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七月流火,终于有幸携几知己,加入“游侠客”西藏全境游团队,亲身体验西藏的神奇魅力。打开相册,时时感受到那挥之不去的西藏印象。</p> <p>2013年7月17日,我们去西藏游的几个朋友,从南京出发,乘坐上海至拉萨的火车赴拉萨积聚。</p> <p>美丽雪山近在咫尺,车窗外景色目不暇接</p> <p>那曲车站:</p><p>那曲县,位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按照西藏人的说法,那曲是“挖虫草的地方”,那曲的虫草价格比其它地区要高出数倍之多。</p> <p>唐古拉山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5072米,唐古拉山口是西藏的门户,这儿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场。</p> <p>海拔四千多米高度的时候,许多旅友高原反应比较严重,车厢成为病床,靠吸氧来缓解身体的不适。</p> <p>火车抵达拉萨</p> <p>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p> <p>“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p> <p>磕长头成为一种乞讨方式</p> <p>八廓街:西藏人说,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p> <p>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商业街区。</p> <p>游侠客装备:游侠客赠送的“百变头巾”成为最好的抵挡强烈紫外线的有效武器。</p> <p>欲求合影,给一元钱即可。</p> <p>拉萨老人习惯每天到八廓街“转经”,就像内地老人的散步,我们是闲散的,他们(她们)是虔诚的,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p> <p>在拉萨看到一件稀奇事,施舍可以找零。在内地如果遇到乞讨者,没有零钱可以掉头走人,而拉萨可以拿整钱向乞讨者(一般见到磕长头的人都会给钱)找零。后来在庙里看到香客,在菩萨香台面前丢下一块钱,弯腰取走9毛钱,再一张张地布施到别的菩萨香台。</p> <p>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p> <p>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p> <p>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p><p>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灵塔祀殿,而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动中心。红白两色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特征。</p> <p>布达拉宫夜景</p> <p>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p> <p>唐卡:</p><p>来自藏语唐嘎音译,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长久以来被视作最具代表的藏族艺术瑰宝。在西藏虽然酒吧、商店、百姓家中……随处可以见唐卡的身影,在西藏博物馆文化艺术厅,展示着许多年代久远且绘制精美的唐卡,另人一饱眼福。所有展出的唐卡虽年代久远,但色彩依旧艳丽奔放。由此不难看出,绘制唐卡用料的考究,据说全部采用天然矿植物原料,保证了色泽鲜艳且经久不退。</p> <p>小昭寺外景</p> <p>小昭寺旁边的香味包子店里的酥油茶味道不错。</p> <p>甜茶馆遍布拉萨的各个角落。从大昭寺的周围到各个不知名的小巷子里面,你随处都可以找到各种甜茶馆,而且进进出出喝茶的人络绎不绝。导游告诉我们,喝酥油茶和甜茶可以减轻高原反应,于是我们也会三三两两地走进甜茶馆,像模像样地喝上一壶甜茶。</p> <p>川藏公路_拉萨至林芝。</p><p>途中_中流砥柱</p> <p>松赞干布出生地纪念碑</p> <p>当地盛产金矿</p> <p>林芝机场</p> <p>六世达赖(1683--1706)仓央嘉措,大家都记得他流传很广的《见与不见》,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极具才华、又最受争议的喇嘛出生地。</p> <p>林芝:</p><p>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p><p>林芝牦牛广场</p> <p>林芝石锅鸡名不虚传,据说,那个石锅在当地可以烹制出美味佳肴,出了林芝就不行了。</p> <p>米拉山口,地处拉萨市到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分界上,这里是拉萨——林芝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p> <p>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p> <p>格萨尔古堡(当地人亦称秀巴古堡),有1600多年历史,是西藏年代最古老、历史最悠久、古堡群最密集、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古堡群。相传是1600多年前松赞干布在征战中,为方便军队之间的联络以及屯兵和防御,修筑了具有统治标志的古堡群,其历史比布达拉宫还早300年。</p> <p>格萨尔古堡历史由人口口相传,边说边唱,娓娓道来。</p> <p>当地的土著居民讲,这里原有古堡七座,大致依据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现存较完整的为五座。格萨尔古堡背靠山峦,面对尼洋河谷,居高临下,为锁关要塞,虽历经千年风雨磨砺,依然雄伟挺拔,牢固异常。</p> <p>雅鲁藏布江大峡谷:</p><p>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大峡谷。河流穿过两座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谷底,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奇特的U字型大拐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p> <p>照片上的沙子是江风把江底的沙子往上吹,日积月累自然形成的。你信吗?反正我信了。</p> <p>哈达系上牦牛头,看来也要敬若神灵了</p> <p>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在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途中,我们有幸透过云层看到一眼。</p> <p>阿沛新村,或称阿沛村、阿沛民俗文化村,集中展示了工布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p> <p>阿沛村民家里喝碗酥油茶</p> <p>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p> <p>白颜色的藏獒叫雪獒,在内地比较少见</p> <p>羊卓雍湖,海拔4441米</p> <p>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p> <p>卡若拉冰川:</p><p>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传说是藏传佛教四大山神—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居住之地。</p> <p>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 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冰川前缘由于基岩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缘缓慢移动的冰层顶部发生张裂。冰雪沿冰层张裂消融,形成壮丽多姿的冰塔林,由于雪尘相间显示出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能工巧匠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p> <p>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p> <p>江孜古堡:</p><p>1904年4月,西藏人民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依靠宗山的地理优势,在这里与入侵英军进行了持续80天的浴血奋战。藏军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与围攻的英军激战,损失惨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卫宗山城堡的最后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后来,这场战争在电影《红河谷》中被重现,现在的宗山古堡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英雄城。</p> <p>藏民老人</p> <p>高原的气候,虽然已经7月底,当地的油菜花却开得正艳</p> <p>羊八井盆地,以地热资源闻名,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p> <p>扎什伦布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扎什伦布寺最具特色的当属每天下午三点举行的辩经活动。</p> <p>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扎什伦布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p> <p>罗布林卡:</p><p>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其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p> <p>帕拉庄园: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p> <p>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从山口向北眺望,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p> <p>纳木错:</p><p>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湖水清澈,与四周雪山相映,风景秀丽。</p><p>“纳木错”为藏语,意为“天湖”之意。</p> <p>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p> <p>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身临其境,无不感到心旷神怡。</p> <p>九天行程匆匆,我要和西藏说”再见“了。</p><p>拜拜,拉萨!</p><p>拜拜,西藏!</p><p>我会想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