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国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灵城镇光明社区棉麻小区临时党支部防控疫情进行时(抗“疫”系列一)

美友66954678

<p>鼠年的春节来得较早,却偏偏去的更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整个世界……武汉封城的消息不径而走,给倘佯在春节欢乐祥和氛围下的全国人民一记闷棍。</p> <p>灵璧境内交通管制、城乡封路、门店关闭,一切的一切,来的太突如其然。</p><p>1月31日我们接到通知到光明社区报到,2月1日午饭后的1点多钟,大家急匆匆地赶到光明大街西侧值班点上岗,“张勇过来,你就是棉麻小区的防控组长,我像是被抓车夫似的,推到了防控一线”。“还有你,来,跟我走,张冬红,第一巷;张均平,第二巷……”,事后我才知道这个咋咋呼呼的女子,是我们光明社区棉麻小区的网格员张春艳。</p> <p>1号下午至4号的值班至今令人难忘,一人一个巷口值班看守,就连吃饭或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随着市民的惊恐骚动,我们已难履职到位。情急之下,不知从哪得到了分管光明社区防控工作的徐中标副县长的手机号码,拔通领导电话后,我如实地向他汇报了当下的情况,防控一线的人员大量奇缺,必须马上解决。放下电话,我又给徐县长发了短信,他回复收到。情况马上得到了改善,2号下午光明大街的部分巷口(两头通,不易值班的)已用铁皮封死,两人一组一个值班点,我迅速调整了防控力量,这下终于松了一囗气。</p> <p>随着防控值班点临时党支部的成立,四级网格员职责的明确,防控工作渐渐有序展开。坚决打赢武汉阻击战,坚决打赢全国保卫战,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疫情人民战争,随着党中央的一声声号令,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了大畏的精神,24小时严防死守,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真正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从严、从实、从细,严格扎牢防控疫情网络。在“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光明社区棉麻小区的各个值班点严格登记辖区内的人员流动情况———出入时间、目的地、健康况状、即时体温、身份证号码以及联系号码等,除了详细登记人员出入情况外,值班人员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居民"非必须、不外出",“勤洗手、戴口罩、开窗通风”,“不聚集、不聚餐”,出行或说话人员间隔距离1米以上等安全防控措施。随着全国感染人数的不断攀升和县境内的大庙、黄湾、渔沟、高楼,以及县城汴水苑小区患者的出现,全县城乡氛围顿时沉寂下来。小区内的网格员、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穿梭于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保障着民众的生命安全。</p> <p>这是一个战斗的集体。灵城镇光明社区棉麻小区值班组,下辖4个值班点,由来自县人大、法院、发改委、经信委,以及税务、教体等十几个部门的17名公职人员,21名志愿者,以及1名社区工作者组成,他们承担着小区内248户,615人的防控工作。</p> <p>防控一线的玫瑰花。县法院的张冬红庭长一天到晚,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一方面在做实辖区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去院里办理防疫相关案件审理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小区网格员们纷纷建起了防控疫情居民群。一方面网格员不定期向辖区内居民,宣传防控政策与居民自我防护知识;另一方面,要求辖区内居民按日定时报告个人身体状况信息,做到随时随地了解居民身体状况。一次在值班点登记时,发现一些可疑信息,她不由分说,当即立断,与其他网格员一起连夜排查宾馆人员住宿信息。正是在她的带动下,小区网格员们严防死守,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人”。</p> <p>一巷组长焦亚林,巾帼不让须眉,在防控一线最紧张的时候,她带领大家一方面逐户排查居民区及门面房人员信息,另一方面个人带头在值班点看守到深夜是经常的事。2月15日,风雪中焦亚林和甘怀昌老人,依然奋战在防控一线,为值班组的其它防控人员树立榜样。在防控疫情稍有好转的形势下,她又马不停蹄地深入沿街商铺户之中,宣传指导复工复产工作。</p> <p>“小区值班点的守护神”———网格员刘凌云,不知什么时候在群众中纷纷传开。刘凌云严把居民出、入关,翔实做好居民出入时间、出入目的、身体状况、体温情况,到达目的地,身份证号码与联络方式等信息记录。一个多月来,她不厌其烦地登记着上千条居民出入信息。外地返灵,乡镇返城或县城内其它小区内人员,无健康证明想进入棉麻小区的,对不起,严禁入内。在她值班期间,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另一方面又苦口婆心地劝返了无数手续不全的返城人员,她真正成为值班卡点上的拦路虎。</p> <p>“社区工作铁娘子,辖区居民当家人”,这是大家送给光明社区网格员张春艳的一个雅号。她为人心直口快,坦坦荡荡,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一头跑着社区,一头跑着值班点,日复一日,她成了社区与值班点之间名副其实的联络员。提起辖区内的每一户人家情况,她如数家珍。关注辖区内的“汉返”人员的身体状况更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督促“汉返”人员上报体温情况,还要不定期为他们家庭采购生活用品。在疫情防控形势稍有转机的情况下,她又马上为社区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而奔波起来。</p> <p>防控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战争,必然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社区志愿者潘永志、胡桂斌、张灯志、潘永好、潘秀文、潘永杰、朱光辉、李兰、鲍素梅、吕刚、杨永、武虎,还有老同志王从访、甘怀昌,老党员张文友、朱兰俊等,一长串数不清的名字,他们是这场抗疫战争中最可爱的人。防控之初,老百姓对封闭管理不习惯,不理解,志愿者们与网格员一起走街串巷,挨门逐户宣传防控知识。为了控制人员外流,志愿者胡桂斌急中生智,把自己学校里的伸缩门拉来,封堵在棉麻小区四巷值班点门口。为了帮助辖区内居民更好消毒,还是胡桂斌,他又把学校的一个大木池子拉过来,安装在小区门口,每天洒上84液供群众脚下消毒(据说是全县值班点中,唯一的一个出入脚下消毒池)。志愿者潘永志、张灯志等,带领自家中的弟兄爷们积极投入防控一线,他们拉来桌子、板凳,供值班点使用,同时义务捐出酒精供值班点喷洒。潘永志又向自已朋友找来安全防护网安装在小区门前。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战争中,涌现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张均平与焦亚林夫妻共同参与,李振国与王丽夫妇共同参与、徐雪与李梦珠母女2人共同参与,卜召军与孙宇生父女2人共同参与,他们成为防疫战场上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高龄志愿者王从访、甘怀昌,老党员朱兰俊、张文友经常值班至深夜。说起他们的事迹,真是不枚胜举。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防控工作不断深入,网格员与志愿者一道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大家逐渐摸索出“小区居民出入证”、“上班人员与小区市民分类登记管理台账”、“网格员与居民联络群”等新举措、新办法,为强化管理提供保障。人民战争,人民参与,有这些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防控疫情这场战争必将取得最后的彻底胜利。</p> <p>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位党员终生课题。打赢防控这场战争,必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控疫情最关键时刻,棉麻小区值班组组长张勇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树立战胜疫情信心。牢记总书记2月3日讲话嘱托,关注小区内弱势群体生活,是他时常牵挂之事。在处理好小组内日常防控事务后,一有点时间他便与社区人员一道深入困难户家庭中了解情况,协助解决问题。一个多月来,他带领小组内40多位干部群众,奋战在防控一线。除自己坚守日常值班外,他还要巡察各值班点情况,统计汇总并上报辖区内人员变化情况。一个多月来,他接收各值班小组上报数百条数据,请示问题等信息,通过微信向上级组织报送上百条数据,以及问题反映等信息。通过微信工作群向4个值班点内所有值班人员发布防控公告、文件,以及工作提示多达近百条,及时跟进指导棉麻小区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开展。在全县防控疫情级别调整为低风险之际,少数值班人员出现精神松懈的苗头,他及时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要求大家提振精神,坚持不懈,号召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p> <p>随着疫情级别的调低,光明社区棉麻小区防控组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统筹坚持疫情防控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把“外防输入”与促进复工复产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由摸排居民区人员情况,转变到重点摸排门面店铺人员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上来。加强门面房复业管理,他们具体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业主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确保业主和从业人员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从快复产复业。二是要求业主加强自身店铺的通风、消毒等安全管理,确保营业场所安全卫生。三是要求业主对购物者,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不扎堆购物,登记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确保发现问题,能及时跟踪追索。真正做到促进经济发展和防控疫情"两不误、两促进”。</p> <p>春天的脚步姗姗,但最终还是来啦。随着城区内的部分公交恢复运行,门面店在创造安全经营的前提条件下日渐复业,往日空旷大街也出现了稀疏的人流,防控的曙光已初露端倪。待这场疫情过后,愿我们伟大的民族更加生生不息,愿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p> <p>张勇</p><p>2020年3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