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0,注定不平凡。<br></h5><div><h5>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她是双闰年,闰日(2月29日)又闰月(闰四月),公历366天,农历384天。她是时间之主给我们“日子”最多的一年。<br> 于我们而言,2020,是一个蕴含爱意的数字,这份爱意来自白衣战士前方奋战给我们带来的平静美好,来自高中三年中日子最长的年份给我们带来充裕的时间把过去所留的遗憾清零的机会,来自我们心中美好大学之梦因为有人呵护而未被打碎的感谢。<br> 高一,我们的梦刚刚出发,还有很多的时间让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选择。我们知道,要考上理想的大学,不仅要“学”得好,也要“填”得好,而对高一的同学们来说还要“选”得好。今天跟同学们聊聊怎么选课更科学,更合理。<br> 我们浙江新高考改革的序幕,是在2014年拉开的,那一年浙江省启动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与方案》。它的最大特点是“选择性”理念,坚持“学其所好,考其所长,教其所需,录其所愿”的浙江特色。<br> 据统计,全国拟在浙江招生高校1400多所,涵盖了2万多个小专业,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3%,而在老高考中,文科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新高考在扩大了学生选择权,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困难症”。那么,个人怎么选择科目更有效,更科学?</h5><h5> 我认为首先要读懂自己。</h5></div> <h5><b><font color="#ed2308"> 一、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有什么</font></b><br> 2020年拟在浙招生高校专业(类)选考要求见下表:</h5> <h5> 不限学科专业,主要是: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专业类别:语言类、设计(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人文社科类(法学、社会学、行动管理等)、新闻传播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师范类(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等)。</h5> <h5><b><font color="#ed2308"> 二、个人专业目标有什么?</font></b></h5> <h5><b><font color="#ed2308"> 三、未来职业招考的专业要求有什么?</font></b></h5> <h5></h5><h5> </h5><h5> <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 四、我的学科特长是什么?</font></b></h5><h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科短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长,关键在于你要善于发现自己,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也就是优势学科,因为新高考最大好处在于可以选择优势学科,我们在及早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后,学会扬长避短,合理进行生涯学习规划,做到强强组合,选择优势科目。<br><b><font color="#ed2308"> 五、我的性格是怎样的?<br></font></b> 性格各异,才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性格没有好坏,但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比如:性格文静内向适合研究,仔细谨慎适合财会数据,擅长交往适合经济、法学等,仁爱之心适合当老师、医生。<br><font color="#ed2308"><b> 六、我的职业观是什么?<br></b></font> 每个人都要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我的事业追求是什么,然后再来考虑我们的职业倾向与专业的关系。比如:同学想当医生,就要选化学、生物,甚至物理;想当警察就要选读政治;想当核研究专家,就必须选读物理。<br><font color="#ed2308"><b> 七、我有怎样的家庭文化?<br></b></font>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身上维系着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殷殷期望。所以 ,我们在选择专业时也适当考虑家庭背景,比如:父母家族企业希望子女继承并发扬光大,父母有自己理想的事业或职业希望子女继续从事等。<br></h5><h5>接下来,跟同学们聊下具体学科的选择建议。<br><b><font color="#ed2308"> 建议一 :如何正确对待物理选考?<br></font></b> 因物理报名人数2019届不到6.5万,省考试院实行了保障机制。据了解,2020届报考物理人数仍不到10万。<br><font color="#ed2308"><b> (一)必须选考物理学科的理由:<br></b></font> 1.将来高校专业肯定是要选择教育部规定的那19个门类专业。<br> 2.总分成绩优秀,目标要考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中科大、国科大、浙大等名校“强基计划”招生的,还是要选物理(虽然个别学校文科也招,但人数不多)。<br> 3.总分成绩偏弱,二段线(60%)也比较危险的孩子,选物理有好处(当然,物理学考不能是“E”等)。<br><font color="#ed2308"><b> (二)可选可不选物理的理由:<br></b></font> 1.对于总分确保能上一段线,且可以选择工科类专业的孩子来说,选择物理在将来填报志愿时拥有很大的优势。<br> 2.大学招生计划下达后,在学生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完成的。由于物理选的人少,很可能导致某些一本院校完不成一段招生计划,剩余计划是不能作废的,必须在二段继续招生。随着选考物理的专业招生计划数增加,选物理也很有可能“低分高就”。<br> 3 .男孩子有理由选物理,毕竟将来选择专业的余地比较大。<br> <font color="#ed2308"><b> (三)不必选物理的理由:<br></b></font> 1.将来肯定不从事工科(物理学科为主)类专业的孩子,就不要选了。因为选物理人数少,赋分制度下不划算。如法学类、财经类、语言类、新闻传播类、公安类等专业对物理是否选考要求并不高。<br></h5><h5> 2.女孩子能够不选物理,就不要选物理(个人意见)。因为物理专业选择是多,但是,女孩子将来大多会选择财经类、语言类、法学类、新闻传播类、师范类等偏文的专业。<br> 3.数学不好的孩子,也尽量不要选物理。物理学家基本都是数学家。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物理成绩好的,数学肯定是好的;数学学不好的,物理肯定学不好”(不一定对哦)。<br><font color="#ed2308"><b> 建议二: 选“政治+历史+地理”纯文科可不可以?<br></b></font> (一)从整体上来看,文科所能报考的专业比理科要少。<br> 1.经济学类(包括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br> 2.法学类;<br> 3.教育学类(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br> 4.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br> 5.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等);<br> 6.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br> 7.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等);<br> 8.农林经济管理类(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br> 9.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军事新闻等);<br> 10.社会学类;<br> 11.图书档案学类(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等)<br> 12.设计学类(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工业设计等)<br> (二)偏重于形象思维和记忆力好的孩子可以选择文科<br> (三)高考志愿80个专业,只有1个是有效的<br> (四)从学科所花时间上来看,选文科科目比理化更经济<br> (五)无论怎么选,都比原来大文大理时,选择余地更多<br> (六)特别强调一点:数学好的同学完全可以选政史类绝对胜出<br><font color="#ed2308"><b> 建议三: 教育部规定下的新变化有哪些?<br></b></font> (一)报考公安类专业,必须选“思想政治”学科。<br> (二)报考医学类专业,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化学+生物”,化学成为必选科目。总成绩优秀的,选考“物理+化学”;成绩一般的,选考“化学+生物”。</h5><h5> (三)报考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不必一定要“物理”,有历史、地理均可以报考<br></h5><h5> (四)根据教育部的新规,有了必选二和必须选三的要求。那么,学生最好是选择“物理+化学+X”、“化学+生物+X”、“政治+历史+X”、“历史+地理+X”的组合。<br> (五)成绩顶尖的学生(660分以上),最好是“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政治+历史+地理”,还是原来的大文大理组合比较好。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两理一文”或者”两文一理“比较好。<br> (六)“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专业通吃,但是,选择的却是最难的三门选举科目。 “政治+生物+X”是高二年级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最多的组合。<br> (七)化学学科在2020届和2021届出现大幅下降现象,要慎选。<br> <br> 我国古代哲人荀子也有“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的教诲。居家自守,宁静自学,审独自立的日子里,我们也要懂得君子“三省”:<br><b><font color="#ed2308"> 静坐关心,启迪心智的人生三问:</font></b>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既是对如何做好高中学子的现实认识,更是对如何做好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梦人的心灵思考。我从哪里来,是要我们不舍弃最初的理想,不辜负过去的努力。我到哪里去,是要提醒我们做一名读书明理的青年人,做一名敢于逆行的抗疫人。<br><font color="#ed2308"><b> 循序渐进,实现学习的三个境界:</b></font>境界一--知其然,指夯实基础,做好知识体系建构;境界二--知其所以然,指要会懂通纠,举一反三;境界三--何以知其所以然,指要发展学科素养、深度学习。<br><font color="#ed2308"><b> 持之以恒,发展习惯的三个层次:</b></font>第一层次为习自学始,无论是本能(吃饭、喝水),还是目标(读书、晨炼),习惯都要从学习开始;第二层次为习以致用,突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第三层次是习若自然,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指习惯。<br><font color="#ed2308"><b> 关注社会,抗“疫”学习的三个感悟:</b></font>感悟一,健康不仅为学习而来,更是为更好的未来而来;感悟二,灾难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并不只能带来悲伤与苦涩,也能带来重塑与光明;感悟三,生活就是一环扣一环,到了一个平台才有更高的平台去追求和实现。差距不仅体现在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无限选择的可能性。<br> 有一天太阳会升起在某个清晨,一道彩虹,一群人。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