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平静,时至今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仍未结束。此刻的你,或许正为疫情牵肠挂肚感到揪心难安,或许正焦急难耐地等待着开学的讯息。这场战“疫”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个体的小小愿望,都与宏大的时代语境息息相关。疫情或许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但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未来的机会。</p><p> 十年寒窗,即将高考的关键时刻,对于高三学子来说不仅要应对各种政策变化,还要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下忧心忡忡地备考,确实是“太难了”!但我们相信,经历了这样一场战“疫”,在选择未来的方向时,我们定会更有敢担使命、敢负重任的豪情与理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p><p> 能做事的做事,</p><p> 能发声的发声,</p><p> 有一分热,</p><p> 发一分光,</p><p> 就令萤火一般,</p><p>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p><p> 为了鼓励每一束细小的微光永远以奋进的姿态前进,高三年级语文组特组织了“弘爱国之心 立青春之志”主题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以自己的行动或征文或画报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p> <p> 致所有逆行者的一封信</p><p>尊敬的抗疫一线的所有人员:</p><p> 你们好。</p><p>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当腊月二十八日,我背上书包回家过寒假的时候,我未曾想过,原本短暂的假期竟变得如此之长。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噩梦——新型冠状病毒来了。</p><p> 大年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上千人背起行囊出征武汉。接着,各省不断向武汉支援医务人员。我在视频中看到,钟南山老先生在人潮拥挤的车站逆行而上,老人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便是救人。</p><p>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批批年轻的医护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问回报,前往战场。每日高强度工作,穿着密闭的防护服,一身白衣,此刻的你们,是人们心中的天使。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你们弃一人家,保万人家。真正意义上诠释了希波克拉底的誓言——救死扶伤。</p><p> 在武汉抗疫期间,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爱心人士都奉献了自己的爱心。马云马化腾等企业家、韩红古天乐等艺术界人士尽力捐款,引领了中国团结友爱的潮流。还有那些最平凡却最令人感动的普通人,你们捐出了所有积蓄,却不曾留下自己的姓名。还有那些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甚至是小弟弟小妹妹,你们放下自己购买的消毒用品,口罩之后,转身就走,大众的评价是,你们的背影很帅。</p><p> 当然,少不了那些不顾一切赶来武汉为建筑火神山医院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是你们在和死神抢时间。还有那些外卖小哥四处奔波,为了让所有人员有饭吃,此刻的你们,为的不是金钱,而是生命。没有人知道你的名字,没有人记得你的样子。但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中华儿女,所有人都记得你们的身影,很美。更令我敬佩的是,那些24小时在各交通要道站岗,一丝不苟维持秩序的交警叔叔或是小哥哥。</p><p> 正是因为有你们,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的,我才能静下心来在家备考。生活本就不易,所有的宁静美好,都是有像你们一样的伟人替我们负重前行。</p><p> 我必须向所有的逆行者道一句,谢谢你。非典那年,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对那没有感受,更不明白你们为什么是天使。而现在,我明白了,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你们是真正的天使。白衣加身,以心为灯,守护生命。</p><p>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听说武汉的樱花开,粉红娇嫩,生机勃勃。愿病毒快点离去,春天到了,生物复苏,愿所有的人与自然友好相处。</p><p> 在前线奋斗着的你们,我们等待你们的平安归来。</p><p> 一名高三学生</p><p> 2020年2月18日</p> <p> 杏林不言,自有仁心</p><p> ——写给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p><p>亲爱的叔叔阿姨们:</p><p> 你们好。</p><p>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谨以此信表达我对你们的崇高的敬意。</p><p> 临近春节,家家张灯结彩,户户喜气洋洋,仿佛春节已经到来。不料,一场瘟疫由武汉爆发,迅速席卷全国,节日的氛围一下子陷入了阴霾。</p><p> 所幸党中央及时下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地紧急动员,制定实施防疫措施。而对疫情中心武汉缺少医护人员的情况,各地组织医护队伍,支援武汉。</p><p> 疫情,病毒,多么可怕的字眼。而你们奋不顾身,毅然在请愿书上签字,用生命最高贵的鲜红印上手印。不计报酬,临危不惧。</p><p> 在人们纷纷离开武汉的时候,你们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那离去的背影愈发崇高,你们便是人民心目中最美的逆行者。</p><p> “你在哪儿?”“在武汉。”“武汉?”“妈妈,我明年一定在家陪你。”几则短短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它道出了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心酸与坚毅。“共产党员跟我上。”这是一名医疗组组长的话,也是一名身患渐冻症的共产党员跟自己下的死命令。无论是年过八旬,依旧奋战在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还是为了救人而剪掉自己一头长发的护士,他们就是医护人员中一个个生动的写照。你说,穿上防护服就有了责任。你那被护目镜压出的深深的印痕,长期被汗水浸湿的手,无不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全国已经有三千余例医护人员染病,甚至还有几名医生因公殉职。但你们依旧向前,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心里想的只有救人,救人。</p><p> 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民族,不能没有希望,你们此刻便是最伟大的英雄。医者仁心,我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刻,但看到你们,我已明白其含义。所谓医者仁心,不仅指的是医术高明,救死扶伤,更指的是当自身健康也面临威胁时,不忘自己的天职,只为救人,不求名利。</p><p> 叔叔阿姨们,现在全国人民都牵挂着你们。如果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如果想家了,就用手机和家人说说话。我们相信,这次疫情,我们必胜。中华民族不缺少成功,从非典,到艾博拉,再到现在的新冠病毒,我们有信心打赢这一场防疫战。</p><p>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杏林不言,自有仁心。这是你们最美的风范,你们的名字可能不为人知晓,但你们的举动一定会永留于人们的心间。</p><p>祝战胜疫情,早日凯旋。</p><p> 高三学生穆佳琳</p><p> 2020年2月18日</p> <p> 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p><p> 高三、六班 柳晔煊 </p><p> 国有恙,民心痛。</p><p>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灾难,给全国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面对严重的疫情,我们痛未定而思痛:焉能对自然、生命不敬畏?须知:敬,才能生虔诚心;畏,才能生戒惕心。对自然、生命等心存敬畏,如此,我们方无愧于人生。</p><p>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正是我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个别人意而被无情砍伐。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敬畏自然。</p><p> 自然需要敬畏,生命亦然。</p><p> 如果SARS没能够让我们反省,那么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应该能引起反思了吧!这次灾难,把寒假变成了暑假,把很多人拘囿一室之内,束手无策之余,不妨请您反省、检讨一下自己:疫病的发生,只是一只蝙蝠,一个市场,一座城市那么简单的问题吗?被人类迫害,而惨遭灭绝的物种比比皆是,它们做错了什么,它们就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吗?敬畏生命,不只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应是对所有物种的保护。 </p><p> 除了敬畏,我们还可以这样做!</p><p> 生活即素材,危机即契机。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在血淋淋的教训中,面对生存的挑战,历经这场灾难的我们,要做的是思考,是学习,更是成长。在以后的自然考验中,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依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考题,需要给生存一个最好的答案。昨日无法重启,逝去的生命不能挽回,痛了心却鼓了气。惟有注入更多关切,心存敬畏,解密自然,顺应自然,稳健书写答卷,重新前行。</p><p> 痛定思痛,我们必须这样做!</p><p> 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自然,终有一天我们会和恐龙一样,成为历史的一页,但希望那一天,会晚一点到来。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才是人类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方法。不要再让野生动物变成野味,也不要等到灾难来了再醒悟。届时,一切都为时已晚,等待我们的也只有我们带给它们的:灭绝。 希望这场疫情风暴是一次凤凰涅槃,在经历痛苦磨难后,牢记沉痛的教训,迎接灵魂的洗礼,从苦难走向辉煌。</p><p> 重新启程,我们一定会这样做!</p><p> 疫情一定会被人类消灭,我们的生活也会恢复正常,期待街道车水马龙,期待人间春暖花开。我们重新启程,且行且珍惜。</p><p> 愿被永久困在了2020年的所有人安息!</p><p> 愿“战役”一线所有的勇士安然无恙!</p><p> 愿自然从不背离热爱、敬畏它的人们!</p> <p> 成长于祖国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对于更多00后而言,“家国情怀”或许成为了一种更生动的情绪。这次的活动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去感受身边的社会与生活,我们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尽管高三学子备考复习任务繁重,但我们坚信一定会同心战“疫”,同“屏”共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