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背景<br> 2020年这个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一家人都待在家不敢出去,爸爸妈妈延迟了复工,而我也被通知延迟开学至三月中旬又或是更久。我觉得这是我记事以来爸爸妈妈跟我“六目相对”最长的时间,我既开心又无聊,开心是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无聊是因为我很想老师和同学们。<br> 终于在2月中旬,老师让我们下载了“畅言晓学”APP,通知我们要在APP学习打卡。虽然我和同学们没办法在一起,但这个APP让我能每天看到我亲爱的同学做运动时可爱的样子、学习时认真的样子。 <br> APP有不同的主题作业,这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一诗一画,画表诗意”这个主题作业。但是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创作,只好请妈妈协助我完成,因为妈妈是一个事事都追求完美的人,从她严抓我写字我就知道了,我每次“鬼画符”的时候她就会变成母老虎,找她准没错。<br>二、开展过程<br> 妈妈先带我看了一集央视节目,叫《诗词大会》。我很佩服选手们的强大记忆以及他们对诗词的喜爱,还有康震老师通过绘画让选手们竞猜的环节,让我学到了什么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随后我们通过最近学的思维导图定下来创作步骤。</h3> <h3>Step1:选诗、定主题<br> 通过妈妈帮我梳理,我的思路清晰了一些。原来做一本诗集需要考虑这么多。第一步 “选诗”就花了我40分钟。我喜欢很多首诗,一共选了12首,让我只留下来4首太难了。我拿着这12首诗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后发现一个规律,我选的诗大部分都是写景的,有写春天、秋天和冬天,就差一个夏天了,于是我们又选了一首和夏天有关的诗凑成了四季,这样我们的诗集主题也就定下来了。<br>Step2:赏诗、定元素<br> 我选了《春夜喜雨》、《乡村四月》、《山行》、《雪梅》这四首,妈妈和我一起赏析了这几首诗的背景和大意,还有可能会出现在画中的元素。比如在《雪梅》的配图中,我们选定一支雪梅,背景陪衬的有雪山、结冰的湖水和一块被雪盖住的石头。在《山行》的配图中,有满山的枫树、歪歪曲曲的石头路、一个草屋和远山…………<br>Step3:上网查配图元素、完成草图<br> 妈妈带着我百度搜索了这四首诗有关的配图,大部分都是水墨画和素描,对于我这种画工不咋地的菜鸟实在是太难了。但妈妈鼓励我让我别害怕退缩,办法总会有的。于是我们花了一上午时间找了各种会出现在诗中的景和物并存在电脑里备用。同时,我们去京东商城搜索有关诗集的书,看看哪个出版社的排版比较适合我们的主题。最后我们选定了用水彩纸剪成圆形作画,这样看起来更文艺些。</h3> <h3>Step4:画图、上色<br> 为了不浪费家里仅剩下的两张水彩纸,我和妈妈先在草稿纸设计好底稿,最后再往裁成圆形的水彩纸上画。我第一次在这么小的纸上画画,而且得画完整的一幅图,比例很不好控制,妈妈在旁边一直陪伴我、指导我。完成一幅作品从草图—底图—上色—配诗就得花上大半天,真心累呢。</h3> <h3>三、分享展示</h3> <h3>四、完成感想<br> 通过5天的努力,五幅作品终于完成了。过程很艰辛但是收获满满。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不管纸张大小,整体版面都要整洁;落笔前要想清楚比例大小,结构松紧有致;配色要紧扣诗的意境等等;<br> 当然我也有很多不足,作画过程中我老是中间走开,借口上个厕所或喝口水、还有画画的时候太用力,一旦画错就擦,给纸张上留下很多印记,影响画作美观、创新思维不够,太依赖妈妈。<br> 通过这个有意义的项目,我一定努力改正不足,争取下个项目自己独立完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