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日忆当年

何乐 而不为

<h1><br></h1><h1> 开学之日忆当年</h1><h3></h3><h1>&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天是2020年3月2日,本应该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却因疫情全国都不能到校上课,只能通过电化教育或网络云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其实,我感觉,适当的运用一下这种形式教学,也是一件好事,一来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二来授课标准也统一规范,再者呢,是否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一下教育战线的乱象,起到倒逼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呢?有点乱,还得捋一捋,说不清楚,还是回到我们上中学时的一件事吧!</h1> <h1>  那是1974年的2月间,学校还在放寒假,我接到学校通知,让准备一下,参加学校组织的宣讲团,去郊区农村宣传中央1号文件,时间很急,下午接到通知,第二天就出发。</h1><h1>&nbsp;&nbsp;&nbsp;&nbsp; 我仓促的准备了一下,其实也没啥准备的,一个不大的旅行袋(破旧帆布的),装件运动秋裤(运动员训练那种 类似灯笼裤),带双黄胶鞋,俗称 解放鞋。笔记本(可不是电脑哇,那时候还没产生呢),还有一个单军帽,那时候有个军帽戴还是挺时髦的。</h1> <h1>  出发那天,学校从工厂借来两台大客车,聚集的老师和同学们被分成两拨。李老师当时是年级组的组?长,也是宣讲团的总带队,戴个深度近视眼镜,说话铿锵有力,声音抑扬顿挫,陈词慷慨激昂,把这次宣讲活动的意义、目的,和具体分工及相关要求做了明确的说明。最后,还振振有词的说,宣讲团进驻马刚公社两个大队,一个是苇塘大队,一个是下寺大队。苇塘的苇 就是“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的苇,塘 就是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塘;下寺大队呢,不是低三下四的“下四”,而为“暮鼓晨钟,拾级而下”的意思。学究就是学究!</h1> <h1> 闲话少叙,大家坐上大客顺着西大道向北干去,过北铁道桥拐弯上哈大道,将近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下寺大队。</h1><h1>&nbsp;&nbsp;&nbsp; 下寺大队,地处沈阳东部山区的边缘,有点疑似丘陵地带,基本是大田为主,村庄不算富裕,那时候都差不多,人与人之间,地与地之缘,差别都不大。到了村子,八个人一组,负责一个小队。我和我们班的一个女生,九班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还有俩男(都姓吕 巧啦),俩女老师(杨 武,不知道是否有“耀武扬威”的概念?哈),被分到一个高姓的社员家,老师住南炕,学生住北炕。别误会,是东西屋。</h1> <h1>  安顿好了之后,我们去大队部吃午饭,高粱米饭,大白菜炖豆腐,吃起来还是挺香的(这跟宣讲文件有关系吗?),别急。吃罢午饭,各小组都聚集在一起,开始布置任务,先学习消化中央1号文件。说到这里还得插几嘴,现在概念的中央1号文件,和那时的不同。那时候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政治色彩很浓的,基本都是当年的阶级斗争新动向,政治斗争的新政策,路线斗争的新策略,思想斗争的新方法。斗争哲学嘛,而且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以后,每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都是关乎到农业 农村 农民的内容,简称“三农”问题。为啥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吃饭问题就是天大的事!</h1> <h3>&nbsp; 好啦,该说学文件啦。那年的1号文件,是批*批*,掀什么什么的新高潮。我们做为“1号文件”的宣讲团,白天帮助干点杂活,冬季,也没啥太忙的活计,晚上主要就是到各个小队念文件,讲材料,参加批斗会,捎带着宣传“农业学大寨”啥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次我们晚饭后,我们在一起讨论汇总宣讲情况,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河南马振扶公社中学一位女学生自杀的文章,起因大概是女学生英语考试,交卷时没答完,在卷子后面写了一句“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也当接班人”。后来遭到老师及校长的公开批评,女学生跳河自尽。其中心思想,就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酿成恶果。当时,我们的一个靳(别念成勒啊?!)老师主念报纸,恰巧,他还是河南人。报纸其中有一段,女学生她娘发现孩子出走,就到处找,一边找还一边喊,“小妮子,你在哪里?妈来找你,你回家吧!”,感情很丰富,语气忒形象,腔调更相符。我有些忍不住乐,还不敢乐,假装解手起身去了茅房!</h3> <h1>  小吕老师,是下乡回城念师范刚毕业到学校不足两年,书生气十足,看到大片的坡地,感慨万千,啊,啊的发出不少名句,还说,这地要是给大寨,那得多好,这里的社员咋不像大寨那样,修筑层层的梯田,为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多做些贡献呢?!岂不知,我们去的那个小队队长,刚从大寨参观回来,我们让他讲讲参观的感想,再说说队里今后的打算,没想到,老队长只是嘿嘿一笑,然后闷闷不语,后来,听说小队长也不干了不知啥原因,也许有说不出的原因。唉,那个年代,有许多难言之处,何说不是呢?!</h1> <h1>  还有一小插曲。一天晚上,在队部学习文件,休息时,有个72届的知青好说好逗,我们的女老师就说了一句,看你说话挺有意思的,你真是个”皮子”,那知青有点挂不住脸,走啦。过后,我跟老师说,不能说”皮子”,皮子是掏包的意思,什么”剋皮子” “挂马子”,这话都不能当面说,说“茬子”还行,还许洋洋得意呢!</h1><h1> 学生时代,还有那么一档子事。回想起来,批*批*,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有屁关系呢,害得我们上了四年中学,只学了一年半的文化课,到头来,连个毕业证书都没有!苦哇!</h1> <h3>说明:图片取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