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你我齐努力

流年似水

<h3>  今天是3月2号,庚子鼠年二月初九,星期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枝头上,玉兰已撩起她的白头纱,田野里,油菜花已绽放她的初黄,想必三小的花坛里也开始有娇羞的花骨朵儿吧!如果不是疫情肆虐,今天六(4)班的孩子们会穿上干净的校服,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像一群自由的小鸟早早来到学校开始晨读,开始新的学习。可是因为突然而至的疫情,湖北被按下了暂停键,喜庆吉祥的春节因为没有烟花爆竹的腾空绽放而倍显安静,繁华的街市因为没有川流不息的人车而倍显空旷,存货满满的商场因为没有挑挑拣拣的顾客而倍显冷清。因为疫情,孩子们不能如期上学不能在阳光下快乐奔跑,我们不能串门不能聚集,只能局促于一室之内,双脚止步于大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受到严重影响。</h3><h3> 契诃夫说,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胚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是的,唯有迎难而上,不回避不害怕,科学抗疫,勇敢抗疫,我们才能和千千万万的逆行者一起取得抗疫胜利。</h3><h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六(4)班的孩子们在全体科任老师的指导下,在爸爸妈妈的督促下,有规律地作息,有计划地学习,有信心地等待重返校园的那一天。</h3> <h3>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它是怎样侵入到人体的?要制服这种病毒,首先就得了解它,认识它。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孩子们纷纷拿起笔写下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h3> <h3>  当然,还有手抄报,这也是宣传科学知识的一个阵地,画笔就是孩子们的武器,文字就是冲锋号,疫情之下,国难之时,谁能置身事外?</h3> <p>  截至3月1日24时,浠水已连续9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湖北省以外的多个省份新增为零,奋战了30多天,终于等来了阴云慢慢散开的时候。我们会记住这个不同寻常的寒假,更会记住一个人,一个硬核人物——钟南山院士。他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勇于担责,敢说真话。他不仅亲临一线了解疫情,而且迅速作出精准判断,更是亲自示范口罩的正确佩戴之法。孩子们明白,读书最理想的目标就是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救国于危难之际的勇士,即使只能够做个普通人也要敬重崇拜,心怀感恩。孩子们要感恩的还有他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医护人员,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这连日出现的数字零,就没有各地逐步复工的好消息。</p> <h3>  突然而至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行程被阻止,开学日期被推迟,但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耽搁。越是艰难,越要想办法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h3><h3> 学校教导处及时制订了居家作息时间及课程安排,再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反馈及时修订,分年级、分学科召开会议,指导老师线上教学,使孩子们的居家学习更科学更高效。</h3><h3> </h3> <h3>  没有谁可以为你的将来负责,没有谁能一直在你身旁监督着你。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卧室就是你的课堂,饭桌就是你的课桌。唯有自律能成为你返校的底气,唯有坚持能成为你攀登的脚力。外抗疫情,内抗懒散、倦怠,两手抓两手都要赢。</h3> <h3>  长期用手机看屏幕,用眼过度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就做做家务、跳跳绳,没有强健的身体怎能抗击病毒?</h3> <h3>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智者在交流,那么趁此机会细细品读那本书吧,读不太懂也没关系,反正,我喜欢!</h3> <h3>  老师们在线答疑,耐心细致,认真批改,尽心尽责。</h3> <h3>  晚上9点多了,英语丰老师仍在听孩子们的朗读录音,仍在回复疑问。</h3> <h3>  网络传情缘, 尽管看不见老师,但六年级的所有孩子们能感受到老师殷切的目光。每天下午两点,直播范满满的范文潮老师会准时直播数学课,他清晰的思路、清楚的讲解吸引了六年级的孩子们,也安定了孩子们的心神:疫情之时,老师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再坚持坚持,我们重返校园就会见到最亲爱的老师!</h3> <h3>  作业优秀者和优秀小组。</h3> <h3>  一年之计在于春,抗疫不误学习,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成为抗疫大军中的一员,尽管所做甚微,但人心齐泰山移,我们相信,这场灾难一定会过去,所有孩子一定会平安重返校园。</h3><h3>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h3><br></h3>

疫情

孩子

抗疫

老师

学习

没有

我们

六班

校园

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