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年春节本人感觉是很麻烦的,尤其是家里有八十多岁的老人,许多的传统必须好好伺候,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传统繁文缛节渐渐成了春节的一部分。</h3><h3> 从腊月初十开始,外地的孩子要准备陆续回来,二妮微信说感冒了,如果不好就不回来啦。我也不太愿意让她来回折腾,就那么几天假期,但是去年春节她就没有回来。后来二妮又说感冒没事了,腊月二十八早上三点到邯郸西站。在这之前,儿子孙女已经到家了,大妮的孩子也放假回来了。基本齐了。</h3><h3> 年货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似乎淡些,去超市没人陪着,没人参考,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好,平常都这样,吃什么已然不是重要问题,问题是必须吃。往常年准备的多,孩子们正月十五前都开工了,冰箱里面总是剩好多肉食,今年就刻意的没多买,冰箱也没满,感觉满轻松的。腊月二十六买菜的时候,多问了一句小哥过完节啥时候开门,卖菜的小哥说要到初六七,因为每人送菜。心里还嘀咕,过年就该歇着,初一开门确实不人道。于是就多多买了蔬菜,足够一大家子吃十天的。</h3><h3> 今年农历二十九是除夕,这天,按照习俗,要到祖坟上去请牌位,我安排早上八点就出发回老家。这之前,每天晚上必看头条新闻,关注武汉传染病的事,但也没太上心,前期关于李文亮那八位医生的事,也只是知道,没太在意,但是二十七早上感觉不对劲儿,就给邯郸的婆家大姐打电话,要求取消正月初六的聚餐,大姐一听说,:还真是的,饭店那么多人,谁知道他们都见过谁啊,取消吧。搞定!</h3> <h3> 腊月二十八回老家的路上,又手机上看新闻,好像武汉那边的动静更大,这时,堂姐打电话过来确定去我家拜年的时间,突然感觉今年不要再来回串门了,但是当时没有回绝,又看了一遍关于武汉的疫情,果断给所有的亲戚挨个打电话,今年不要再到我家拜年了,虽然打这样的电话心里不安,但是隐隐的害怕,谁知道他们在外面打工的孩子都接触了谁又去了哪里?唉,打就打了,顾不得他们愿意不愿意了……</h3> <h3> 这中间告诉八十八岁的老母亲说今年亲戚都不来拜年了,因为有传染病,老母亲不悦:谁的病就是谁的病,谁的病是传染的?没太多解释。大年初一这一天,接到一个给老母亲拜年的电话,其他时间都没动静,正个小区都静悄悄的,没有车来车往人声鼎沸鞭炮齐鸣,感觉好清净,也不用惦记这个礼那个节的,不出去是因为武汉,不是不懂道理。心中还有点窃喜。老母亲也没催着起床放鞭吃饺子出去拜年……</h3> <h3> 虽然人没出去,但是并不是与世隔绝,个个群里依旧非常热闹,就是今年发红包的少了,年前有一个微友一直在群里说鼠年有灾还发了地母经,大家都不让他说,他还一直说。后来群主突然不让舆论疫情,接着,我们这边查出例,开始大家都私下聊,很快,政府就有了确切的消息,并且发病人的活动轨迹,因为是县城,大家谁都知道谁,但是恐惧开始笼罩我,接着,我们小区一家有和病人亲密接触者,大家私信在传,我给物业打电话,确定了这件事,心里更加焦虑,但是物业说已经居家隔离,吃饭由电力局值班送过去。心情略微放松。这时,小区的大门有人值班,出门要居住证。但是,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确诊病例,还有小区哪家被隔离的人家,好在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家的具体位置。</h3> <h3> 这时,关注武汉的消息铺天盖地,报警的八位医生,红十字会,潘石屹,韩红,被感染的一家人,各地医院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口罩,防护服……家里菜没了肉没了,二妮初四要返回杭州,姐弟再劝不让回去等等。我则准备出去买菜,再仔细的确认盘算怎么出去能最快的速度接触最少的人把菜买回来,口罩口罩没有,单位同事给送来五个口罩,他说是家里原来的,现在哪里也买不到口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捂严实了,八点出门,一付视死如归的气概。卖菜的门市刚开门,就我一个人,赶紧的抓菜,也就没有问价的习惯,买了两百块钱的菜,送回家,再去买肉,人也不多,老板说是有人家办事,才来开门,赶紧买,旁边的熟肉,赶紧买,赶紧回家。一切买妥到家,跟做了什么大事一样,感觉累的不行,其实就是心里紧张…… </h3><h3><br></h3><h3><br></h3><h3>今天先写到这里,有有心情了再写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