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p> 2020年,没有重启键的一年。2月15日,新年还没有完全结束就接到医院赴湖北支援的通知。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做好了出征一线的准备。疫情无情人有情,既是任务也是义务。</p> <p> 2月16日,拎着沉甸甸的行囊,伴着领导同事的信任与关心,带着家人的支持与担心,忍住眼眶的泪水,毅然踏上了去往湖北的征程。</p> <p> 下午在呼和浩特机场候机的时候,除了加油鼓气,队员还互相注射了免疫药物,这一针真的很疼。但疼在我之身,慰在家人心。至少让家人可以稍微放心一些。</p> <p> 登机前,内蒙古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是否可以接受采访。原本不爱上镜的我,第一次勇敢大方的在镜头前说了几句,我知道家人和同事们都在关注着我,请你们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p> <p> 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是以这样的身份来到武汉。这里的气候远比我想的要潮湿,空气中充斥着压抑的气氛。路上除了来来往往的救护车,曾经繁花似锦的武汉也都留存在了银屏上,像被时间按上了暂停键。</p> <p> 来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理发,虽然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真的剪那么短,还是第一次尝试。同事们还开玩笑说,再也不用担心托尼老师剪坏头发了,随便剪吧,为了战胜疫情,牺牲了我的头发又如何。</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疫情当前,初来武汉的我们,没有喘息的空间,也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穿防护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道坎,原本就没适应气候的我们,厚厚的防护服更加让我们喘不上气。</span></p> <p> 我们被安排在江岸区优抚医院,经过简单的熟悉,就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跟以往不同,每个人的姓名只能写在防护服上。虽然患者不知道我长什么样,但是他们都知道,我是来自内蒙古的张晓颖,我与他们同在,一起努力战胜病毒。</p> <p> 在这里,我们做着医院里所有的工作。不仅是医护人员,我们还兼任送饭、打扫卫生、收拾医疗废弃物品等等,甚至还要帮病人剪头发。</p> <p> 渐渐的我开始适应在疫情一线的生活,虽然我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担心我的孩子在家有没有吃好睡好,但是我知道身后有一群同样也牵挂着我的人。除了同事的慰问,也有来自内蒙古的物质。第一次觉得快递包裹如此的亲切。</p> <p> 两个女儿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宝贝,还记得前两天收到了大女儿给我写的信,眼泪突然就忍不住了。甘为汝摘花,甘为汝盘发,甘为汝覆天下。我不知道女儿能够理解多少这词中的慷慨激昂,但是妈妈为了你们,身先立行。愿我的两个宝贝以后能够明白妈妈的责任和使命。</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的努力,2020年3月1日,内蒙医疗队送走了我们接手以来的第一位康复患者,临走时我们还约好以后来武汉看樱花吃热干面。</p> <p> 离开家已经半个多月了,除了思念、害怕,更多的是期待。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定会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