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刘美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爱国就是做最好的自己</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高一5班班会纪实</font></h3>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333333"> 2019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br>&nbsp; &nbsp; &nbsp; 全国经济稳中向好、逆风前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font> &nbsp; &nbsp; &nbsp; <font color="#333333">当我们沉浸于2019的辉煌成就、回味着祖国70华诞盛典时,当我们家人团聚、欢度佳节时,名叫“新冠病毒”的敌人悄然而至,它来势汹汹,极具传染性。自此,全世界的目光看向了中国,投向了湖北,聚焦到了武汉,一场伟大的人民战疫就此打响。<br>&nbsp; &nbsp; &nbsp; 时事造就英雄,疫情当前,那些英勇的“逆行者”就是我们的英雄。</font>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333333"> 召开班会之前,班主任张超老师提前将“英雄”的事迹做成了课件,希望带领家长和同学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去寻求他们爱国的真谛。</font>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font><font color="#333333">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两位院士继“非典”之后,再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这是他们的“使命担当”。</font></h3><div><font color="#333333">&nbsp; &nbsp; &nbsp; 钟南山就是我们十四亿人民的一剂定心药,强大的定海神针。他透过假象嗅出了灾难来临的危险,他朝着睡梦中放松警惕的人们疾声呼喊:“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却只身一人前往。他的一声断喝,全国一片哗然,他力挽狂澜,挽救的生命千千万万。<br>&nbsp; &nbsp; &nbsp; 1月18日傍晚,钟院士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5点开往武汉的高铁,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实在是累了,他才闭目休息一会,到了武汉,他马不停蹄地开会,开完会,他又立刻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况。<br>&nbsp; &nbsp; &nbsp; 李兰娟是抗击非典的核心人物,她是人们公认的可以和钟南山院士齐名的人间“圣手”。无论是禽流感、艾滋病,还是03年的非典病毒,亦或是今日的冠状病毒……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病毒最猖獗,哪里就有中国传染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是她,以最快的速度向国人呼吁:病毒可通过口鼻飞沫传播,病毒可通过酒精和高温抑制。中国能够迅速采用酒精消毒和口罩防护,遏制病毒蔓延,这一系列应对的背后,正是这位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的老人。<br>&nbsp; &nbsp; &nbsp; 她被称作医学界的铁人,曾创下几日不眠不休辗转多地救治病人的记录。<br>&nbsp; &nbsp; &nbsp;他们就像一面挺进的战旗,迎风招展。<br>&nbsp; &nbsp; &nbsp; 他们就像一只冲锋的号角响彻云霄。</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fon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派出了多批医疗救助队,支援湖北,这是博大的“医者仁心”。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来到疫区,整天奋战在一线,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把死亡危险留在身边,把生的希望送给他人,用生命践行了从医的誓言。他们的故事让每一位聆听者动容。</h3> &nbsp; &nbsp; &nbsp;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于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 在这三十多天里,他往往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知道,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赢得时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中抢回更多地病人。但是,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十几公里外,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在另一家医院隔离。<br>&nbsp; &nbsp; &nbsp; “儿子,我是妈妈,但也是党员、一个传染病医院的负责人,别人不敢上我要上,别人不能上我还要上,这是我的责任和担当,责无旁贷。”“儿子,原谅爸爸妈妈,我知道你的很多同学,在这时比平常幸福,他们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们什么都不能为你做……”这封信来自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马莉,她和同事们为了抗击疫情,平均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吃住都在医院。丈夫在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由于疫情防控,也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儿子独自一人在家,虽然正值高三,正是需要父母给予最有力后勤保障的时候。可是,疫情当前,作为医务人员的她和在社区一线工作的丈夫,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br>&nbsp; &nbsp; &nbsp; 李慧,95后,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普通护士。哪怕她对于肺炎始终有些害怕,但在医院征集志愿者时,她毅然要求调到一线的呼吸科去工作。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诉她的家长,不要让他们担心。“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不止李慧,还有无数年轻的医护人员,在父母的眼里,她们还完全是个孩子,但现在却要走上真正的战场,把眼泪擦干,把慌张和胆怯收拾起来,然后麻利地进行护理,给病人温暖的微笑,把希望和信心传递给患者。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nbsp;</font>当万家团圆、欢庆除夕时,英勇的解放军就来到了武汉----这座很英雄的城市。人民子弟兵积极响应习主席号召,先后共计4000余人驰援荆楚,他们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了军人的“誓死效忠”。从98年抗洪抢险到08年汶川抗震救灾,从03年战胜非典到今天抗击新冠,每一个危急时刻,他们都冲锋在第一线,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军人的血性担当,在每一个战场上书写新时代军人的风采。</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font>各地党员也积极投身到了这场人民战“疫”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这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那些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日夜颠倒的工人,那些在努力筹集防护品的志愿者,那些挨家挨户排查的社区工作者,那些为保障城市运转还坚守岗位的警察、环卫工人……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亿万国人的“家国情怀”。所以,生活里的岁月静好,从不是几个人的努力就能换来,它需要我们心手相牵,共同应对。他们每个人都从心底迸发出光和热,如闪着微光的星芒,汇聚在一起,便成了漫天光明。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看到了希望。</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nbsp;</font>疫情当前,我们教师也不甘示弱,在融办公室、直播室和教室于一体的“家”中,辛勤付出、默默工作,通过网络给学生授课、答疑、批改作业、召开班会等,这是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h3> <br>&nbsp; &nbsp; &nbsp;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黑夜尽管漫长 , 但永远遮挡不住黎明的曙光。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馨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在这个战疫中,每个人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期待奏响胜利的凯歌! &nbsp; &nbsp; &nbsp; 班会的召开,非常成功,家长和同学们随后以各种方式留言,有的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有的阐述了自己的决心…… <br><br> <h1><b><font color="#167efb">家长微信留言截屏</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学生手书决心</font></b></h1>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nbsp;</font>致敬逆行者,让我们铭记英雄的故事,汲取成长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静待春暖花开,相约校园。</h3>