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一、援疆教师</font></h3> 姓名:杨美章<br>性别:女<br>原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教育局<br>受援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第一中学<br>援疆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br>个人简介<br> 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数学高级教师,道县教育局中小学数学教研员。先后从事小学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34年,期间也曾从事过学校管理工作。热爱教育事业,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能力强,工作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挑战自我。<br> <h3><font color="#010101">二、援疆故事</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援疆故事</b></h1><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家国情</b></h1> 遥想班超告别家人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千秋伟业,青史留名;再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名垂千古。近思左宗棠抬棺出征,边疆是屏障;王震千军戌边疆,戈壁变粮仓;还有八千湘女走边疆,历经自然沧桑;当今万名教师援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治疆,团结稳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我的老舅曾经是参与新疆建设的一名兵,从小听他讲过新疆的美丽故事,于是,年轻时代的我,一直就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参加新疆的建设,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br> 如今的我,是一名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人民教师,也许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随着国家关于“对口支援新疆”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教育援疆”已经成为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这样的教育者带来了助力新疆教育发展的机会。2018年6月,我终于盼到了,等到了这样的机会!当我看到湖南省关于选拔援疆教师的通知时,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了!<br> 有人说:“援疆,你都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当奶奶了,图啥?”<br> 也有人说:“你在机关上班,又是高级教师,工资也拿到最高了,图啥?”……<br> 当我把自己决定去援疆的事情和家人说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都积极支持我。<br> 丈夫说:“援疆是好事,去吧,我支持你!” <br> 当警察的儿子说:“老妈,去吧,你援疆,我在广西扶贫,我们母子一起努力!”<br> 儿媳说:“援疆,去吧,家里有我呢!”<br> 家人朴实的话语更加坚定了我的援疆信心。援疆是我的梦想,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家人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同时,援疆也让我感受到身上肩负责任的重大,援疆不仅仅是一种义务、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两年的援疆,我会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勉励。作为湖湘子弟更应该时刻牢记,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湖南争光、为人生添彩,援疆不需要夸夸其谈,务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传帮带”。行动上,遵规守纪,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学上,和团队成员多交流沟通,多学习钻研;生活上,修身自律,耐得住寂寞,把民族团结融入到我的教育中。<br> 两年的援疆也许会遇到风风雨雨,生活会有些枯燥,但是,我无悔无怨!援疆将成为我人生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援疆归来的我,一定会更加坚韧、务实、宽厚、低调和包容。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担当,维护民族团结,弘扬社会正能量。<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 2018年湖南第八批援疆教师)</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师生情</b></div> 2018年9月9日,我兴致勃勃开始讲课。当我讲到“当x=2,y=6时,x+y=?”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回答说“8”,全班男同学不约而同且声音特别洪亮答应:“哎——”,然后全班哄堂大笑!这个女生平时就特别敏感,我看到了她的眼里满是委屈的泪水。此刻的我,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什么也没说,先冷处理。记得我们刚来的那天,我们参加了一位老师为他7岁的儿子举办的“割礼”宴,所以知道了新疆的一个习俗:孩子7-12岁就要行“割礼”。于是下课后,我把全班男同学召集到一起,问他们是否知道“割礼”,割礼意味着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知道啊!我们都已经行“割礼”啦!表示我们长大了!”我笑着说:“没错,割礼意味着你们长大了。今天的课堂上,我怎么有一种感觉:你们想当父亲了?” 同学们望着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我又说:“你们知道作为父亲,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吗?你们现在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角色吗?”他们说:“老师,我们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望着他们笑了。全体男生立马找到了那个女同学,对她说:“对不起,我们错了!请你原谅好吗?”我也对这个女同学说:“男同学是无心的,有点点小调皮,只是和你开玩笑,不是取笑你。你就原谅他们一回,好吗?”该女生害羞地笑了,点了点头。后来,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写着:“我爱您老师!”“我们喜欢您!”“老师,您真好!”等等。从此后,孩子们下了课就总喜欢围着我。知道我是来自湖南的老师,他们问长问短:湖南美吗?湖南有什么特产?湖南人吃辣椒吗?是不是有臭豆腐?湖南离新疆有多远?有的孩子还说:“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我去过”“我好想到湖南的韶山!”“我要考湖南的大学!”等。我们师生间开始无话不说。更有趣的是,当孩子们看我不高兴时,班上的则拉莱·买合木提同学就带着几个同学跳起了新疆舞逗我开心;班长热巴提·艾合买提是个特别开朗的孩子,总是笑眯眯的,放学回家总会陪同我一起走,边走边聊。艾孜海尔时不时会给点意想不到的惊喜;木夏热甫·帕热丁是学校国旗手,特别的顽皮,每节课都得惹出点小问题,但是总会依然觉得他那么的可爱而不会嫌弃他……<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2 杨美章与维族女生古丽米热)</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生生情</b></div><div> 那是2018年12月27日上午第二节课,一切照旧。跟往常一样,我来到八年级三班上数学课,习惯地拉开门,突然一个维吾尔族女学生口吐白沫,手脚抽搐。我被这突发事件吓着了,心砰砰直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种异常情况,之前从未遇见过。心里虽然有些害怕,但我还是临危不乱,三步变两步,跑到这位学生身边,抱着她,马上叫别的学生拿手机打120。全班49个学生一下子全都围上来,有的去叫班主任,有的去叫隔壁班的老师。突然有个学生很镇定地说:“老师!别动!抱着她一会儿就会好。”我紧紧地抱着发病的学生,她像婴儿似依偎在我的胸前。我一边抚摸着她一边跟她说“孩子别怕!有老师在,有老师在,你别怕,有老师在,你别怕,……”只见她脸色煞白,嘴里不断地吐白沫,全身颤抖,眼角流出眼泪。她病痛神情的那一幕,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个时候,班上学生不怕脏,纷纷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餐巾纸给她擦去白沫,边擦边抚摸着、安慰着、鼓励着……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那学生的病情慢慢地有所缓解,班主任和其他几个老师陆续也到了。在大家的帮扶下,发病的那学生被安全地送回家休息。接下来的课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平常喜欢追打,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关键时候一点也不含糊,遇事是那么镇定,那么从容,那么大气、那么纯真、那么无私……这种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精神在维族孩子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很欣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这是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托克逊一中教育的结晶。我从心底佩服这群孩子,尽管是寒风刺骨零下15度,但我的心却是暖暖的。<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3 杨美章与所授课班级的4名维族男生)</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家师情</b></div> 站在窗前眺望着冬天里季节,侧耳倾听着冬天里风的吟唱,那景色,那声韵,谁说冬天是苍凉的季节?其实,冬天正在寒冷的风霜中,积蓄着力量,在萧萧的寒风里吟唱着洁白的美丽和冬天的坚毅。<br> 援疆几个月,我们与受援学校的师生同学习、同活动、同集会、同教研。我们朝夕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当地的教育教学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我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我们的付出慢慢地被老师、学生和家长认可了。休闲很多老师、学生、家长教会我们在新疆如何选新疆特产,怎样做新疆特色小吃,手抓饭、拌面等等。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苏比诺尔的妈妈,开完家长会后,来到我的办公室,拉着女儿非得让我认苏比诺尔做我的干女儿不可。这个礼太重了,我这个妈妈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责把孩子们教育好,不把工作做好?零下15度的寒风腊月,苏比诺尔的妈妈怕我冷,又给我送来亲手自制的棉被。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这份情是民族之情,这份爱是民族团结的大爱!<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4 援疆教师与学生及家长2019年冬至过节包饺子互送祝福)</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战友情</b></div> 2018年8月底,接到省教育厅的通知,我们12名教师从永州市各县、区汇聚一起,满怀激情带着领导的嘱托和湖南人民的希望来到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进行为期两年的“组团式”教育援疆。千里之外,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12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工作、学习、生活处处互相关心,互相牵挂,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帮衬着。来疆不久,因水土、环境、气候等等不适应,宋秋林、文贻超两位老师相继住院。只要有一人住院,另外11人每天都轮着到医院看望,送上祝福,问寒问暖,病人的课大家帮着上。校园里、操场上、亲戚家,到处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有泪、有笑、有苦、有乐。托克逊的天气365天阳光灿烂,但大半时间,阳光下风沙铺天盖地,气候恶劣。<br> 有一天,我们去上班的路上,风沙突然来了,王晴、刘世英、宋秋林和我,四个人正好走在急转弯的风口空地上,没有任何可抓的建筑物和树,风吹得我们根本无法立足。纱巾吹跑了,帽子吹走了,自行车吹倒了,尘沙铺天盖地,狂风的呼啸声令人毛骨悚然。不知谁说了声,“手拉手、抱紧、闭眼、闭嘴”,我们四个人迅速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当时的感觉:身拴在一起,心更栓在一起。风沙过后,我们变成了泥人,但是,我们内心却是温暖的!<br> 还有一次,李海阳家没电了,独自去缴电费,十级大风刮起来了,不留情面的风硬是把这位年轻的小帅哥吹倒了。他滚了几个圈,最后被吹到一块大石头上,多处受伤。风无情,人有情。他被警察救了且送回住处。援友们知道后,纷纷过去安慰照顾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后来,我们共同商量着,以后上、下班必须三、四人结伴而行,遇到问题共同面对和解决。 援疆把我们的梦想联在一起,援疆把我们的心联在一起,援疆把我们的友情联在一起,我们没有扛过枪,但我们一起援过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5 新疆托克逊县一中工会主席付淑武等3人与永州12名援疆教师)</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分享美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四、视频分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五、援疆单位</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