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医生,辛苦啦!”“王老师,加油!”“王医生,我们永远是兄弟”热闹的声音在感染性疾病科四病区此起彼伏。这是四病区的医护对共同战斗了一个多月的战友王志坚医生的深深祝福与不舍。因为他结束了在四病区的战斗,一天都没有休息又投入了成人发热留观病区的工作。</p> <p> 2月1日,因为新冠病毒的爆发夷陵医院院领导决定把中医科改为感染性疾病科四病区,中医参与治疗。肩负重任的中医人迅速筹备,积极投入工作。可是我们是中医科,面对全新的病毒没有经验,这时候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志坚医生知道后,立马申请来我们科进行一线战斗,同时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王医生的到来为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成了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病毒更有信心与决心。</p> <p> 王医生的妻子是宜昌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一名医生,在这个特殊时期,口腔科因为直接面对患者的面部,工作风险成倍增长。照顾家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王医生身上。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听到一线有需求,他仍然申请参加战斗。身为医生的妻子理解他,支持他。安抚好家里的孩子,仓促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后,他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65岁的母亲照顾,只身来到了四病区。</p> <p> 在四病区的日日夜夜,王医生亲自查看患者情况,采集病人鼻咽试纸标本。采集试纸时因为有刺激,有的患者会打喷嚏,飞沫直接喷到他的手套上、衣服上、面罩上。他仍然仔仔细细的采集完标本,没有一丝的害怕与躲避。采集结束后认真消毒再进行下一项工作,就是这种对自己负责也对患者的态度,让我们与患者都对他肃然起敬。有一位糖尿病足的患者需要每天换药,穿着防护服,带着手套和面罩,整个换药过程下来不仅腰酸背痛,衣服也会湿漉漉的,他从无怨言。多个患者在出院时都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隔离病房成立初期因为人手不足,也为了节约防护服,王医生进到病房忙完手头的工作后还会帮助患者打开水,送饭,甚至承担起清洁工作,打扫卫生,病历消毒等等琐碎的事情。就是为了让护理组的小姐姐小妹妹们安心做治疗,护目镜带久后会起雾,这对于静脉注射的操作要求就更高了。王医生的举动可以让她们更安心的护理病人。</p> <p> 他也在科室内多次进行病例讨论,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早日回归家庭。</p> <p> 在这30多天以来,我们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工作时是伙伴,下班后是朋友。没有因为他是西医我们是中医而有冲突隔阂,反而是中西结合大家取长补短、所向披靡。😊在病毒面前,友谊显得格外温暖。 </p><p> 如今得知王志坚医生要去成人留观区继续战斗,大家心中有不舍、有担忧,拉着含蓄的他照了张合影。 “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喝一杯。”“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好姐妹”。心底深深的祝福,化为一句简单的言语。</p><p> </p> <p> 要记得,总有一天,会有一束阳光驱散所有的阴霾,带来万丈光芒。面对新冠肺炎病毒,我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夷陵医院 健康家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