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课堂——观点采择能力

林林

<h3>同学们,大家上午好!</h3><h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小知识——观点采择能力。</h3> <h3> 观点采择能力</h3> <h3><b>观点采择能力</b>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h3> <h3>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采用两难故事研究了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塞尔曼根据儿童的反应,将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h3> <h3>阶段0(3~6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h3><h3>儿童不能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h3><h3>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他人的想法,其他人也都会这样认为。</h3> <h3>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约6~8岁)。</h3><h3><br></h3><h3>儿童意识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有所不同。</h3> <h3>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约8~10岁)。</h3><h3><br></h3><h3>儿童意识到,每个人都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仅知道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能够意识到别人的观点。</h3> <h3>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h3><h3><br></h3><h3>儿童可以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且知道他人也能够这样做。能从第三者、共同的朋友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相互作用。</h3> <h3>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12~15岁以上)。</h3><h3><br></h3><h3>儿童认识到存在着综合性的观点,而且也认识到“为了准确地同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每个自我都要考虑社会系统的共同观点。</h3> <h3> 个人图书馆</h3><h3>塞尔曼做的“霍莉爬树的两难故事”</h3><h3>  观点采择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下面是一个儿童社会观点采择阶段测试,是塞尔曼做的一个“霍莉爬树的两难故事”测试.</h3><h3>霍莉是一个8岁的女孩。她喜欢爬树。在邻居所有的孩子中她最会爬树。一天,当她从一棵高树上爬下时,从离地面不高的树枝掉了下来,但没有摔伤。她的爸爸看到了,他很担心,要求霍莉以后再也不爬树了,霍莉答应了。后来有一天,霍莉和她的朋友们遇到了肖恩。肖恩的猫夹在了树上下不来了,必须立即想办法把猫拿下来,不然猫就会从树上摔下来。只有霍莉一个人能够爬上树把猫拿下来,但她记起曾答应爸爸再也不爬树了。</h3><h3>问题:</h3><h3>1、霍莉如果没有帮肖恩,她会感到怎样?</h3><h3>2、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了,他会感到怎样?</h3><h3>3、如果霍莉的爸爸发现她又爬树,她认为她爸爸会怎样做?</h3><h3>4、你会怎样做?</h3> <h3> 作业</h3><h3>看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于观点采择能力有了一定得理解。今天的作业有两个(做在心理小本本上):</h3><h3><br></h3><h3>1.对照“个人图书馆”中的两难故事,写出处于不同的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的儿童会对两难故事中的问题做出怎样的回答?</h3><h3><br></h3><h3>2.学习了这个知识点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至少举一个例子。</h3><h3><br></h3><h3><b>作业由各组组长于星期六晚上8点之前整理收集(拼成长图,标记姓名班级),收齐后交给心理课代表,心理课代表将作业分享在心理课代表群里。</b></h3><h3>这次的作业希望同学们能按时上交!</h3><h3><br></h3><h3>同学们,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也不难,只要你们认真思考,积极完成,对你们的思维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线上学习跟线下学习是不一样的,线上学习更考验我们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希望同学们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学科。</h3> <h3> 每日一句</h3><h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h3><h3>——古希腊·柏拉图</h3> <h3> 致谢</h3><h3>最后感谢州溶江中学的肖倩老师提供的帮助和建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