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日记(21)

张曙光(深院无人)

<h3>今天是三月一日,武汉封城的第39天,小区全封闭的第19天。</h3> <h3>28日的新闻中,第一次看到疫情曲线图新确诊病例和治愈病例数出现交叉,按照那些股民的说法,是大好事,加仓的机会到啦(可惜我没来得及拍下)。可是420例的新增确诊数怎么也无法让人高兴起来,特别是看到今天再次攀升的565例新增确诊数,简直是让人郁闷到极点。</h3> <h3>朋友是一位豁达幽默之人,在距高不下的发病率面前无奈的感叹:都封城三十九天了,武汉市新增病例还有四百多,如果从去年12月份发现算起,这都多少代了?真的把人快呆成勺了…… 三十九天窝宅身,疫情累百未停轮。 而今已患恐冠症,瞅见公鸡也骇人。”<br></h3> <h3>我估计对此数失去信心的绝不是少数,这不今天的头条就开始有了说明。说是这些新增确诊人数80%来自于疑似病例。是否真实我不得知,自从疫情发生后,就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有一个变化我认为应该可以补充其真实性,那就是核酸检测疑似患者归零,我觉得应该是与武汉现在已拥有40家检测机构有关。</h3> <h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如何自己理发的关注率上升七倍。我认为肯定不准,远远不止这个倍数。</h3><h3>我的另一位朋友,是一个一贯生活的品味很精致之人,他现在最发愁的不是吃喝拉撒和能否出门,而是着急日夜渐长的头发无处打理。</h3><h3><br></h3> <h3>我的另一位发小大概是这样自己解嘲说,“”长就长点吧,艺术家的头发都长,可问题是照镜子一看,艺术家的味道不多,七长八翹到像个乞讨之人。”</h3> <h3>我家目前宅在屋里祖孙四代七口,三男四女。女性没负担啦,长了就扎起来,像我还省了染发钱💰,反正关起门来自己看自己。男人们就着急啦,紧接着就催生出家庭多面手。</h3><h3><br></h3> <h3>老伴技高一筹,对着镜子自理,效果还不错。儿子最无奈,在酷的发型,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疯长,基本是没了型,没招之下,选择让自己的媳妇下手,说实话那理出的效果真是不敢恭维。</h3> <h3>头发长的小孙子倒是很高兴,翘起的长发让他得到酷呆了的美誉。</h3> <h3>今天在翻阅资料时,发现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行业中,警察👮职业人员排在第二位。医务人员感染率居高第一,是因为与患者直接接触和早期防护受到诸多影响有关,而警察的感染确一定是与疫情爆发后他们坚守在一线,有限的防疫物资又到不了他们之手而致 。估计新增确诊病例中的那20%有他们不少人。</h3> <h3>今晚得到两个信息让人揪心。</h3><h3>一位朋友是年轻的老警察,自疫情以来一直值守在一线岗位,今晚他告诉我很累,背后发冷,像是感冒啦。这可是免疫力下降的显著信号,显然工作肯定不能停,我除了保佑帮不上一点帮,真是揪心。</h3><h3>另一位战友子女是警察,因履职而感染上新冠住院,孙女由战友老夫妇倆看护。可近期老伴自身重症日期严重需住院,一边是放不下的孙女,一边是不能撒手的老伴,两难让人几近崩溃。真的让人揪心。</h3><h3><br></h3> <h3>没有这场新冠疫情,我也不知道还有一个财新传媒。</h3><h3>传媒行业动荡起来历来波澜壮阔,但都远离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但一则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说明某养老院有11位老人死亡疑似新冠肺炎的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h3> <h3>报道的当晚,武汉就发出官微辟谣,同时还发出一条消息: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h3><h3>可三天以后,财新则推出更详细的报道,并且直接附上11名死亡老人的名单。这下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财新记者团队。</h3> <h3>胡舒立这位铁娘子,就是财新传媒的掌门人。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人家有多硬气。他们的大胆激进,也受过惩戒,但依旧初心不变,坚守至今。就说这次疫情中他们的条条新闻,哪一则不是让人震撼追忆。</h3><h3>胡舒立老总的一句话我深受感动,“这个社会要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她长的更直”。</h3><h3>我估计这场疫情后,胡舒立的粉丝大涨,反正我一定会把财新传媒顶置。又有谁不想听点真话呢。</h3> <h3>当今世界,估计睡不着觉闹心的已经不是武汉人。</h3><h3>据说美国🇺🇸等国家排队买口罩的壮观不亚于武汉当初的街景。</h3><h3>可咱有国家做后盾,有各兄弟省全力支持,很快改观啦。</h3><h3><br></h3> <h3>今天看到几则消息,我真是服气了中国企业。</h3><h3>五菱汽车🚙厂,居然可以把空余厂房变成生产车间,成为全球第一家做口罩的汽车企业。从想法推出到成品下线,20万个医用口罩😷,仅仅用3天。而让人泪目的不是口罩,而是口罩包转上的那句话,“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h3> <h3>其实这一场疫情中,这类现象大把,陕汽生产出护目镜,吉利汽车生产出N95标准的空调滤芯,红豆股份不产西服啦,直接改产防护服和隔离衣,而比亚迪则供货消毒水....。</h3><h3>这些众多的企业,说改就该,说捐就捐,毫不含糊。这除了企业自身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爱国的中国心。是中国制度培养了他们。我想如此转产,他国很难做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