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在天堂还做战友

乡哥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日,收到战友一条短信:“共同下过乡,一起去扛枪;参加反击战,一同保南疆;经历血与火,战友情谊长;退伍返家乡,打拼各一方;八一佳节到,更把战友想;短信表心愿,祝君身健康。”</p><p>这条短信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使 我想起了那绿色的军营,想起了南疆反击战的日日夜夜,想起了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想起了那身橄榄绿,想起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了我的连长黄志江……</p><p> 我翻箱倒柜找到了曾经上过战场的那身橄榄绿,穿在身上,又捧出连长黄志江的照片,庄重地放在桌子中间,我深情地望着连长:照片上的连长依然是微笑的面容,还是那秀气的脸庞,深邃的两眼还是那么闪闪发亮。然而,我的双眼却模糊了,想到再也见不到连长了,泪水不由地潸然而下……</p><p> 连长是安徽人,八一年在一次手榴弹实弹训练中,由于新兵紧张,榴弹滑手,冒烟的手榴弹竟向后边战士们的隐蔽地飞去,疏散已经来不及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连长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带着热爱,带着向往,带着二十八载的美好回忆,扑了上去,带着那并不魁梧的身躯扑了上去……几十条生命得救了,连长却倒在了血泊中。</p><p> 那一年我已经退伍,我是在八二年二月十三日的《河南日报》上知道这个噩耗的。开始,当我看到醒目的标题《记爱兵模范黄志江》,我以为是篇普通的报道,当我读完全文才知道这篇报道的份量。顷刻间只觉得心如刀绞、五内俱摧,我不相信这是真的,连长命大,不可能牺牲,就像上次一样,也是一次手榴弹实弹训练,一个新兵也是由于紧张,手榴弹滑手,只扔出了十几米,就在新兵发愣的一瞬间,连长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拾起冒烟的手榴弹向前扔去,然后紧紧地扑在新兵的身上。手榴弹爆炸了,新兵和连长安然无恙,我却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一幕,惊心动魄,就像电影里演的战斗片。当时,新兵紧紧抱住连长,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过后,战友们都说连长命大,是个福将,打仗时跟着他没错。可是老天爷这么不长眼,连长没牺牲在战场上,却……</p><p> 连长是个非常爱兵的人,他常说:“不会爱兵的人是带不好兵的。” 我忘不了,当战友生病时他端来了可口的饭菜;我忘不了,当战友受伤时,他星夜为战友洗衣裳;我忘不了,当战友们训练后无法洗澡时,他亲自动手修建洗漱室……我更忘不了,当我告别战友,即将踏上归乡路时,连长冒着风雪跑到车站,隔着车窗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小张,结婚时别忘了让我吃喜糖啊……”语气里充满了对战友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可谁知这竟成了我们的永别。</p><p> 后来,听说在追悼会上,连长身怀六甲的妻子紧紧地搂住连长的遗体,哭喊着“志江!你醒醒,孩子再等着叫你爸爸呀!……”在场的战友看着哭得像泪人似的连长妻子,悲不忍睹,也都失声痛哭……我听后很是悲恸和自责,悲恸的是我失去了一位这么好的战友,自责的是没能参加追悼会见连长最后一面。一连几天,我茶饭不思,夜不成眠……慢慢地在悲恸之余,又感到自豪和宽慰,自豪的是能有这样一位英雄战友;宽慰的是战友的情谊终于获得了极致的发挥,英雄的生命燃起了最美最亮的火焰。</p><p>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我擦了擦泪水,对着连长的照片敬了四个标准的军礼,默默地说道:连长,战友们不会忘记您的,您将与大地相伴,与日月同辉。您安息吧,愿我们在天堂还做战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