsp;归来堂南面就是归来园,两者毗连。从归来堂南门到归来园之间是由花岗岩石板铺砌的大路,两侧是盆花卉盆景、灯柱、松柏,行行对称,整齐雅观,园内绿树成荫,鲜花满园,绿茵茵的草地上生机盎然,无不显示着归来园的美丽。愿陈嘉庚精神在中国大地上永远长青,源远流长。</p><p>&nbsp; 步入陈嘉庚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嘉庚先生手拄拐杖微笑站立,身后是蔚蓝的天空和浪花翻飞的大海。雕像由一块完整的汉白玉雕塑而成,小至嘉庚先生手中拿的礼帽、拐杖,都是整体雕刻出来的。纪念馆主体建筑三层,第一至第三展厅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生平陈列》,第四展厅为《在陈嘉庚身边——— 嘉庚现象诚毅同行》。</p><p> 文物藏品是陈嘉庚纪念馆主要内容。据纪念馆文字和图片介绍,先后在上海、南京、昆明、北京、重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方,征集到有关陈嘉庚文物500多件。</p><p>  在所有馆藏品中,最珍贵的是陈嘉庚的《南侨回忆录》手稿,堪称“镇馆之宝”。较重要的还有陈嘉庚遗嘱、陈嘉庚证件证书、陈嘉庚公私信函、陈嘉庚工作和生活用品、集美学校“诚毅”牌匾、集美学校各机构印章等。每件物品都凝聚着陈嘉庚先生的心血,是陈嘉庚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p> <p>  通过参观陈嘉庚纪念胜地和纪念馆,对陈嘉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所到之处的美景已经不重要了,陈嘉庚那手拿礼帽拄拐杖的高大形象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主要位置,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的大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7岁隨父在新加坡经商,后独自经营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1916年后以橡胶园与橡胶制造业为主,成为东南亚橡胶王国开拓者,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p><p>&nbsp;&nbsp; 他用一生积累的资财,用于兴办教育,创办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与厦门大学,创办和资助了中国近百所学校与海外许多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他对中国的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中国的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人们赞誉他“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毛泽东称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p><p> 他是中华民族最忠诚的儿子。在中国和东南亚遭受侵略、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无私无畏,以天下为己任,领导南洋一千多万华侨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他追求公义、不惧强权、明辨是非、公忠诚毅,不论身处顺境、逆境,一以贯之;是华侨史上第一位超越地域、语言、阶级局限的华侨领袖、是屹立于亚洲的巨人,无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p><p> 他的一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一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生涯中,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富强做出卓越贡献,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陈嘉庚先生都有很高的评价。“嘉庚精神”超越时代,属于海内外炎黄子孙,属于全人类。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嘉庚精神的旗帜将世代飘扬,传承永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厦门老院子</p><p> 老院子景区是新打造的旅游景区,没有自然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及神游华夏大剧院两部分,主要通过闽南渔家百姓寻常的生活场景,讲述下南洋几代人的生活、创业经历,集观赏性、体验性、文化性于一体,从多角度展示闽南当地的渔村文化、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南洋文化以及寻根溯源的始祖文化。</p><p> 这些文化的展示都是以实物、雕塑、故事或画面的形式展示的。院子边的稻草人,大门边的渔船造型,比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渔民生活背景,令人深思。</p><p> 渔村文化区:夕阳西下洒落在院子前的大榕树下,光影稀疏跳跃不止,远处海平线上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自汉朝以来各国频繁往来,民族文化丰富。闽南地区东临大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闽南人很早就开始发展商贸,进行海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生动刻画了百年前闽南渔家百姓寻常的生活场景,用故事将各个场景串联起来,从多个角度展示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南洋文化,诠释海上丝绸之路显露的岁月沧桑以及留下的厚重人文历史。</p><p> 在风情园建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妈祖”水中显圣的大型动态音乐景观,妈祖神像高32.3米,加以新颖奇特的灯光、音乐、舞美及移动平台的巧妙结合,将吸引海内外众多的妈祖信众来此顶礼膜拜。</p> <p>  闽南沿海乡人多往海洋发展,但海洋生涯风险较大,故多数拜仰神明来保佑,尤其航海人依靠“妈祖”导航,宽慰旅怀,祈求平安。妈祖是海峡两岸人民虔诚信奉的海神,闽台一体,信众之多,有如过江之鲫,故有“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p><p> 据记载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之时,为了谋生,改变命运,谋求发展,躲避战乱,闽南地区的老百姓开始下南洋,很多人在南洋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发展后不忘故乡,如陈嘉庚先生就是在海外发展的典型。</p><p> 在闽南有句话叫爱拼才会赢,闽南人就是这样,干什么事都有一股子拼劲,冲劲,干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永远不服输,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歌曲“爱拼才会赢”几乎家喻户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正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性格的生动写照。</p><p> 老院子里的故事还原了闽南人下南洋打拼的生动情景以及南洋打拼归来后回报家乡的爱家爱国情怀。翻开历史的篇章,当我们探寻闽南人足迹的时候,不仅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能深刻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中西文化融合。</p><p> 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p><p>  老院子展示的宴请全村的长桌宴、重修宗族祠堂以光宗耀祖、闽南独具特色的婚庆习俗还有闲暇娱乐土城炮砸灯笼等游戏,让我更好的认识闽南人的生活习俗。生动再现了闽南地区特色民俗文化。</p><p> 炎黄子孙,华夏文明。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一千余姓氏。历史上,黄河中下游中原多次发生内乱、战乱和北方民族的入侵,难民开始进入福建,成为最初的闽南始祖。</p><p>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寻根溯源建有中华姓氏文化园,包含先祖殿、始祖殿、姓氏起源殿和家训堂。看到这些姓氏的演变和展示,使我对姓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前只知道百家姓,不知道姓是怎么来的,通过始祖和姓氏这一纽带,使我清楚的认识到,姓氏可以起到凝聚国人力量,让人们受到爱国、爱乡、爱家情怀的薰陶,还可起到追族寻根的作用。所以牢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很有必要,“不忘祖德,不舍亲谊”,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姓氏文化。</p><p> 红砖古厝是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对建筑很有讲究。而中原一带 “院子”作为中国建筑主要形态,从《楚辞》记载的“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已历经近2500年。沉浸在仪礼、规范和自然意识之中的院子,早已内化为中国文化基因。</p> <p>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取名“老院子”,古朴中融合中原院子文化基因,建筑风格采用闽南最具魅力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上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浓缩表达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静、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p><p> 老院子虽然是新建的景区,但展示的都是古老的生活器物,如稻草人、渔网、渔船、古老的碾米方式、农耕具,农耕方式、石磨、弹棉花、织布、织渔网等、还有闽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 叙说的都是过去人们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有些器具我们见过,而且用过,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习俗。而老院子把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情景用文字和实物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使我们更加真实的了解过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再现华夏文明。衷心祝愿老院子把华夏文明永远传承下去。</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