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少华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援疆教师</p> <p>姓 名: 邝少华</p><p>性 别: 男</p><p>原 单 位: 嘉禾县第一中学</p><p>受援单位: 托克逊县第二中学</p><p>援疆时间: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p><p>个人简介:1976年11月出生,湖南嘉禾人,党员,理学学士,高级职称,嘉禾县第十二届党代表,郴州市第五届党代表,嘉禾县“明星教师”,郴州市骨干教师、新课改生物学科专家,省级奥赛优秀教练员。参加工作来八次获嘉奖,二次记三等功。援疆期间挂职托克逊县二中党总支委员、副校长,工作中展现了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业务引领作用,作风扎实,业绩突出,充分展示了湖南优秀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援疆故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援疆心语</p><p>&nbsp; 援疆工作接近尾声,内心颇多感慨。静下心来,用心体会,力求让这宝贵的支教生活成为自己教育人生和职业生涯的新起点。</p><p> 出发之前,听朋友介绍说托克逊是个“风水宝地”。“地”是指托克逊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吐鲁番盆地西缘,属南疆、北疆、东疆三疆交汇之地,是连接南北东疆、疆内与内地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流中转站。这里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风”指托克逊的别名“风城”,以风资源丰富著称,年均风速8m/s,最大时曾经刮倒过火车。一旦起大风,黄沙漫天,能把托克逊的沙土刮到吐鲁番,让吐鲁番下土,学校也会因此放“刮风假”。“水”指托克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表水较多 。托克逊本意为“九条河道”,县域内水源为北部和西部高山冰川融水,主要有白杨河、阿拉沟等六大水系,全县水资源总量5.96亿立方米。“宝”指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煤、原盐、白云岩、钨、硫铁矿等矿产资源41种,其中光煤炭储量就超过了100亿吨,而且多为特低磷、特低硫、高热量、高碳质动力煤。2018年8月初到托克逊,首先感受到的是极端干旱的气候。虽然是全国唯一零海拔城市,但空气极度干燥,使我们时常感到口干舌燥、胸闷气短。不少援友甚至出现了鼻子出血、牙龈发炎,嘴巴溃疡等症状,不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晚上睡不着。尽管再怎么不适应,我和我的援友们没有叫苦退缩,而是下定决心,牢记援疆的身份与使命,从加强体质锻炼开始迈出了援疆工作的第一步。自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没有间断,近两年来的持之以恒不但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好,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熔去了我的懈怠精神,熔去了我的沉沉暮气,让我生命的青春之火再次被点燃。现在回过头来看,托克逊的气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恶劣,两年来“刮风假”只放过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周末,刮起12级大风,一位援友不听劝阻,外出购物,结果被大风刮得抱住路边的大树才得以脱险,最后还是通过警察解救才平安回的宿舍。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除此之外,感觉托克逊的气候还是越来越好,特别是去年下期,还下了一场建县以来最大的雨,降水量达6.1毫米(托克逊年降水量5.7毫米)。今年寒假又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积雪近20厘米(有记录最高的是1977年的5厘米)。我想这些既是国家环保政策的结果,更是托克逊人民不断植树造林的成果。</p><p> 如果说刚进疆时感触最大的是气候的话,那么进疆之后触动最深的则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新疆人民的伟大。长期以来,“三股势力”煽动民族隔阂和仇恨,制造暴恐案件,严重危害新疆社会稳定。进疆之前只对乌鲁木齐七五暴恐事件有所耳闻,但随着援疆老师的长沙集训,进疆之后的入职培训,定期的安全教育和维稳演练,特别是亲身体验新疆反恐维稳“组合拳”和系列政治学习之后,才真正发现在进疆之前感觉很遥远、很模糊、很抽象的暴恐压力就在眼前,那种“危险就在身边”的感觉油然而生。两年来,我们积极参与各种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与新疆人民手拉手共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各种培训演练、各种联谊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切身感受到各族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两年的援疆生活可以说是在一线同“三股势力”作斗争的两年、在一线维护祖国统一的两年、在一线践行民族团结政策的两年。经历了援疆生活,才能真心觉得党中央治疆方略的正确;经历了援疆生活,才能真切了解新疆人民的伟大付出;经历了援疆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这句话的深意。短短两年援疆路,感觉自己的家国情怀无形之中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也让今天的我更加淡定、更加从容的面对一切。</p><p> 援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到祖国大西北去丰厚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工作,靠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彰显援疆的意义。</p><p>找准定位,以扎实的作风践行国家战略,力求在本职工作中争先创优,树立湖南形象。这是我的援疆初心。来到学校,我被安排任教高一年级四个班生物学教学任务,层次涵盖强化班到特长班。原以为轻车熟路的课堂,凭着自己近20年的教育教学积淀,不会有什么问题。进去教室之后才发现这边的课堂与内地的课堂是两回事,起初几堂课的尴尬与压力记忆犹新。因为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和生活环境不同,新疆娃娃不太适应我们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听不懂较长的句子,对一些我们认为是常见事物的名词也听不懂。我们也发现新疆娃娃的课堂行为极不规范,课堂准备不充分,课堂习惯不够好,学业基础较薄弱。根据这种学情,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重视学科教学转移到纠正学习习惯的重点上来。我从规范课堂行为,严抓作业习惯开始,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此,我把原来的一切资料归零,另起炉灶重新设计课堂思路。不依赖教参,每天花很长时间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加入新疆和托克逊元素激发学习兴趣,认真批改作业,课外挤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情况,不断摸索适合托克逊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感悟。针对维族孩子能歌善舞、热情自信的性格特点,我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关心每一名学生,辐射每一个家庭,和谐每一个民族……</p><p> 2018年9月中旬,我挂职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有一次,我在教务处看到学籍管理员拿着几百个身份证反复核实学生的学籍信息,我觉得奇怪,难道有很多重名吗?仔细一问才了解,维族孩子的姓名是按照发音写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写了不同的名字,光是姓名核实就是一个伤脑筋的事。为此,我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电子识别身份证、智能排课、无纸办公、网络阅卷、网络常态巡课,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管理方面,以课题《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研究》为载体,突出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动学校扁平制管理机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教研工作上,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为根本,以课堂现场为核心,以强化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多次组织教学质量月和教学比武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浓厚学校教研氛围,鼓舞老师们的钻研劲头。一年多来,我深入课堂听课评课200多节,利用评课机会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帮助年青教师尽快成长。根据发现的问题,举办《求真务实,深度教研》、《落实新课改理念,精准教学提质量》、《发现课堂之美,创造美丽课堂》等讲座,及时召开教学研讨专题会。针对习题课、复习课出现的问题,策划组织“说题比赛”、“复习课教学大赛”等活动。此外,我想方设法利用线上线下两座桥梁不断促进郴托两地交流交往交融。线上充分利用网络联校平台,积极策划开展两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励志等交流活动,基本实现内容全覆盖、活动常态化。2019年暑假,首次实现托二中高三骨干教师团队到郴州境内四所省示范高中进行为期一周的现场考察交流活动。身在大美新疆生活两年,我没有走过吐鲁番以外的景区,虽心有遗憾,但收获满满。先后聆听吐鲁番市“周末大讲坛”、托克逊县“潇湘名家讲坛”等疆内外专家学术讲座20余期,主动学习《大教育论》等理论书籍,记录了七本专业学习工作笔记;通过积极实践、不断思考,形成了2万余字的反思文字。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感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成长,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也更加的深入和务实了。</p><p>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回顾在新疆走过的这几百个日子,我曾经为这里教育基础的薄弱失落过,为远隔故乡万里的距离寂寞过,为社会形势的严峻担忧过,但更多的是为祖国边疆的安定繁荣骄傲着,为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自豪着,为各族人民心连心的亲密快乐着,为“两年援疆路,一生援友情”的真挚情谊幸福着!援疆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感谢新疆!感恩援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分享美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视频分享</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援疆单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克逊县第二中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