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侗乡 六

下里巴人

<h3>作者:吴硕累</h3><h3>朗诵:滕国庆</h3><h3>摄影:吴硕累</h3><h3>编辑:吴硕累</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别 具 一 格 的 侗 族 建 筑</font></b></h1> <h3>  通道县坪阳乡平阳村古侗寨、塘头古侗寨、莱阳古侗寨,还有皇都侗寨、芋头侗寨、平坦侗寨和步村侗寨等,构成了“百里侗乡文化长廊”。这里的鼓楼、风雨桥和人们居住的木屋,大多数保存较好,只有少数现代的钢筋混泥土平房交叉其间。彰显着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交融交替。</h3><h3> 步入侗乡,映入眼帘的满是古朴沉静的木屋,让你仿佛回到了原始的村落,或是走进了一个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行走在侗乡,每一条河流或是小溪上都有一座座美丽的风雨桥。每一个寨子里都矗立着一座高高的鼓楼。</h3> <h3>  行走在通道县百里侗乡文化长廊的几个古侗寨,总是感慨自古以来侗族人民的智慧。这些木屋无论是居住的房子,还是鼓楼、风雨桥,都是全木制结构, 不用一钉一峁,却十分牢固,就像我们汉族的亭台楼阁,皇家园林,也是不用一钉一峁就建成的坚固建筑。</h3><h3> 这些居住的木屋一般有三层,设有吊脚楼。第一层主要堆放农具、杂物。第二三层居住生活。住在木屋,最大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而且不潮湿,不用担心住久了会因潮湿而得风湿骨病。</h3> <h3>  走进古侗寨,最引人注目的是风雨桥和鼓楼。当人们在田地里干活累了或是遇上风雨,就坐在风雨桥里休息、聊天,同时,这桥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每一座风雨桥设计美观,既是过河的桥,同时又具有亭台楼榭之美,它与我们普通的光秃秃的石桥、钢筋水泥桥大不一样。初次来到这里,远远看上去,我们都以为那只是一个个亭子。殊不知,它既是桥,又是亭子。它通常由桥、塔、亭组成,除了桥墩,其余全用木料建成,靠凿榫衔接。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上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有的桥迄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依然魏然耸立。所以,风雨桥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h3> <h3>  每一个寨子的中央,都矗立着一座美丽的鼓楼。 这些鼓楼都很古老,有的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比如平坦村鼓楼,步村鼓楼,芋头侗寨鼓楼。有的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如平阳塘头古侗寨鼓楼有三百多年,马田村的马田鼓楼有四百多年了。但每一座鼓楼至今依然巍然屹立。这些鼓楼形状不一,有的是梯形,有的是宝塔形,有的是锥形。鼓楼的大小不一,高度不一。矮的有五六层,高的有十多层。无论哪一种类型的鼓楼都很美。鼓楼主要是人们在这里开会议事、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和大型文艺活动表演的地方。比如,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祭萨岁、尝新节、春牛舞表演、姑婆节、情歌节等等,几乎都在鼓楼前的广场上进行。据说,在古代,鼓楼主要还用于打仗。一旦有外敌入侵,人们就在鼓楼上击鼓报信,村民们就准备战斗,抵抗敌人。</h3><h3> 侗族人的木楼建筑,不但牢固,而且十分美观。 尤其是每一座风雨桥和鼓楼的每一层的屋檐都刷上白色的油漆,并在上面勾画了美丽的彩画,有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代神话人物等,将远古传说故事和民族图腾都记录到鼓楼和风雨桥上,使鼓楼和风雨桥更加古朴沉静和历史文化的厚重。而且,好多民居的屋檐也是如此装饰。在鼓楼和风雨桥的里面有各种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壁画。因为他是锥形、宝塔形和梯形,再加上白色的屋檐,远远看上去层层叠叠,有较强的立体感,更加魅力四射</h3> <h3>  不仅如此,伫立在城镇的风雨桥和鼓楼还装了霓虹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一座座风雨桥和鼓楼闪烁着各种美丽的霓虹灯,把风雨桥和鼓楼衬托得更加瑰丽无比。特别是贯穿通道县城的双江河,河上有九座风雨桥。其中,最大的一座叫廊桥,共有三层,十分壮观。这九座风雨桥矗立河上,蔚为壮观。每当夜幕降临,这九座风雨桥上的霓虹灯都亮了,五光十色,与河岸挂满霓虹灯的房屋一起倒映在河里,整条河都显得灯火辉煌,灿烂无比,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令你心旷神怡而又心醉神迷。这又给通道县城点亮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  关于风雨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h3><h3> 从前,侗族的祖先住在山腰上。寨里有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布卡,他勤劳能干,娶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姑娘培冠为妻。</h3><h3> 婚后,他们十分恩爱,经常形影不离地到田间地里劳动。寨里的人们个个称赞他们夫妻恩爱,过河的时候,连河里的鱼都伸出头,羡慕地张望。</h3><h3> 有一天,夫妻俩去劳动。过河时河水突然暴涨,一个浪头打来,妻子坠入河里不见了。丈夫和乡亲们沿河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妻子。丈夫天天伤心地在桥头哭泣。​原来,布卡的妻子培冠被嫉妒的螃蟹精抓去当妻子。​培冠不从,又哭又骂。</h3> <h3>  这事被住在上游的花龙知道了。它十分震怒,马上来到螃蟹精的住所。只见它尾巴一甩,激起了千尺巨浪。螃蟹精的屋子剧烈地摇晃。他以为地震了,慌忙跑出来。这时,花龙照准了螃蟹精打去,把螃蟹精打得头晕眼花,扑在地上起不来。花龙连忙把培冠解救出来,送至岸上,然后匆匆离开。</h3><h3>​ 当人们得知花龙救了这位美丽的妻子,万分感激,就把原来的小木桥拆了,重新在河上修建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上雕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并在桥上修建了亭子,供人们休息或避风雨。</h3> <h3>  大木桥建成以后,村民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典礼。这时,天空中飘来一片彩云,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遮风避雨,所以又叫风雨桥。</h3> <h3>  在侗寨的池塘里,你还会看到一个个矮矮小小的几乎是浮在水面的小亭子。这些小亭子只高出水面二三十厘米。它们不仅装点了池塘的美,而且非常人性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小亭子是人们给鱼建的房子。听侗族老乡说,侗族是一个非常爱鱼的民族。他们爱吃鱼,同时也爱护鱼。他们要让鱼像人一样在房子里面乘凉、休息、睡觉。我们顺着老乡的话语看去,果真有一群一群的鱼儿聚在每个亭子下休息呢。多么的人性化啊!</h3><h3> 侗乡的这些木屋、鼓楼和风雨桥,无论从设计到建造,无不诉说着千百年来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h3> <h1><b><font color="#ff8a00">朗诵者简介</font></b>:</h1><h3></h3><h3>滕国庆,网名: 云走雾去,男,1956年生,河南平顶山市人,英语本科毕业,平顶山卫生健康委退休干部 。2018年10月开始学习诵读,从此对朗诵朗读如醉如痴。愿我的朗诵能给你的文章插上飞翔的翅膀,愿我的声音给你的心情带去美的享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