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栟茶举人徐述夔“野菊诗”第一首

南沙明远堂晓峰斋文集

<h3>乾隆年间栟茶举人徐述夔“野菊诗”第一首</h3></br><h3> <h3>(叶文瀚作)</h3></br><h3>南沙明远堂文生2020.2.29整理</h3></br><h3>摘自《一柱楼外集》</h3></br><h3>平原极目尽成空,只见霜痕湿几丛。</h3></br><h3>自入秋来贞晚节,最无人处对西风。</h3></br><h3>香传老圃疏篱外,影落斜晖淡月中。</h3></br><h3>凡物苟能循本性,何妨萧瑟寄蒿蓬。</h3></br><h3> <h3>(姚韧九藏)</h3></br><h3>翻译</h3></br><h3>广阔平坦的原野上,我(徐述夔)极目远望,一切草木都凋谢了,只看到霜痕沾湿的几丛野菊花。从入秋以来,菊花能傲霜耐寒,保持坚定的节操。在那最人迹罕至的地方,迎着秋风抗争着。看那破旧的园圃,稀疏的篱笆,菊花的香气从那里传出来。看那暗淡的月亮,斜射的光芒,菊花的影子落在其中。万事万物如果能遵循它的本性,就算受到冷落,身在草野,那又有啥关系呢?</h3></br><h3> <h3>(程可石藏)</h3></br><h3>浅析</h3></br><h3>徐述夔中举后,因有违碍字词而被朝廷取消了他考进士的资格。从此他郁郁寡欢,寄情山水,笔耕不辍,抒发烦闷。其实徐述夔本性就有反清复明的思想,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特立独行,而是当时文人雅士的一种普遍情怀,只不过他不善于掩饰包装,他认为做人还是遵循本性为好,哪怕自己受到排挤、冷落,也不丧失为人的“初心”。这种淡泊名利、坚贞志气的情怀在现代文人中已经十分罕见。相反,很多势利之徒为了证明自己是积极向上的,就经常用“要过日子”、“养家糊口”、“活在当下”之类托词来诱导仁人志士改变气节、同流合污,其实他们不过是戴着面具每天在名利场上出卖着自己的气节而已。栟茶在明末清初有着光辉的反清复明背景,这里有好几个烈士率领军民抵抗清军、保护明朝王子。有兴化名人感叹他们兴化没有人为大明王朝殉难,然而这里却有这么多仁人志士。康熙年间兴化名人李驎在栟茶寓居教书18年之久,此人反清复明思想极为强烈,他在栟茶教了徐姓、缪姓、沈姓、蔡姓等学生,对栟茶下一代人思想影响巨大。李驎离开栟茶没几年,徐述夔就出生了。另一个兴化名人王仲儒也多次来到栟茶,他和李驎声气相通,二人死后都因文字狱被乾隆皇帝开棺戮尸。徐述夔文字狱案虽然影响极大,但却与李驎、王仲儒案关系十分密切。</h3></br><h3> <h3>(顾灏藏)</h3></br><h3>2002年6月9日福建拍卖行有一幅字画,上题这首诗,尺寸57×34cm,估价RMB七千到九千,落款为宏斋陶冷月戏笔,此人为苏州籍民国著名书画家。</h3></br><h3> <h3>(陶冷月作)</h3></br><h3>民国十一年(1922)栟茶才子叶文瀚出版了《一柱楼外集》。东台著名文史专家程可石老师和安丰文史学者徐健先生都有《一柱楼外集》复印本。据南通文史学者顾灏介绍,栟茶徐述夔还有《一柱楼续集》,泰州图书馆工作人员查了馆藏书目,并未发现有《一柱楼外集》。据如东文史专家徐继康介绍,《一柱楼外集》就是《野菊三十律》,据说是从徐首发后人手上找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徐首发的诗作。1996年南通文庙市场有一位南通图书馆退休老职工卖旧书,他有一本徐一瓢题跋本,索价四百,实在太贵,再加上是民国刊本非乾隆原本,故而未买,当时一本刻本诗集才二十元。记得是南通学者徐一瓢送给张謇儿子张孝若的,字大如钱,写得十分精神!祖籍栟茶的上海某会会长姚韧九先生藏有其祖上抄本,十分清晰。</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aETfp0uF0EiFGRBucsKb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