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韵~“钟鼓楼”

英旋

<p><b>手机拍摄:英旋</b></p><p><b>手机型号:华为mate 10 Pro</b></p> <p><b>  前线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如火如荼,我们身处后方,宅在家里,时刻关注着抗疫的进展,时刻为奋战在死神边缘的一线战士揪心捏汗。同时,我们也不能消极的一“宅”了之,读书、看报、做美篇,做些自己喜欢的、有点意义的事情。于是就想到了2019年4月1日,我曾经去过的北京钟鼓楼……</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最北端,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初名“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79年)重建。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再次重建,后因雷击被毁。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第三次重建,样式保留至今。鼓楼为三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底层为砖石结构,楼体为木结构拱券式楼阁(外观两层,实为三层,三层为暗层),通高46.7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面阔五间,坐落在4米高的砖台之上,使鼓楼显得更加雄伟壮观。</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鼓楼是古都北京中心区的高大建筑,也是元、明、清三代帝都的计时、报时中心。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报时功能废止。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鼓楼坐北朝南,南面临街,可从北门而入。</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鼓楼东北角设有边门,内砌69级石阶可通上下,&nbsp;登楼石阶略显陡峭,一到二层的石阶已经采取保护措施,一来安全防滑,二为保全文物。快到顶时,回首下望,真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楼上转角处石阶保持着原始状态,经过数百年的踩踏,大部分防滑槽已被磨平,变得十分光滑。</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鼓楼内部气势恢宏,二层原本设置宋代的“铜壶滴漏”和“铙神”,用来报时,但在清初遗失。</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更鼓,古代报时器具。鼓楼内原有更鼓25面,主鼓1面,群鼓24面(因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而设置),现仅存残损主鼓1面,直径1.4米,鼓高2.22米,用整张牛皮蒙制。鼓面有多处刀痕,系庚子年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留下的罪证。</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87年,由北京民族乐器厂,按鼓楼原报时主鼓进行复制,鼓面直径1.4米,鼓高2.22米,用整张牛皮蒙制。该鼓层参加过第十一届亚运会“钟鼓齐鸣开幕仪式”和首届“北京文物节”开幕式。</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鼓楼二层陈列的25面更鼓,是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依照清代嘉庆年代的尺寸所复制。主鼓1面,高2.4米,口面径1.6米;群鼓24面,高1.6米,口面径1.12米。除尘列外,还定时举行击鼓表演。</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鼓楼二层东侧开辟了“古代计时器具展览”。展示我国古代用于计时方面的发明创造,其中“铜刻漏”在清初以前就是鼓楼的主要计时器具之一。</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铜刻漏”,鼓楼曾设;“铜刻漏”计时,现已无存。史书记载:鼓楼名曰齐政。上置“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地,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依据相关史料,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与苏州古代天文计时研究所成功研究仿制了“铜刻漏”。此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柜香漏”与“香漏风屏”,柜香漏是一种利用燃香计时的器具,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制作,因将计时用棒香放进柜子内而得名。柜体可保持棒香燃烧速度的稳定,提高计时的准确性,主要用于皇帝祭祀天地或祖先的大典中计时。“香漏风屏”亦是如此。</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碑漏”,我国古代计时器具之一,现已失传。这方碑漏系依据文献记载研制,高2.2米,宽1.4米,设若干个金属球。每个金属球沿碑漏内铜管下行击铙为24秒,36个金属球需14.4分(1古刻)。以此类推,3600个金属球滚动完毕正好为24小时。古人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掌握及时的精确度。</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展柜内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计时器具,令人惊叹。小巧玲珑的“被中香炉”,以燃香量计算时间。古色古香的“香篆”、螺旋塔似的“盘香”,则以香上所设刻度,准确计时。</b></p> <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博山炉”、“龙舟香漏”、“油灯计时器”均为古时计时精品。</b></p> <p><b>  “垂花门”,展厅内还展示了一座标准的老北京垂花门。垂花门是沟通四合院内、外院的门,俗称“二门”,它的两侧连接抄手游廊,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宅是接待外来宾客的地方,内宅则供家人起居。在封建社会,未出嫁的香闺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指“二门”,即指这道垂花门。</b></p> <p><b>  站在楼廊护栏前,向南可遥望同在中轴线上的景山万春亭,向西南可俯瞰什刹海的风光。</b></p> <p><b>  鼓楼院内的石桌、石凳均为鼓的造型,来到鼓楼,就来到了“鼓”的世界。</b></p> <p><b>  “钟楼”,位于鼓楼之北100多米处,北京南北中袖线的北端点。原为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又毁于火。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再次重建,两年后(公元1747年)竣工。</b></p> <p><b>  钟楼通高47.9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77.9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两侧山花均为琉璃砖拼制而成的金线绶带。重建钟楼时,为防火灾,整座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是一座全砖石的古代建筑。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  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钟楼碑一通。</b></p> <p><b>  “御制碑”,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钟楼竣工时所立。此碑为青石材质,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螭首方座,总高4.45米。碑额题“御制碑文”,碑的正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的《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文为乾隆皇帝所撰,户部尚书梁诗正书写。碑阴刻有《京兆通俗教育馆记》,刻于1925年,由京兆尹薛笃弼撰文,常德东方枂篆额,杭县许以栗书石。</b></p> <p><b>  底层基座的四面均有券门,内设75级石阶,可上二层主楼。主楼面阔三间,上有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覆顶,下有汉白玉须弥座承托,四面分别开一券门,券门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周围环绕着汉白玉栏杆。楼身之下为砖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b></p> <p><b>  攀过75级石阶,上到钟楼二层。楼里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b></p> <p><b>  钟楼的内部呈十字券结构,将天井、声道及传声融为一体,钟声通过建筑结构产生的共鸣,更加浑厚绵长,这在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史上堪称一绝。</b></p> <p><b>  “报时铜钟”,钟楼正中立有八角形钟架,悬挂“大明永乐吉日”铸的大钟,通高7.02米,钟体高5.55米,下沿直径3.4米,壁厚0.12~0.245米,重约63吨。该钟以其帝京定鼎之地位、精湛之铸技、悬挂之非凡、报时之功能著称于世,是目前世界上最早铸造、重量最重的报时铜钟,堪称“古钟之王”。钟体全部由青铜铸成,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都城内外,十里有余,莫不耸听”。</b></p> <p><b>  据说,当年建造钟楼时,皇帝下令铸钟,召集天下工匠来京。久铸未成,皇帝大怒,限期铸成,否则将全体工匠处斩。眼看限期将至,仍是屡屡失败,老铜匠华严心急如焚,其女儿华仙也寻思着“铸钟如此艰难,莫非缺少灵性?”铸钟这天,朝廷命官、大小工匠头领俱已到齐,几次取样,华严师傅均摇头,眼看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华仙姑娘冲到炉边,对爹爹说:“您看那天上是什么?”华严抬头望去,只见天上飘来一朵朵彩云。此时华仙纵身跳入炉中。华严一把没抓住,只抓下一只绣花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华严忍痛发出呼号:“铸钟……!”工匠一起努力,大钟终于铸成。</b></p> <p><b>  原来钟楼内悬挂的不是这口大钟,而是同为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铁钟,因音质不佳,而改用铜钟。原铁钟置于楼外墙边,后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b></p> <p><b>  “钟楼古代报时”,古代人把每夜划为五更(古代计时单位,每更次为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即黄昏戌时(19~21时)曰定更;入定亥时(21~23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1~3时)曰四更;平旦寅时(3~5时)曰五更,又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和亮更报时皆先击鼓,后撞钟;二至四更报时则只撞钟。每晚戌时定更,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b></p> <p><b>  钟楼撞钟报时,自有规律,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声。之所以要定为108声,因为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明朝《七修类稿》有载:“扣一百零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古代五日为一候,六候为一月,故一年七十二候),正是此数。”</b></p> <p><b>  站在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最北端的钟楼之上,南看鼓楼,北望奥林匹克公园奥运塔,四周景色尽收眼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