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川藏行之六康定至塔公镇沿途风光

公民

清晨从康定城出发,将翻越“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进入真正的藏区,欣赏藏区的异域风光和风土人情。 从康定城出发大都是爬坡,到达服务区休息休息,欣赏一下周边风光。 藏区卫生间的大蚊子 继续驱车前往“康巴第一关”。先欣赏沿途风光。 折多山到了!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 折多山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翻过了折多山后才算真正的进入藏区,折多山的盘山公路是名副其实的“九曲十八弯”,折多山最大的一个亮点莫过于远眺贡嘎山了,天气好的时候可在折多山垭口观赏日照金山之景。 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br> <br><br> 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以往,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折多山一线的地理地貌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强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且林木茂密、气候温润,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谷地特征。<br> <br><br> 折多山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基本处于华西丰雨屏带中,植被茂密,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地表水及河流对山体和路基的冲蚀和切割作用明显;折多山以西属亚寒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大陆性气候的交揉区,气候温和偏寒,亦多降雨,缓坡为草,低谷为林,且多雪峰及高山湖泊。<br> <br><br> 折多山上的花草 折多山的盘山公路是名副其实的“九曲十八弯”,折多山最大的一个亮点莫过于远眺贡嘎山了,天气好的时候可在折多山垭口观赏日照金山之景。 折多山是国道318线通往西藏的必经之道 ,也称进藏第一关。在山顶环视贡嘎群峰,山峦叠嶂,白雪皑皑,折多山是318国道(川藏线)从成都进西藏需要翻越的第2座大山(第1座大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山),在康定市境内,山垭口海拔高度4298米,站在山顶上,可以眺望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自从二郎山隧道的贯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我第一次登上海拔高度4298米 折多山垭口留 影纪念。 2020、03/01<br> 近日,在康(康定)新(新都桥)高速康定过境试验段K1标段升航互通立交桥梁工程,已经开始复工复产,该项目属于国家高速公路网中藏区高速的重要段落。<br> 跑马山1号隧道,其进、出口高差达到220米左右,是全世界进、出口高差最大的高海拔隧道,项目自2017年11月开工,目前已累计完成隧道工程5500米,完成桥梁工程30%,按照计划,一期过境试验段预计2021年底达到贯通条件。<br><br> 到时,从成都到新都桥将实现全程高速,正常情况下4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应对海拔四千多米的折多山,将采取穿山隧道,也就是说,以后经走高速至新都桥,再也不会翻越折多山,时间路程将大大缩短,以前的康巴第一关也将成为历史。 康定机场(ICAO:ZUKD;IATA:KGT)是一个中国四川省的民用机场,地处康定市折多山斯木措,海拔4290米。机场距康定市区约38公里。2007年10月22日首次通航。机场跑道长度4000米,为4C民用支线机场。机场跑道中心点海拔达4242.56米,其海拔最高点为4280米,是世界第三高海拔机场。 可满足波音737-700和空客A319等同等机型的起降要求,年客运量达33万人次,货邮运量达1980吨。 康定机场地处甘孜州首府康定县西北的折多山上,海拔4280米,是仅次于海拔4411米的四川省稻城亚丁机场、4334米的西藏昌都邦达机场的世界第三高海拔机场。<br><br> 机场的成功开通,是人类首次飞越“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也使康定机场成为最美丽的景观机场。 从山垭口下来前往塔公镇 从康定沿318国道向西行70公里左右到新都桥镇,中间要翻过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向北行33公里即到塔公。 高山开车缺氧人容易模糊,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这台车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侧翻了? 从康定向西,折多山是一条传统的藏汉分界线。从这条线由东向西,汉式或汉藏混合式的建筑风格呈逐渐减弱之势,而古朴的纯藏式风格却愈来愈鲜明,形式愈来愈独特。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川藏线是一条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走廊,而建筑正是这个区域里固有的群体性栖居符号。 新都桥我们没有停留 ,乘车而过,在乘车中拍了几张。 新都桥镇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辖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76.3公里。面积463平方千米,人口8638人。国道318、317线过境。 新都桥镇在国道318川藏线南北岔路口,其风光秀丽,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被称作“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川藏线上的各种文化都是受多种文化影响后形成的非典型原生态文化,有人把它称之为“杂居文化”或“混合文化”。而新都桥正是翻越折多山后由“关外”到“关内”的第一站,真正的康巴藏族就从这里开始,也是康巴藏族的木雅民居的重要展示区域。 新都桥的藏式民居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我们准备离开318国道,从215省道前往塔公镇。<br> 从康定沿318国道向西行70公里左右到新都桥镇,中间要翻过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向北行33公里即到塔公。 215省道有一段林荫道很漂亮。 这是塔公的雅拉神山,悬挂着的五彩经幡更加渲染了这里的气氛。<br><br> 如果你身处此地,你就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它是一座或一片圣山。塔公的雅拉神山,从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终年银装披挂,群云缭绕,与广袤的绿色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衬托,展示了一幅秀丽的高原风光。 圣山及其河谷里面十分的安静,偶尔有车辆从河谷边的公路驶过。 那些石刻经文还有那些悬挂的经幡却在寂静中喧闹。<br><br> 前面就是塔公镇了。从圣山开车过来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可见,圣山的位置就在塔公镇南边不远的地方。 塔公镇位于康定市西北部,距康定市区113公里。面积717平方千米,人口10070人。 塔公镇看山去不大,以2-3层小楼为主的建筑群,S215从小镇贯穿而过。街道显得干净整洁。在街道上走动的藏民不是很多,显得安静而祥和。 一路沿着公路走进小镇的纵深处,其实已经是小镇的最北端,看到了塔公寺。塔公寺大门前有一个挺大的广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车辆停在这里。可见,塔公寺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景点。<br><br> <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到塔公镇的目的是看塔公寺,初步了解藏族佛教。因美篇篇幅有限请看下一篇塔公寺。</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