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文化图说

一隅阁主人

<p class="ql-block">a货祖母绿翡翠。</p> <p class="ql-block">  中华 玉 文 化 图 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和今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玉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着“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和好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浩然气魄。</p><p class="ql-block"> 玉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我国人民视玉如宝的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大家带来福气和祥和。</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玉有避邪消灾、富贵吉祥、保佑平安、延年益寿之传统内涵。更是道德、财富、身份、文化、品位等象征之物!</p><p class="ql-block"> 时在庚子新春二月</p><p class="ql-block"> 一隅阁主人</p> <p class="ql-block"> 一、玉文化成语典故举要</p><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玉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是真正承受了天地灵气的世间圣物。所以,玉首先成为古人与天地沟通的法器。《周礼》“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是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至今已有5100多年历史,在我国各个朝代均有使用,它是王权贵族身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句话出自《礼记》,意思是说这么重要的东西,不可无缘无故随便丢弃,要珍惜爱护,不可随便离开自己身体。其实,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君子,要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不要随便放弃你的道德底线。</p><p class="ql-block">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还包含着古人通过佩玉,节制男子行止的涵义。</p> <p class="ql-block">我如意 和田糖料</p> <p class="ql-block">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在古代,人们借以玉的性质来形容君子,如谦谦君子,温文如玉。玉的温润代表仁慈,坚硬质地象征坚韧,圆润的棱角象征公平正义,清脆舒畅的声质是一种美德。</p> <p class="ql-block"> 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出自:《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p> <h3>冰种翡翠,称心如意!</h3> <p class="ql-block">  温润如玉,意思是如美玉般温和柔润且有光泽。多用以比喻人的品性、容色或言语的温和柔顺。多用于描述男子。出自《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p> <p class="ql-block">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双方和好。比喻由战争转变为和平。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p> <p class="ql-block">  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出自: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p> <p class="ql-block"> 金枝玉叶,是形容花木枝叶美好。现比喻出身高贵的人士。出自《古今注·舆服》。</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成语和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欣赏习惯,表现人们善良的思想感情,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p> <h3>干青翡翠二龙戏珠</h3> <h3>和田玉长寿眉罗汉!</h3> <p class="ql-block">  二、中国四大玉知识概说</p><p class="ql-block"> 石之美者为玉,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质地细腻,坚硬有光泽,有一种似透非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玉是一个统称,被分为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翡翠属于硬玉,和田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等属于软玉。</p> <p class="ql-block">1,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余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为和田玉。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是,现在和田玉概念已经不是原来地域概念了,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为和田玉,而是同一类玉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包括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等都定在和田玉国标范围内。</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p> <p class="ql-block">广义和田玉,节节高升吊坠。</p> <p class="ql-block"> 2,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p><p class="ql-block"> 独山是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旅游风景区,出产独玉。</p> <p class="ql-block">3,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p><p class="ql-block">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p><p class="ql-block">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4,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p><p class="ql-block">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历代古籍中均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其后,《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文献,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玉天然之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可见藏玉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甚高。基于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使众多收藏者为之倾倒,故玉之收藏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我们珍惜。</p> <p class="ql-block">  收藏玉是一项乐趣,也是一门学问,其所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优秀的藏家应具备渊博的学识,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藏家在自我娱乐的同时,也可增值保值,有益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  附文一</p><p class="ql-block"> 翡翠是玉石的名称,俗称硬玉,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商品级翡翠玉石来自于缅甸,因此,翡翠又称之为缅甸玉。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也出产翡翠,如俄罗斯,日本,危地马 拉,美国等,但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能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p><p class="ql-block"> 原来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雄性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鸟为绿色,谓之“翠”。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就有了这个词:“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指岭南地区一种鸟类。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p> <h3>附文二,</h3><h3>南红玛瑙手串!</h3><h3>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常用作观赏物、饰物或玩赏物。</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